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河南三位戏剧名家:创作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2016/10/14 11:13:18 点击数: 【字体: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指导和国办戏曲政策支持下,全国戏剧戏曲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艺术创作生产“三并举”,关注现实,潜心创作,一批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关注当下现实生活的佳作纷纷涌现,一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编历史剧和整理改编作品竞相上演,形成了戏剧创作日益活跃、演出市场不断升温的生动局面。同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种形式的戏剧展演、会演活动接连举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文化部艺术司约请了部分戏剧戏曲界的知名编剧、导演、表演艺术家及院团管理者撰写相关文章,中国文化报于10月11日、13日分别刊发,现摘发来自河南的三位戏剧名家短文,以飨读者。】

戏曲现代戏创作:煎熬并惊喜

姚金成

    戏曲现代戏难写难演,成活率低,优品率更低,似乎是不争的事实。

    我长期与专演现代戏的河南豫剧院三团合作,现代戏创作就成了我经常要面对的课题。从2000年至今,我先后为豫剧三团创作了《香魂女》、《村官李天成》、《悠悠我心》、《焦裕禄》、《全家福》5个现代戏剧本。可以说,每一部现代戏的创作,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都要经过十几稿甚至二十多稿的修改加工。而每一次重大的修改加工,几乎都充满着困惑、挣扎和煎熬。

    创作是作者和自己的作品“恋爱”。“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你眼里没有“西施”,说明你不在恋爱状态,那你肯定说不出令人心潮澎湃的“傻话”,剧本也就写不下去了。而剧本研讨的重要功能却是要给你降温,冷静地评估、客观地分析,找出你“心中西施”的毛病和差距,才好再修改加工,向更高的标准攀登。

    观众和评论者的意见从来就是多种声音。有一针见血、醍醐灌顶的建设性意见,也有句句刺耳、求全责备的否定性批评。作为一个剧作者,如何能冷静、客观、智慧地对待各种意见,既坚持自己的艺术风格、艺术主见,又虚怀若谷、兼听则明,甚至做出必要的自我否定,就成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课题。

    “文章都是自己的好”。要否定自己煞费苦心构思出来的情节、抹掉自己句斟字酌苦吟出来的唱词,在茫无头绪的思维荒原上重新开挖路径、寻觅珍珠,何其难也!正因为其难,这也往往成为一部戏能否突破瓶颈、渐入佳境、攀登高峰的关隘。

    “十年磨一戏”,好戏都是改出来的。改的过程,其实就是创作者煎熬、修炼的过程。“井淘三遍出甜水”,这种煎熬、修炼是有回报的。我与豫剧三团合作的这5部戏,都获得了令人惊喜的剧场成功,演出场次均在300场以上。《村官李天成》已超过800场。特别是豫剧《焦裕禄》,从2011年推出,至今已修改了24稿,可以说越改越成熟、越演越热络。由于观众反应强烈,影响所及,省内外已有20多个不同剧种的剧团移植搬演,成为了豫剧现代戏的新经典。

寻找打开艺术之门的金钥匙

李树建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选好题材、创作充满正能量的精品剧目的原则进行艺术创作,推出了《村官李天成》、《常香玉》、《焦裕禄》及廉政三部曲《全家福》、《九品巡检》、《张伯行》等一大批剧目,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在排演过程中,我们耐得住寂寞,始终贯穿精品意识,反复修改,不断提高。

    同时,在29年的院团长生涯中,我始终以管理求质量,并探索出关于院团发展、人才培养、市场运作的几条路子。一是“老戏新演,名剧改编,名剧出名演,名演带名团”的艺术创作之路。二是“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三结合”的表演方法。三是“一戏三演”,即“农村演出放一点、城市演出收一点、国外演出舞一点”。“放”就是夸张想象,适合农村观众重热闹的审美习惯;“收”就是含蓄内敛,适合城市观众重体验的审美习惯;“舞”就是尽量多使用肢体语言和程式化的表演,以增加向国外观众传递信息的手段。四是剧团发展“四字诀”,即“剧本是根,演员是魂,政府是力,运作是效”。五是市场运作“三结合”,即“强势媒体作舆论宣传,知名企业作经济后盾,艺术院团作演出实体”。六是院团管理“千万经”,即“走遍千山万水找市场,吃尽千辛万苦树形象,历经千锤百炼出精品,想尽千方百计奔小康”。

    为支持全国各地豫剧院团的发展,我们多次到外省调研豫剧在当地的生存状况,并尽最大努力对他们进行帮扶。同时,面对日益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我们积极推动豫剧“走出去”。自2008年起,豫剧《清风亭上》、《大祭桩》、《画皮》等剧目先后赴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进行文化交流;豫剧电影《程婴救孤》荣获第十五届洛杉矶国际家庭电影节最佳外语戏曲片奖。

    回顾我的艺术之路,我想,一个有出息、有作为的文艺工作者,只有做到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掌握打开一切艺术之门的金钥匙,这便是我艺术创作最宝贵的经验。

多演戏,演好戏

王红丽

    前不久,我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第六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建设研修班的学习,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为我们讲课,题目是《牢记作品是立身之本,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通过学习,我收获很大,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又听了董伟的讲话内容,我对今后在艺术创作上充满信心。

    回顾30多年来的从艺道路,我也是一直在艺术创作上孜孜不倦地追求。由我创办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从1993年建团至今,已经23年。23年来,我团共创作演出大型原创剧目26部,剧目非常丰富,有大型清装故事剧《风雨行宫》、大型革命故事剧《铡刀下的红梅》、大型历史剧《大明皇后》、大型三部连台本剧《三更生死缘》等一系列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铡刀下的红梅》荣获中宣部第九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电影作品奖、文化部2006年—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等。《风雨行宫》是1993年创排的建团大戏。正是由于这部戏的成功,奠定了小皇后豫剧团的基础。这部戏荣获了文化部“金三角”戏曲交流演出金奖,我本人荣获了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我因在《铡刀下的红梅》中成功饰演刘胡兰,又荣获了第二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通过这些创作演出的剧目,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戏曲演员,能否创作演出属于自己艺术风格的剧目,如何以人民为中心去创作剧目,能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些都需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观众的评判、时间的考验。作为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我们真的可以说是赶上了伟大的时代。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的扶持政策,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文艺的发展,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一定努力抓好文艺创作,争取多排戏、多演戏、演好戏,创作排演出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讲好中国故事,唱好中国声音。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