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南正在做两件大事:一件是打造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一件是大力推进郑汴一体化进程。两件大事对河南的发展都非常重要,正在越来越引起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是,做好这两件事,一方面需要解决中原华夏历史文明的发源地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使河南传承华夏历史文明具有地域、资源、规划建设方面的基本依托和应有资格;另一方面需要解决郑汴一体化后的文化认同和定位问题,为河南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核心地提供历史根据。
说白了,两件事的关键在于中原华夏历史文明和郑汴一体化的文化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哪里打造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郑汴一体化的城市文化中心?
毋容置疑,河南华夏历史文明发源地和郑汴一体化文化定位的研究明显地处于落后状态,从而导致打造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郑汴一体化文化建设缺少可靠的华夏历史文化资源支撑,更不用说形成华夏文化的共识和认同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探索、发掘华夏历史文明发源和传承的核心文化,比打造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郑汴一体化本身更显得迫切和重要。因为如果没有正确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观和核心文化作依托,即使打造一个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郑汴一体化的核心城市,也很可能会因为具有主观盲目性、不符合客观历史而造成重大历史失误,最终被华夏子孙所不齿。
中国的华夏历史文明发源于中原,中原的华夏历史文明发源于“中国”。这个“中国”的核心文化内涵,便是太极“中土”文化,是“天地之中”文化,也是三皇五帝共同创造的“中央之国”,简称“中国”文化。
为此,本人将本文的题目确定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郑汴一体化建设的“归中”问题。
一、 何为中原的“中”文化。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原“中”文化的本质内涵,那就是: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华夏原始先民运用朴素唯物观,创造的关于“天地人合一”、“天地人之中”等太极文化学说,它既是中国华夏历史文化的基石,也是华夏先民和三皇五帝“中央之国”的最早发源地。
“天地人合一”的“一”,是对太极产生原始状态的一种理数表述形式;“天地人之中”的“中”,是对太极文化核心内涵的一种方位表述形式。“一”、“中”在太极本义上,有着本质相同的文化特征。
1、华夏历史文明始于“一”。太极文化认为,“一”是指太极处于阴阳未分时期的混沌状态,是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合、八卦等学说孕育的过程,是用太极学说来解释天、地、人共同发源的一种观念。
从广义上说,“天地人合一”是对古人眼中整个“世界”的宏观概括。所谓“天”,就是人依据客观自然现象形成的可望不可及的主观认定形式,也可称天帝神界;所谓“地”,则是人依据客观自然现象形成的可望而可及的主观认定形式;人则为用主客观方式接连天、地的中介。“天、地、人”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互相渗透的同一性就是“天地人合一”。如果以天为阳,以地为阴,人便是贯通阴阳两种力量于一身的宇宙生命体。
从狭义上说,“天地人合一”是对原始“中国”范围内部分“世界”的宏观概括。由于“天、地、人”,是原始“中国”范围内的“天、地、人”,因此,它是太极客观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各自独立太极的不同形态。它分别包括着“天、地、人”各自不同的客观世界,又合一于太极基本原理之中,这是解释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哲学基础,也是研究古代世界与现代世界的人文依据。
“天地人合一”观念告诉我们,太极文化是华夏先民原始文化的支柱,是解释中国一切文化渊源的根本宗旨。
中原历史文化始于“中”。“天地人合一”观和“天地人之中”观都是“太极”文化的本质反映,一个重在揭示太极所构成的客观世界范围;一个重在揭示太极核心所在客观世界的方位。
中原之“中”始于太极文化的“中”,中原之“原”始于太极昆仑山原(夗)圃的“原”。这既是一个华夏文化起源问题,也是天地中央所处方位问题。因此,认识“天地人之中”,在于帮助我们解开太极核心、阴阳交汇点、五行“中土黄”、九宫“中宫”等与天地人之“中”文化、三皇五帝“中央之国”地理的对应问题。
