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有媒体指出,武校学生流向成治安隐患。常被诟病的武校管理,这些年情况如何?早已不是冷兵器的时代,学武还是上升的通道吗?从最初“五步一馆,十步一校”到现在形成庞大的产业,登封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何在?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走访登封大大小小的武校发现,武校的教学模式已绝非简单粗暴,学员毕业后绝大部分都转型做其他职业,武校也面临着转型。或许在不久以后,古刹练功、师徒切磋,只是影视作品留给大家的一个梦,登封不再有“江湖”而只有大学——只是具有武术教学特色而已。
渐行渐远的江湖气
“棍棒教育”少了,学校式的管理多了。如今的登封武校,不再像咱们印象中那样“简单粗暴”。
在登封少林寺周边村民的记忆里,登封武校发展初期,教练棍打学生、学校间互殴时有发生,致人死亡也不稀奇。
登封武校的这股“江湖气”备受诟病。尽管这些年恶性事件渐少,但人们已很难改变武校管理粗暴的印象。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多年前,登封武校就已禁止教练打学生,不再有拜师帖,称谓从“师父”变成“教练”……传统的武术传承方式正在消失。
从“棍棒教学”到“科学管理”
登封武校的百度贴吧里,几乎所有欲报名的咨询者都会在帖子里问:“学校的教练打人厉害吗?”回答多是否定。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武校教练“棍棒教学”已经是个传统。网上曝出的关于登封武校的负面新闻,大多也是因为打人事件。
不过,在登封武校学生看来,教练体罚前几年确实非常普遍,但最近三四年几乎不再有,即便是偶尔的体罚,也在他们可接受的范围内,“这很正常”。
登封武校一般都实行封闭和半军事化管理,学生外出需要请假,到学校后手机上交,放假才能拿回。严禁学生抽烟、喝酒、打架。
17岁的黄世冲(化名),是登封一家武校二年级散打学员。在他看来,现在教练一般不打人,“学校逮到会罚教练”。但也有例外,比如学生练功偷懒或出错时,而且一人犯错,全班连坐。这种时候,教练一般会让学生集体多训练一会儿,或者“下腰”等。
和黄世冲一样,登封另一家武校的学员胡强和王淞(均为化名)也认为这种连坐体罚“没啥”,“和平时练身体素质没啥区别”。
胡强今年15岁,这是他入校的第四年。学校很多“传说”大家都耳熟能详,比如,以前新生被其他学校抢走,教练带着学生赶过去打群架。两个学生的冲突,可能发展成两个学校的冲突。
但这几年,严重体罚、打架的情况很少。如果有人抽烟、喝酒或打架,被逮到就会严罚,屁股上还会挨两三棍,但打人的棍子也从粗木棍变成了细棍。对于学生事故,有学校领导认为,不能拿“有色眼镜”看:“一般的学校,也避免不了偶尔出事。”
慢慢转变的习武观念
近几年,往武校送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对这些孩子的管理,有时教练不得不动用“匪气”。
3月13日下午,来自贵州的陈女士把自己8岁的儿子送到了登封一家武校。陈女士是单亲妈妈,她说,儿子染上了网瘾,当不少老乡把不听话的孩子送去武校时,她也下了决心。
对于一些不服管教的孩子,教练很多时候的办法是:表演一套虎虎生风的组合拳,告诉孩子“你打得过我,你就从大门走”。骄横的孩子一般很快就老实了。
登封素有习武之风,武校多年的发展,也免不了带着些庭院训诫式的“江湖气”。
某任教14年的教练说,2004年左右,学校就提出严禁教练打学生,但实际上真正大有改观的,应该是2008年以后,大家的观念慢慢都转变了。事实上,登封大多数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已经和现代学校没什么差别了。登封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武管中心)主任王松伟说,以前哪个武校有演出等活动,登封便被堵得水泄不通,现在学校都会提前上街维持秩序,“更别说会打群架了”。
相隔不远的“现代”与“传统”
随着“江湖气”消失的,也有武校的一些传统。目前,登封武校主要分布在该市西郊和少林寺周边12公里内。
在市区的武校看起来更像学校,除建筑现代外,学员多穿校服、训练鞋,这里聚集着绝大部分的武校学生。而少林寺周边的武校规模都相对较小,如2000多人的少林寺罗汉院,还有200多人的少林寺武僧院等,学员都穿僧衣、布鞋,留圆寸头。少林寺附近还有栋四合院,青砖灰瓦,专门给从国外来习武的人住。
