在贵州流传几百年的安顺地戏
在今天的贵州安顺一带,仍然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这里的人历经600年的沧桑,恪守着世代传承的明朝文化和生活习俗,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屯堡文化”。由屯堡人世代传承的安顺地戏属于国家级非遗项目,地戏演出时佩戴的面具,屯堡人称其为“脸子”。看过地戏的人都知道,没有脸子就演不成地戏,所以脸子是安顺屯堡地戏的核心载体。
屯堡文化与地戏
要弄清脸子,先要了解什么是屯堡文化、什么是地戏。
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安顺府志——风俗志》载:“屯军堡子,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在今天的安顺,许多大家族的族谱记载均与史料相同。《叶氏家谱》载:“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平服世乱之后……令屯军为民、垦田为生。”在漫长的岁月中,征南大军及其家属带来的多元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经过600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屯堡文化。
地戏是屯堡文化的代表,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同样与明初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2个守衙千户所,史料上称卫所军士为屯堡人。这些人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他们把从内地带来的戏剧形式与当地文化相融合,逐渐发展成为安顺地戏。
有关安顺地戏的记载最早见于清道光七年《安平县志》卷五《风俗志》:“元宵遍张鼓乐,灯火爆竹,扮演故事,有龙灯、狮子灯、花灯、地戏之乐。”屯堡人演出地戏,既是为了休息娱乐、强身健体,也是为了敬神祭祀、告慰祖先、驱邪纳吉,此外“亦存寓兵于农之深意”。
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农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演出在每年的新春佳节和农历七月稻谷扬花时节举行。此外,村民在建房求财、祈福求子的时候也会请地戏队中的“神灵”,如关羽、佘太君等去进行“开财门”“送太子”等活动。
安顺地戏比较显著的特点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在一锣一鼓的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安顺地戏以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为主角,内容全部是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随着岁月流逝,今天地戏所承载的“寓兵于农”的功能不复存在,但作为一种世代传承的文化现象,已深深地渗透到屯堡人的生活之中,成为最受屯堡人欢迎的文化活动。
地戏面具不仅是道具
笔者生在安顺周官屯、长在屯堡村寨,一边搞傩雕,一边关注和收集与地戏有关的资料,长年累月与雕匠、地戏演员摸爬滚打在一起,既熟悉脸子雕刻的制作流程,也了解地戏演出的民俗仪式,多年的思考和感悟,让笔者对脸子在屯堡文化中的核心意义和价值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脸子属于傩面具艺术,更是安顺地戏的重要载体。一个村寨要跳演地戏,首先要请雕匠制作面具。一面脸子的制作通常要经过下料、细雕刻、雕耳翅、彩画、上光等15个流程。
脸子制作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技艺,这门绝活在屯堡人中传承了数百年,其制作过程是很神圣的。首先要选一个黄道吉日,请雕匠到村里雕刻,管吃管住,盛情招待。雕匠动工之前,要举行庄严的“架马”(开工动刀)仪式。雕匠把一支队伍所需的脸子全部雕好并着色上光后,再选黄道吉日进行开光。在当地人眼里,开过光后的木雕面具从此就不是一般的面具,而是神灵了。当脸子制作完成后,如果恰逢演出时间,“神头”会组织戏友跳演一场,如果过了演出时间,则要把开光的脸子封存起来,等下一次演出时再取用。
这些年因为不断地调查,笔者有机会看到不同时期、不同艺人制作的地戏面具。这些面具都具有一定的共性,比如“土地”这个面具,一副慈祥圆润的面孔、一张永远开心的笑脸,上面还雕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以及不同写法的福、禄、寿、喜字样。地戏面具上的这些文化符号,是屯堡人传承“忠义”的表现,是乡间百姓解读中国历史的一门学问,是农耕社会对善与恶、美与丑的一种划分。因此,地戏面具不仅是一件道具、一件木雕工艺品,而且是民间文化、地方民俗的重要载体。
以木为纸,以凿为笔
作为地戏的重要载体,其面具雕刻工艺如今面临着传承的危机。
包括地戏面具雕刻在内的屯堡傩雕,是屯堡文化传承的命脉。随着社会的发展,傩雕已发展成为贵州安顺的支柱性文化产业,从事傩雕技艺的民间艺人达上千人。貌似繁荣,实则存在着严重危机。
几百年来,这里的民间艺人以木为纸,以凿为笔,凭着精湛的雕刻技艺,制作出了一件件雄浑粗犷、神色各异的面具。刻工精细而不繁琐,寥寥数凿,看似随意刻画,实则烂熟于胸。通过简略的五官变化和花哨的装饰,面具被赋予了生命活力,民间神话中的神灵、鬼怪及传说中各类人物的丰富表情和鲜明性格,无不各尽其态,令人叹为观止。然而,随着“文革”中大批面具作品被焚烧殆尽和近年来一批老艺人的去世,依靠口传身授的傩雕面临着传承乏力的严峻形势。虽然目前有上千人从事屯堡傩雕艺术,但能掌握核心技艺者少之又少。尽管旅游带动了当地傩雕产业的发展,却很少有人关注面具背后所隐藏的文化符号和民俗寓意。
针对目前屯堡傩雕文化的传承实际,笔者建议在政府的支持下,应尽快成立集教育、研究、展示、销售等为一体的傩雕传习发展中心,培养傩雕专业技术人才;并结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产购销一条龙服务,让游客购买到富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傩雕旅游商品。唯有如此,才能让有几百年历史的地戏面具世代传承,保存一方文脉。(原标题:脸子:雕出来的屯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