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晚,豫剧新编廉政历史剧《张伯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上演,李树建、王惠、李庚春、贾文龙、魏俊英、袁国营、孟祥礼等众多豫剧名家的精彩演出引发了首都观众的阵阵掌声。
而在此之前的9月20日至9月23日,由河南省纪委主办的4场廉政文化演出在河南艺术中心文化广场上演。由80岁高龄的豫剧名家贾廷聚和宋子根、肖运生两个爱徒联袂主演,安阳唐派艺术研究院演出的豫剧《大明惊雷》,以及豫剧名家李树建、汪荃珍等主演的新编历史剧《九品巡检暴式昭》,让戏迷观众好好地过了一把戏瘾。9月26日、27日,由河南豫剧院三团演出的豫剧《焦裕禄》在河南艺术中心连演两场,饰演焦裕禄的豫剧名家贾文龙的精彩表演和演唱再次深深打动了观众。
这几台讲述不同历史时期廉政故事的“廉政戏”,无一例外受到了戏迷观众的喜爱。老百姓为啥爱看“廉政戏”?大河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众多河南戏剧界人士。
“廉政戏”是多位豫剧大师的看家戏
在河南的众多戏曲流派中,唐喜成、牛得草、李斯忠等豫剧大师的代表剧目《血溅乌纱》《七品芝麻官》《下陈州》等都是“廉政戏”,在舞台上久演不衰。
唐派代表剧目《血溅乌纱》讲述的是一向执法清正严明的河阳知府严天民因为受人蒙蔽而错判案件,导致误杀人命,他惩治真凶之后悔恨不已,拔剑自刎,血溅乌纱。全剧情节环环相扣,唱段广为流传。说起《血溅乌纱》一剧,豫剧名家贾廷聚向大河报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次演出经历:“上世纪90年代,我到山东菏泽演出,演了一场《血溅乌纱》,人家看过后要求再演一场,第二场演过之后还让给当地的政法干部再演一场。”
现在,贾廷聚的许多弟子也经常演出该剧。贾廷聚的弟子宋子根是安阳唐派艺术研究院的领衔主演,《血溅乌纱》是他经常演出的剧目之一。宋子根说:“《血溅乌纱》是唐派的看家戏,很多剧团都演。因为这个戏的故事和唱腔都非常好,也非常考验演员的表演和演唱功力,所以观众非常喜欢。我们到一个地方演出,观众都要求第一场戏演《血溅乌纱》。”
郑州市中级法院的陈朋涛曾看过贾廷聚主演的《血溅乌纱》,他感慨地对大河报记者说:“《血溅乌纱》堪称一部极具现代教育意义的司法廉政教育剧,古代司法者在执法办案中秉承的错案必究、敢于担当、舍身护法的司法精神,在现在仍然具有警示和教育意义。”
牛得草大师在他的代表剧目《七品芝麻官》中塑造了一个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七品芝麻官的艺术形象,剧中知县唐成的一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成了在社会上流传的名言。牛得草亲传弟子王艺红长期带领偃师市豫剧团在基层演出,他告诉大河报记者:“《七品芝麻官》中的唐成廉洁奉公,懂理懂法,戏的故事情节很有看头,唱腔很耐听,念白很朴实、很生活化,所以一直很受基层群众的欢迎,是我们团每次演出的必演剧目。”
“廉政戏”说的是老百姓的心里话
剧作家陈涌泉在对大河报记者说起戏曲对自己的影响时说:“一是戏曲艺术本身对我的影响,使我从小热爱戏曲;二是戏曲剧目对我的影响,包括《铡美案》《下陈州》等‘包公戏’,以及各种‘杨家将戏’,包公的清正廉明和杨家将的忠心报国都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陈涌泉能写出新编历史剧《张伯行》这样高质量的“廉政戏”,绝非偶然。
《张伯行》围绕江南科考舞弊案展开故事,把江苏巡抚张伯行的勤政廉洁、扶弱助困、淳厚善良,贯穿在与比自己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噶礼之间展开的廉洁与贪腐、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中。陈涌泉认为:“自古以来,廉吏文化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之一。‘廉政戏’的主人公身上的凛然正气,为了真理、正义和公平而主持公道,弘扬正气,反映了观众的期待,符合民心民意,能和老百姓产生共鸣,老百姓喜闻乐见。这样的作品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能够起到以古鉴今的作用。”
饰演张伯行的豫剧名家李树建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咱们豫剧历史上就有排演廉政戏的传统,最近三年多河南豫剧院又连续排演了几台廉政戏。《张伯行》在郑州上演之后,受到了省领导和广大观众的好评。这次到北京演出,观众的反应也很不错,使我们的河南形象、我们豫剧又一次得到了宣传和展示。非常感谢省纪委、省委宣传部、省直工委、省文化厅对这部戏的支持。”
9月27日晚,豫剧名家贾文龙主演的《焦裕禄》在河南艺术中心演出结束后,很多被感动的观众起立鼓掌,感觉意犹未尽的观众对着舞台高喊“再来一段”。在《张伯行》中饰演康熙皇帝的贾文龙说:“廉政戏接地气,合民意,老百姓喜欢清官,喜欢好干部。《焦裕禄》里有一段‘百姓歌’,每次唱完观众都是热烈鼓掌。我感觉观众看戏的时候是喜欢看还是不喜欢看就像戏里边的唱词一样:‘老百姓心里有杆秤,知道你是重还是轻。’”
在《张伯行》中,豫剧名家王惠饰演的噶母在说到张伯行是个大清官时也有一句台词:“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啊。”王惠说:“噶母还有这样的唱词:自古清官人人敬,清官是百姓大福星。《张伯行》里面的很多话都能说到老百姓心里,是大实话,所以观众就听得懂,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