少林寺武僧院在少林寺后山,寺院古旧,学员的日常娱乐便是在门口下棋。副院长释延杰说,学院与大的武校有所不同,教的主要是少林传统武术。在这里,学员还必须遵守传统礼仪。见到老师要抱拳立正,喊“师父好”。释延杰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他收徒弟是有讲究的,要有资质、品行好,而且“与师父的属相不冲”。至今,武僧院还保留着晨钟暮鼓的习惯。下午5点,院里鼓声响起,便是吃饭时间了。
还有一些更小的武校,比如登封少林兴华武校。校长张遂才曾是塔沟武校的教练,从业30多年,因为年纪渐大,开始自己带徒弟。他带有20多个徒弟,部分是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就住在自己家里,和自己一起吃饭。
越走越窄的功夫路
20年前来塔沟的师兄后来开了武馆而如今的学生已不再坚持“武术梦”
冷兵器时代远去了,除少数“拔尖”学生外,更多人把习武当做一种经历或跳板
30年前,电影《少林寺》热映后,上万人从全国各地奔赴少林寺。当时,登封市几乎“五步一校,十步一馆”,人们对武术的热爱以及武术本身的“神秘感”,成就了登封的武术产业,同时也让不少人吃上了“武术”这碗饭,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时过境迁,如今,来武校的学生数量是以前的六七倍,但却极少有人靠武术谋生。大多数人只是把习武当作人生经历,练就一身本领,再去从事其他的职业。
习武热潮时有人背着家里来拜师
3月13日下午,已是河南科技大学大三学生的高宇(化名),路过塔沟武校门口时,特意对几个朋友说:“学校校友碑上还有我的名字。”他曾在这里习武5年。
2005年,14岁的高宇来到塔沟武校,他热爱武术,打算好好学武,练一身功夫,以后开个武馆。此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湖南凤凰,他的师兄廖精武,开办的少林武术学校正式挂牌。廖精武1993年入校,也在学校学了5年。他们入校时间相差十几年,但各自同学的入校目的和出路,却大不相同。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四面八方的人来到少林寺拜师学艺,还有人是背着家里偷偷跑来的,武校在那时初具规模。当时的学生目的单纯:一部分是纯粹出于热爱,一部分是家境贫寒,文化课成绩不好,希望给自己谋条出路,还有一部分人,来习武是为了不受欺负。当时农村谁家人丁少就容易被欺负,来少林寺学两年,家里的地位就提高了。随着武校学生的增加,高宇入校时,专心想走武术这条路的人,已经不多了。
如今上武校有人只是想减减肥
在塔沟武校周边,聚集着鹅坡、小龙、武僧团等登封几家大的武校。登封有武校学生7万多名,但经塔沟、小龙等武校的统计,真正热爱武术并能通过习武走到专业路上的人,不会超过20%,要吃得了苦,还要有资质,其余大多数人,来武校的目的各不相同。
其中一部分,是想通过上武校,参军入伍。在武校学习几年,入伍时优势十分明显,这其中的佼佼者,很多进了特种部队或海军陆战队,还有一些成了部队里的教练。
还有不少学生,是想考取各大本科院校的体育专业,这其中有不少女孩,18岁的钱汉文,曾经在全国武术馆校赛上拿过冠军,来自周口的她,觉得通过文化课考大学太难,但通过特招进大学,她胸有成竹。
现在来武校的“富二代”越来越多。武校花费不低,一年学费和生活费,一般都要一两万元,一些“贵族班”更是收费3万元以上。不少孩子家里做生意,把他们送到这里是为了让他们吃吃苦;还有一些孩子,早早送来走上了才艺表演的道路;还有一些“问题少年”,家人是为了好好管教他们。有人是太瘦了想锻炼身体,也有胖的,习武就是为了减肥。当然,效果很显著,据学生说,在这里很快能掉十斤肉,学生大多精瘦,极少有近视、肥胖。真正吃“武术饭”的只是一小部分。
真功夫不再吃香“这不是冷兵器时代了”
入校后的高宇很努力,“每天5点半起床,半天文化课半天练功,一天下来累得啥都不想了,就想好好睡一觉,第二天起来接着练。”
几年下来,高宇套路、武术都练得不错,参加过表演,也在比赛中拿过奖,“撂翻五六个人没问题”的高宇,从武校正式毕业,准备按照他的梦想开武馆。
此时,他的大多数同学,也在为各自的出路打算。一小部分专业好的,真正能靠武术为生,有一部分人当兵或上大学去了。而平时学习一般的人,发现找个月薪一两千元的工作容易,再好的就难了。大家都有点不甘心,吃了这么多苦,谁会想到是这个结果呢?
