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学生是基于学习的需要来认识汉字;那么,室内设计师张卓仁则是为了汉字文化传承,而专注于发掘和传播活字印刷术。上周末,在北六街“真人图书”活动中,张卓仁向读者们介绍了活字印刷的尝试,“经由手工雕刻作出的活字,有一种中国汉字的古典韵味”。他希望让木活字能“活”起来。
将传统技艺用于现代设计
28岁的张卓仁出生于香港,祖籍惠阳淡水,如今又定居惠州。2008年,温州瑞安东源村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卓仁知晓这门古老技艺仍存在后,对木活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约两年前,张卓仁在惠州街头遇到一位刻章的陈师傅,闲聊中知道70多岁的陈师傅曾是福建宁化的刻字师。于是,张卓仁开始有计划地将宋体木活字用于设计中,营造古朴典雅的美感。
张卓仁曾请张师傅将二十四节气刻成活字,用于笔记本的设计。“木刻字的形体风韵依赖于木材、刀工以及字形,刀工和字形是相当个人的东西,陈师傅刻出来的字饱满、隽永。不少平面设计师看到他刻出的字后都想找他帮忙。”
由于陈师傅年事已高,一天即使全力工作,也难以刻出十个字。张卓仁就跟随陈师傅做了一些尝试,从选材、制木坯、老师傅写字刻字、制作小棕刷、定版框、控制墨水分量刷印,到尝试拓印不同纸张。张卓仁一再强调,木活字与刻章不同。刻章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字模,木活字却需要整体展现,需要通过制版才能体现汉字和谐之美。
或将开设工作坊,重现活字印刷场景
现代技术的发展,让活字印刷这门技艺几近消失。据张卓仁介绍,目前国内仅在浙江瑞安和福建宁化的两个村子里还存在着刻字师和活字印刷的规模实践。就在陈师傅摆摊刻字几十年的街上,“电脑刻字”就招走了大多数客人。
今年4月,张卓仁开设了一个定制活字的网站,几个月下来,也有数十宗定制。“客人一般定制木刻字送给朋友,留作纪念。但最近我在思考,仅这样仍与普通刻字无疑,最多美观一些、艺术一些。”张卓仁计划开设工作坊,重现活字印刷的场景。“我会做示范,让更多的人来尝试一下把木粒铺排在木格上的感觉。”
如今,活字印刷最常用于族谱的印刷。“但族谱的量始终是很有限的,坊间流传着‘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的说法。活字印刷还必须推广,比如到佛经或者国学经典中,最近温州就印刷了一套弟子规。”
也有读者建议,张卓仁可尝试到大学的美术系推广。“在国画班上,学习篆刻印章的人并不少,他们有基础,又是艺术工作者,将能更好地发掘传统木刻字之美。”(原标题:港籍设计师展现木刻字之美:希望木活字能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