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五幕现代话剧创作于1980年前后,剧作家李龙云当时还是南京大学中文系话剧创作专业在读研究生;1983年北京人艺决定将《小井胡同》搬上舞台,但长时间的准备和排练后,却因为有关方面的干预,只在内部演出了三场便遭禁;1985年2月,经过多方努力,该剧举行公演,获得了广大观众的接受和认可,而社会各界特别是话剧界也对此剧进行了长时间的毁誉参半的激烈争论。根据相关资料统计,1981年至1986年,围绕该剧公开发表的各类争鸣文章有60余篇,论文集《小井风波》一部。巨大压力一度导致《小井胡同》的剧本不得不多次修改,仅第五幕先后就有过4个版本。2012年8月6日,剧作家李龙云辞世;2013年秋,《小井胡同》再一次登上北京人艺的舞台,面向更新的时代,接受更多的观众,吐纳着30年来的艺术激情与社会沉思。
《小井胡同》以剧作家自己的出生成长地——北京南城为蓝本,展开了一条小胡同里五户人家命运的图景,选择了民国末年、新中国成立后、“大跃进”时期、“文革”期间以及“文革”结束后五个历史截面,叙事跨度从1949年初至1980年夏天的30年。社会更迭变迁,生活辛酸苦辣,新中国30年不平凡的道路,被《小井胡同》浓缩于一滴水的见微知著当中,有浅吟低唱,也有振臂高呼,有熟悉的琐屑,也有切身的沉恸。小井胡同里的这群街坊邻居,是国家的一个部分,小井胡同的历史,是民族历史的一个片段,而小井胡同里的“交响曲”,是国家民族未来理想的一种声音。
南京大学中文系资料室收藏有一本《小井胡同》手稿影印版,李龙云先生对每幕戏写作时间和地点的记载都历历在目,“某日黄昏于北平房教室”“某日清晨于操场看台”“某日深夜于中文系党总支办公室”……对写作环境的翔实记录,表达了李龙云对创作时远离尘世孤独状态的深刻体会,甚至是主动追求;而与这种苦思冥索、孤寒拔起的创作状态相对应的,是其作品始终深深扎根在时代、社会和百姓中,始终深深扎根在他观察过、经历过、思考过的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意义的交叠形成的巨大张力,使得李龙云的作品在承载宏大叙事上有着不可比拟的真实力量。一部《小井胡同》,毫不回避对历史分量最沉重时期严肃而艰辛的直面,以长驱直入而饱含深情的笔墨提炼出“底层人的尊严”的生活哲学,汲取出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民俗、民情、民心,论述了“人民创造历史”的真理。
历史不会忘记它的承载者,观众需要这样的当代作品,文艺界理应有更多“市井细民的歌者”。不同时代对作品的不同态度,往往反映着这个时代的基调、思维方式和心态,《小井胡同》的再排演,应该成为一个积极的信号。(原标题:《小井胡同》:浓缩三十年历史和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