高宇的武馆开得并不顺利。回老家开,习武人少,各项手续又很难批。广东那边武馆较多,“经常有人‘踢馆’,人家看你抢饭碗了,就上门比试,你要是打不赢,名声就没了,干不下去了。”他的一个同学,习武十年,技术过硬,高宇非常佩服,也是和人合伙,才艰难地把武馆开起来了。
有一种工资高的出路,据说一年能拿十几万元——给人当保镖。高宇曾经去体验了一把,到了湖北,有人就给高宇发了把枪,老板开的条件是,没事时一天100元,如果有啥事,就根据事情的大小,再给报酬,“不能问老板是啥事”。很快,高宇就离开了,在他看来,干这个风险太大,且不说做的事是不是违法,仅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子弹总比人跑得快,一身功夫又有什么用?“这不是冷兵器时代了。”
武校想改革给更多的学生找出路
2010年,19岁的高宇在家人的帮助下上了河南科技大学,选的是农业方面的专业。他打算毕业后再学门技术,找个工作。自己曾经刻苦学了5年的武术,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实际上,这种情况,不管是学校还是政府部门,都已经看到了。
登封市武管中心主任王松伟,对此看得很开。他认为,武术除了竞技武术,还有演艺武术、传统武术、养生武术,有许多路可以走,现在这个社会,仅仅会拳脚已经吃不开了,“哪怕是当个保安,你也不能把人家打伤,打伤还要负责呢。”他认为,武校也要多元化发展,也许未来,武术在武校功课中的比例不会超过30%。“现在上武校就是个跳板,现代人习武的想法和方向不同,拔尖的很少,靠武术吃饭几乎是不可能了。”
作为登封最大的武校,塔沟武校已有3万多名学生,塔沟武校校长刘海钦一直为学生的出路作打算。
塔沟武校的竞技武术是强项,出了不少比赛冠军,但刘海钦认为,作为一个学校,竞技武术只是一小部分,走到顶尖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人,还有大部分普通学生是“分母”,这个庞大的“分母”群体,是他们必须考虑的。
他认为,一个本是一张白纸的人,跨入了门槛很低的武校,如果选对方向,比如走特招考大学,或者入伍等,就能给自己找一条更宽的路。随着发展,他打算在学校加强文化课培训,发展诸如对外武术教学等,加强英语、驾驶技术等培训,这样出来的学生,就不光是会几下拳脚,很容易有自己的优势,成为高端人才。
习武经历远去不少人仍心怀感念
小龙武院院长陈同山,开武校已经30多年,也亲眼见到了这一系列变化。他觉得,这么多年,最本质的“习武”,已经被稀释得差不多了。当所有人都知道飞檐走壁是假的,习武就失去了神秘感,仅剩下枯燥艰苦的训练,对很多孩子再无吸引力。
十几年前,一些学历较低、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只要功夫好,比赛拿到冠军,就能被大学录取,到大学里学点文化课,毕业后能进公安局、部队、体校等,这都是一拳一拳打出来的功夫。
1987年入学的王祥权,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他在一次大型比赛中拿到冠军,被成都体院特招,如今是四川省散打队主教练。近日他还来到登封拜访师友,“很感谢他们,我的整个人生都被改写了。”
不管是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武校上过的人,都对自己的习武经历深深感念。廖精武说,那是种朴素的传统教育,当时他们的老校长刘宝山,即便是开着几万人的武校,依旧非常节俭,平时吃不完的馒头都带走,住的还是窑洞,让他自己很多年都深受影响。而高宇说,如果让他重新选择,他仍然会去上武校,不后悔自己没读高中,在他看来,这种苦都吃过了,以后别的事情就不算什么了,最重要的,是有了个好身板。“学习不好可以再学,身体不好就毁了。”
虽然近几年武校越来越现代化,经过市场的一次次洗牌,很多小武校日渐消失,但传统武馆依旧有生命力。武管中心主任王松伟说,登封市除了21所较大的武校外,还有22所小于300人的传统武馆,而这些传统武馆,可能在一段时间还会保留。“有的家长不愿把孩子送去武校,他们有认准的师父。一般师父就带几个徒弟,也不靠学费生存。看孩子被照顾得好,家长有掏几万元的,也有给师父买辆车的,这点和武校差别很大。”
