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云之端、石磨间的瑞阳饺子粉—河南的一张新名片

2013/8/28 15:36:17 点击数: 【字体:

云之端、石磨间的瑞阳饺子粉—河南的一张新名片

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觉得一碗手工面都显得那么奢侈

云之端、石磨间的瑞阳饺子粉—河南的一张新名片

饺子里包含着家的亲情

    作为中华5000年农耕文化的见证,瑞阳饺子粉

    正努力成为代表中华灿烂文明发源地——河南的一张新名片

    核心提示| 生活方式是一种文化,春节吃饺子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完美演绎,被称为“国宴”。来自云之端、石磨间的瑞阳饺子粉,能承担起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国宴”重担吗?

    □记者何晖文许俊文摄影

    春节亿万家庭共此时,饺子是中华民族对幸福的期盼

    一个饺子两头尖/下到锅里成万千/金勺舀/银碗端/端到桌上敬老天/天神见了心喜欢/一年保平安。

    瑞阳饺子粉的伏羲尚宝包装很有意思:金黄色的,中间鼓,两头尖,像一个圆鼓鼓的饺子,又像一个沉甸甸的元宝。对此,董事长尚海涛介绍说,“好多人都问,这到底是饺子还是元宝?我告诉他们,都是,也都不是。都是,是它的确是饺子和元宝的造型,寓意的团圆与富裕;都不是,则是因为,它更象征着中华5000年厚重的文化。”

    吃饺子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几千年来,吃饺子已经成了祖祖辈辈血脉里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饺子已经成为一种寓示吉祥的食物。

    除夕零点,古称“子时”,人们要吃除夕晚上包好的饺子,取其“更岁交子”(新旧年交替自子时起)之意,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愿求福的特有方式。大年三十的晚上,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全家老小其乐融融一起包饺子,几乎已成为亲情团聚最隆重的仪式。

    饺子的外形是“圆”(圆形的)。中国人希望“团圆”(团聚)和“圆人”(完美)。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寓。全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饺子,以示来年财源茂盛、平安吉祥、幸福康健、人丁兴旺等美好期望与祝愿。

    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进馅里,用以寄托人们对新年的祈望。如在饺子馅中放红糖,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在饺子馅中放花生,寓意“长生不老”。而有的地方过年饺子与面条同煮,称之“银线吊葫芦”(葫芦象征长寿),或呼作“金线穿元宝”,意即“有金有宝”,以讨个彩头。

   瑞阳集团董事长尚海涛说,对崇尚亲情的中国人来说,在除夕夜里,窗外雪落无声,屋内灯光暖人,锅里热气腾腾。把所有的思念与祝福,都包进用最纯粹最传统的方法研磨的瑞阳饺子粉擀的皮里,红红的火苗滚开的水,越煮越觉得有滋味。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盛上饺子,也盛出了对来年美好的期望。

    浮戏山与石磨,厚重河南的缩影

    记忆中原,老家河南。河南,是无数华人割舍不断的根。

    出门饺子回家面。饺子,是无数客家人记忆中最后的河南。

    瑞阳饺子粉云端古磨系列的包装上有一个核心要素:伏羲向天祈福,身后是妻儿相偎,面前是青山、耕牛。金黄的麦穗与洁白的如意环绕四周。这一切,无言地诉说着辉煌灿烂的华夏5000年农耕文明,而文明的发源地,正是河南。

    河南,国之中央,古称中原。河南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发祥地、曾长达五千年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

    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即生活于此。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被称为人文始祖。

    传说上天发怒,一次洪水吞没了整个人类,唯有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得以幸存。要使人类不致灭绝,他俩就必须结为夫妻。但兄妹成婚毕竟难堪,他们决定看“天意”。兄妹俩于是在浮戏山头(今伏羲山)各自拿了一个扇磨盘,然后同时松手让磨盘往下滚。结果,磨盘滚到山下竟然合二为一,于是,他俩顺天意成婚,人类从此得以延续。

    瑞阳集团副总闫克桢表示,这段传说大概从两点可以证明,瑞阳饺子粉有着纯正的中华文明血统。

    瑞阳饺子粉的有机小麦种植基地就在伏羲山。一小块一小块的麦田,或方或圆,如棋子,无序却井然,散落于山之腰,云之端。同水同源的亲近,瑞阳饺子粉首先在血缘上占了先。

    另外一个紧密契合的是,伏羲与女娲定亲,借助的是石磨;而瑞阳饺子粉,也是用石磨精心磨制而成。无意之间,石磨完成了5000年文化的穿越:5000年前,它成全了中华民族的始祖,5000年后,它又成就了炎黄儿女传统的团圆盛宴。

