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河南考古所60年土中刨出21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2/8/9 9:33:37 点击数: 【字体:


河南考古所60年土中刨出21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8月8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迎来60周岁的生日。据悉,自1990年开始评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来,该所共有21个项目入选,几乎平均每年1项,在全国各文物考古机构中名列前茅。

    据了解,这些项目在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绝大多数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不少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十一五”和“十二五”大遗址保护项目。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说,河南拥有极为丰富的地下文物资源,历年来,该所发掘了许昌灵井“许昌人”、舞阳贾湖、灵宝西坡、郑州商城、郑韩故城、安阳曹操高陵、巩义宋陵等一大批重要的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填补了许多空白,为中国考古学和文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1年,由考古杂志社组织国内著名考古学家评选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该所发掘的6个项目入选。

    据了解,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的大批文物还以调拨和借展的方式,支持了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郑州市博物馆等国家、省、地市、县级许多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为考古成果服务社会和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还承担了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建设工程中的考古工作。(完)

    大调曲子,原称“鼓子曲”。是南阳地区主要曲种。源于明、清俗曲。初兴于开封市 ,清乾隆年间传入南阳后,逐渐形成不同于开封鼓子调的曲种。20世纪30年代,因河南曲剧俗称“小调曲子”,鼓子曲改称“大调曲子”。音乐结构为曲牌连缀体。因每一连套形式常以鼓字头开始,鼓子尾收煞,故名鼓子曲。
 大调曲子现存曲目近1300个。取材十分广泛,有历史故事“三国”、“水浒”,有古典名著“红楼”、“西厢”以及民间传说《白蛇传》、《梁祝》等,也有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安安送米》、《李豁子离婚》等,较古老的传统曲目《王大娘钉缸》、《尼姑恩凡》、《目连救母》等。50年代以后,各时期代表作品如《渔夫恨》、《纸老虎再现原形》、《刘胡兰就义》、《风雨盼亲人》、《二嫂买锄》等。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新华网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