王松伟说,有人就喜爱传统,来少林寺就是想感受气氛,只要大家还有这个梦想,传统武馆在二三十年内还将保留。但王松伟直言,由于无法提供大的平台和发展机会,这种传统武馆随着社会的发展,或将消亡。
现在留下的是抱拳礼和情义
小龙武院院长陈同山说,塔沟、鹅坡还有小龙这几家大的武校,都是从最初的家庭式武馆发展而来。那时,收徒是很慎重的,如果感觉对方人品不好,教个一招两式就打发回家了。而拜师仪式之后,就算是一家人了,吃住都在一起。行拜师礼的时候,要有推荐人、见证人,还有宣誓词,宣誓词里写着“武德高尚,武风正派,不辱师门”等。
虽然武校越走越现代化,但陈同山对传统还有着不可回避的依恋。
在他看来,真正练武的人,老一代慢慢年龄大了,年轻人渐渐不想吃这个苦,虽然提倡科学管理,但有的东西不是科学管理所能解决的。
对于此,塔沟武校校长刘海钦认为,市场决定武校的管理模式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大概从20多年前,学生都改喊“师父”为“教练”了,如今,武校内的传统礼仪,也就抱拳礼还保留着,但因为武校学生更多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比较重义气,重感情,“学生家里很穷,也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招待你。同学毕业后常常相互‘拉一把’。”
去年,某领导去登封视察武校时,提出武校应该恢复拜师礼的传统,并对此表现热切,但武校的校长们有点犹豫。时间长了,便不了了之,无人再提。
习武修文的大学梦
登封多所武校生源萎缩业内人士称,学校正处于转型的关键节点明天在哪里?未来什么样?很多人还在探索,但都清楚必定要走高端路线武校专升本已列入我省计划到那时,学校里各专业一应俱全,武术只是特色。
经过30多年的摸索发展,目前的登封,已是全国最大的武术训练基地。但因生源日渐萎缩,处于规模化巅峰的登封武校正面临转型或关门的关键节点。
纯粹的武校正走下坡路。无论是“领头羊”塔沟武校,还是登封市武管中心,都提出了“高端化发展”之路。
可以预见,数年后,登封将有武术大学,有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武术只是这所大学的特色而已。
登封武校的发展路:摸索
3月15日上午9时,登封市武管中心院内,30多名身穿红色校服的少年,正在做热身训练。武管中心主任王松伟,习武已有30年。在他看来,登封武校“是摸索着发展起来的”。
1980年前
登封武校多为官办,主要培养当地武术爱好者。
1982年
电影《少林寺》在全国热映,少林武术走红。慕名而来的武术爱好者拥入登封,当时武管中心走廊、楼梯上都有人打地铺。
1984年
登封武校发展到100多家,学员万余人,从登封到少林寺,堪称“三步一馆,五步一校”。当时,都是传统的以师带徒,也没有校舍。一个师父带十几个徒弟就很了不起了。之后,因为三天两头有踢馆、打架事件,政府部门成立临时机构“武管办”,出台办学标准并停办不符合条件的武校,100多家馆校最终只剩下6家。
上世纪80年代末
乱办武校现象非常严重,政府批准多家武校,并通过示范课、目标考核等方式引导武校发展。
2000年
登封武校学生达到5万多人,武管中心提出打造“朝阳产业”。
2001年
少林寺景区开始整治,成为登封武校发展的“分水岭”。20多所武校被迁出,有的积攒十几年,被拆得很惨。政府划拨土地,部分学校贷款投资,目前发展得都不错。
2006年
根据《登封市武术产业发展规划》,登封要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武术训练基地,开发国际武术表演市场,使少林武术覆盖全球。
2013年
登封有武术院校21所,习武场所(原则上学生低于300人)22处,在校学员7万多人。
不正当的招生战:回扣
庞大的武术产业,极大地带动了登封经济的发展,但近几年,随着武校学生人数增长缓慢,“招生大战”也愈演愈烈。
3月12日中午,登封市客运总站外,停着多家武校接送学生的面包车。听到记者咨询武校,“黑的”司机冯建军(化名)眼睛一亮:“你们是送孩子的吧?”
