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记者从省林业厅林业调查规划院了解到,为实现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国家和地方将投资31432.52万元进行二期规划建设,1683公顷遭破坏的湿地9年内亦将得以恢复。
体态优美、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黑鹳,体长可达1米的猛禽金雕,“湿地之神”丹顶鹤……河南黄河湿地是全国分布大鸨、大天鹅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数量最多的湿地类型区域之一,也是我国河流湿地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拥有743种野生植物、867种野生动物。但因地处内陆,生态环境受人为活动威胁很大。为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2003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横跨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4个省辖市,总面积6.8万公顷,三门峡水库、小浪底水库也均被列入保护区。《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4~2010年)》被批准实施。至去年,规划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保护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遭破坏的情况减少,封滩育草恢复湿地400公顷。
“随着土地资源日趋紧缺,靠近市郊的黄河老滩开发加快,黄河湿地面临新的威胁。”省林业部门有关负责人说,同时,一期规划建设标准偏低,基础设施不足,难以满足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水平,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完成了二期规划,即《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2~2020年)》。根据二期规划,我省将加快湿地保护与恢复建设,建成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科研、宣教和持续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保护体系,促进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到2020年,保护区将通过封滩育草、人工辅助等措施完成湿地恢复1683公顷;对保护区内的人工林进行伐除,种植芦苇、苦草、莎草等湿地植物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科研和基础服务设施,把保护区建设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要湿地。
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需31432.52万元,国家和地方将按照8∶2的比例共同承担。
专家表示,二期规划实施后,有利于提高保护区整体管理水平,对改善沿岸广大地区生态环境,提高工农业用水质量,促进黄河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