    出门饺子回家面,包饺子,是母亲要再多留你一分钟

    饺子这种中国北方的大众食品,一直令外国人不可思议,不必说各种馅的调剂,但是擀饺子皮的过程就令他们感到奇妙。而中国人感到美妙的,则是包饺子本身所体现出的家庭亲情,一种琐碎的、舒缓的温暖。

    ——著名作家铁凝

    在河南、在山东、在河北、在东北……在大半个中国,出门吃顿饺子是规矩。当你在匆匆打理行李时,母亲则在一边和面、擀饺子皮,然后小心翼翼地一个个捏得鼓鼓的,整齐地排成一圈圈。如果你偷眼去看,会发现母亲在时不时地端详你,偶尔,还用沾满面粉的手轻轻拭去眼角的泪。

    据说,出门吃饺子,就是母亲要把你在家里多留一会儿。贫穷的日子里,包饺子是最费时的饭。多包一分钟,就能多看你一分钟。

    饺子一定是捏得鼓鼓的,因为饺子象征着吉祥如意,象征着财源滚滚,象征着学业事业顺利。那是一个母亲,用她全部的力量与爱,为出远门的儿女送上的最大的祝福。

    当因为各种原因我们离开母亲的身边,当事业繁忙我们甚至无暇给母亲去个电话,瑞阳人说,吃饺子吧。吃饺子你就能想起来妈,吃饺子你就回到了家。我们怀着对天地的敬畏,对人性的尊重,来种植小麦、磨制面粉,用这样的饺子粉包饺子。

    每个人可以选择停留的城市,但无法拒绝你出生和生长所在那块大地给予你的原始味蕾。

    瑞阳集团副总孟国峰说:“国家元首或政府为招待国宾、贵宾或在重要节日为招待各界人士而举行的正式宴会是国宴。那么,新春佳节、阖家团聚、举国之民都吃的饭也是国宴。瑞阳饺子粉,就是瑞阳人献给全天下华人的亲情国宴!”

    瑞阳饺子粉,

    打造河南农业

    文明新名片

    作为一个文化的载体,饺子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象征。它不同于西方的食物。一个汉堡包,夹着牛肉或鸡蛋,从外面就能够清楚地看到。

    饺子颇为不同。从外面你不知道它的馅是什么,只有当你吃的时候你才知道。它等同中国的传统精神文化,尤其是被儒家思想保留和培养出来的性格。

    饺子,所表达的意义和给人的心灵上的享受超越任何食物。饺子在众多的吉祥场合和人们在一起,它已经成为中华菜肴的标志。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但即便在河南,现在也已经很少能吃到有着真正麦香味的饺子了。

    记者在采访中频频听到:“再也吃不到30年前的麦香了!”说这话的,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对天然食物的向往、对往日幸福的怀恋溢于言表。

    大年初一的团圆饺子是一个家庭难得的盛宴,是祈愿新一年幸福的一种重要仪式。心诚则灵,面好才诚!

    “天道”的字面含义是天的运动变化规律。世界必有其规则,是为天道。瑞阳人这样来理解天道:还万物以本真。

    在瑞阳伏羲山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小麦不用化肥、不打农药。这不仅是为了严格的有机,更多则是为了让自己心安。成熟的麦子用镰刀一下一下收割,然后扎成捆,用扁担挑或用独轮车推到一块平地上。完全看不到现代农业的大收割机往返,一切宛如父辈们当年。

    磨面的场景也是如此。1分钟12转,散发着浓郁麦香的面粉徐徐从石磨间飘落,黄黄的、香香的。没有增白剂、增筋剂、防腐剂、调香剂,真真实实的本质天然。“河南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瑞阳饺子粉一定不负重托,成为代表河南辉煌文明的一张新名片。”瑞阳集团董事长尚海涛说。

    亿万国人的团圆饭,即便满汉全席也难抵饺子皮裹着饺子馅的温馨和香甜。但,鲜为人知的是,传统的饺子更符合现代养生学。请继续关注明日“天道瑞阳·养生”。(原标题:云之端、石磨间的瑞阳饺子粉—河南的一张新名片)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3-08-28)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