他自称和多所武校的领导很熟:“我跟你们说实话吧,我带你们过去,学校会给我3000块钱,我留点就行。”
冯建军透露,因竞争激烈,有的武校收买他们帮忙招生。“有人专门跟踪家长,拉着家长去学校,再向学校拿回扣。”去年,有人靠介绍学生赚了十几万元。
在少林寺旁边,“黑的”司机赵某表示可以拉记者去武校考察。“我带学生过去,学校会给我300块钱。”
赵某称,有他在,学费便宜千把块钱不是问题。随后两天里,他轻车熟路地拉着记者到三所武校咨询,这些武校都规模中等或偏小。他还叮嘱记者,规模大的武校管理混乱,最好别去。
“给回扣招生是术,不是道,我们不搞那一套。”塔沟武校校长刘海钦说,“黑的”司机因此没少说学校的坏话。
登封某中等规模武校的宣传科长称,利用“黑的”司机“贩”学生的歪招,是一家武校先实施的,其他学校只能选择跟风。他曾多次向主管部门反映,但作用都不明显。
对此,王松伟说,在招生旺季,武管中心都会联合公安、运管等部门进行治理,“就是不好判断。你送学生,他跟你说话,我们能不让他跟你说话?”
纯粹武校的今天:下坡路
介绍学生给回扣,多少映衬了登封武校目前的困境。
塔沟武校现有3万多名学生。刘海钦说,近年来,报名学生仍在增加,但增幅放缓。
在他看来,生源萎缩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全国人口增长缓慢,适龄生源减少;二是普通学校“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武校生源中,文化课差的学生多。现在,这些学生更多进入普通学校,尤其是农村困难家庭的孩子。而农村,又是武校的主要生源地。”
小龙武院院长陈同山说,学校现有4000多名学生,这几年的招生数量基本持平。据他所知,登封多数武校的人数都在下降。登封武校发展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接下来,如果不发展自己的特色或转型,“肯定会关门。”
全国多数武校生源都在萎缩,纯粹的武校正走下坡路。王松伟说,很早以前,他们就提醒武校要有危机意识。
现在的武校,多向文武兼教的方向发展。目前,登封武校有相同的地方,但也各有特色。如塔沟武校,在竞技方面遥遥领先,还在奥运会和春晚登台表演;鹅坡武校,还发展酒店等产业;小龙武院除成立河南山川影视公司外,还投资1个多亿在登封建奥斯卡影城;武僧团以音乐大典为支撑,发展演艺特色……
王松伟说,目前,规模大的武校因要持续投资,盈利一般,而千人以下的武校多在勉力支撑。根据规划,到2015年,登封将保留武术院校和习武场所30所,上规模的15所。
武校的明天在哪里武术大学
对于登封武校的未来,王松伟有很清醒的认识——不但要有特色,关键是要高端化。“以后的武校发展,并不是人越多越好,而是必须培养高水平人才。不但要会武术,还要会驾驶、懂计算机。你不能老是培养文化课不行的学生。”
早在2000年,登封市就出台政策,对中专升大专的武校奖励50万元,大专升本科的奖励200万元。
目前,登封的武校,多是从小学到中专“一条龙”,而塔沟武校教育集团下属的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武术类大专院校,塔沟武校还和河南中医学院等高校联办有“3+2”的本科专业。
“必须要高端化。”刘海钦也认同王松伟的说法。不久前,有位香港人提出要找一名身手好、会驾车而且文化素质不错的助理,待遇不是问题。“我们找来找去,就是没有符合条件的学生。”
塔沟武校旗下,办有专门的驾校,但学生考驾照的比例不到10%。刘海钦指出,关键的是,这些年大学扩招,大专和中专的录取分数线越降越低,武校生源的文化课成绩很差,“高端化,首先生源素质肯定要高,所以要升本科。”
刘海钦透露,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的升本问题,今年已列入省政府计划,还需要通过省教育厅评估,最终通过教育部审批才可以。而这,是条很艰难的路。
早在2009年,登封要办武术大学的消息就炒得很热。王松伟表示,这是方向,但并不容易,得慢慢发展,“一个大学的创办,不是三两年就可以的。民办学校拿出几个亿,这有可能。但软实力方面,老师、教授你去哪找?”
在王松伟心里,未来的武术大学不只教武术,而是和普通大学一样,全面教学但具有武术特色。“可能武术连30%都占不了。”
他掐灭手中的烟:“我们一直都是在摸索中发展的。”(原标题:河南:登封武校生源渐渐萎缩 国术新脉谁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