“一”、“中”的华夏人文内涵。“一”是天地开始,是一年、一月、一日的开始,是阴阳转换的开元,是四象的太阴、少阳交换之时,是八卦、十二地支的“乾”、“子”之位。“中”则是天地、昆仑的核心,是五行、九宫的中央,是三皇五帝居住的“中央之国”。
八卦、十二地支“坎”、“子”之位图
无论怎么描述,他们在文化内涵、天地所在方位、三皇五帝建都方面都有密切的内在关联性,甚至具有多名同义性。比如,只要说到昆仑山,就意味着这里是太极的核心发源地,是黄帝帝都轩辕丘之地,是三皇五帝“中央之国”,也是“天地之中”。彼此具有不可分割性。只是由于华夏历史文化的不断传承,才造成了它们之间的分离或隔断,形成无数个单一、散乱、不系统地“昆仑”、“太极”、“轩辕丘”、“中央之国”、“天地之中”地名。事实上,正是在这种传承中的不断分化和繁衍,小“中国”才发展成为了大中原和大中国。
但是,只有“中原”、小“中国”的“中”,才是“昆仑”、“太极”、“轩辕丘”、“中央之国”、“天地之中”之“中”。这就是“中原”之“中”的主要含义。
二、西周王朝何以要“归中”河南。
“归中”的本义,就是回归上古时期的“中国”。因为上古时期周人本来居住在“中国”,后来不再“中国”居住了,故而才有“归中”之说。
“中”,是中原人自上古时期以来口中传承的太极文化,是对自己先祖三皇五帝居住建都“中央之国”,即“中国”的世代认可。“中国”之“中”字,既是中原华夏“太极”、“五行”等朴素唯物主义理论组成的核心内容,也是对中原华夏文化发源的最高和集中表述,更是对后来“中原”、“中华”最早产生地的方位坐标和历史文化定位。
上古时期的三皇五帝等华夏先祖,把最早共同居住的“中国”传承给了“中原”河南,“中原”河南又将其传承给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和现在的大“中国”。因此,“中原”代表的是上古“中国”人文历史传承地,也是现代中国人文历史的核心地区和发源地。
中原人把“中”视作华夏文化的根,民族的宗,自己祖宗居住的地方,视作彼此口头相约的定语,世世代代咬定“中”字的人文历史和朴素唯物观不放,在思想和语言上深深打上了“中”文化的烙印,成了印证自己为中原人的一张历史和文化名牌。
“中”文化观念也影响整个中华民族,包括海内外的炎黄子孙,都在苦苦寻觅自己“中”文化的根,因为这里是他们先祖的故土,也是他们世代皈依的精神家园。
然而,到了商末时期这个“根”被遗失了,让当时追求华夏文化本源、先祖居住之地的炎黄子孙感到惶恐不安。商代末期的西伯侯姬昌、即周文王,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周文王的先祖为黄帝姬姓后裔、高莘氏帝喾的儿子后稷。后稷的子孙不窋自夏代末期被迫离开中原地区,历经公刘、亶父多代千辛万苦,把自己的后裔带领到甘肃庆阳和陕西邠县、岐山地区繁衍生存。直到商代末期,周文王已发展成为实力强大的三公之一西伯侯。他虽居住在中原西部的陕西岐山“少阴”兇地,却时刻盼望着回归先祖的“中国”,临死之前还为儿子周武王姬发留下遗言:一定要“求中”、“得中”、“归中”、“执中”,回到黄帝、帝喾和夏代先祖后稷的故乡“中国”。
这一遗言,记载在清华大学近年组织破译的《清华简·保训》之中。而“求中”、“得中”、“归中”、“执中”包含着四个彼此关联的方面:“求中”是寻找“中国”之地,“得中”是夺取“中国”之地,“归中”是迁回“中国”之地,“执中”是统治“中国”之地。这是周文王希望儿子周武王努力实现的最大政治遗嘱。
“中国”之“中”,作为“太极”、“昆仑山”、“五行”的“中央”方位名称,代表着“东西南北中”的“中”,“金木水火土”的“土”,“青赤白黑黄”的“黄”,也是天象紫薇垣、地形昆仑山和中央黄帝“天地人合一”处。
五行五色五方图
周文王之所以一定要周武王“归中”,源于周文王在中原汤阴羑里城被商纣王囚禁期间,通过观天象、察地形、演周易,认识到只有中原地区才是太极阴阳合、四时交、风雨会,万物繁生,帝王建都之地,也才是先祖居住之地。对此,周文王第四子周公旦在《周礼·大司徒》中传承说:“地中(也指中国),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其中“天地之所合”、“阴阳之所和”之地,便是“太极”发源的昆仑山“地中”、即“中国”。
于是,周武王消灭商纣王,为实现“求中”、“得中”、“归中”、“执中”创造了条件。之后,周公旦开始在中原之地“求中”,并通过“尺有五寸”的土圭测量法占卜“得中”于登封阳城,随后建东都“归中”于洛邑,最后把象征王者权力的夏朝“九鼎”迁到成周王城,祭告周文王在天之灵,圆满实现了他“执中”的遗愿。
周公旦按照土圭测量法,所取“尺有五寸”的“地之中”,又称“天地之中”,也就是三皇五帝时期的“中国”。
僧一行邮票
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测量数据误差很大,导致“天地之中”、“中国”测量出现失误,给华夏历史文化研究和认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自然也受到不少历史学家的质疑。公元724年,唐代组织当时最优秀的天文学家僧一行重新进行测量,得出了开封古浚仪岳台“尺有五寸微强”,为“天地之中”的历史新结论。之后,后周、宋、元朝均进行测量,只有古浚仪岳台更接近“地之中”“尺有五寸”的数据要求,再没有新的“天地之中”出现。
按照太极理论,“中国”在太极五行的“中、土、黄”之位。在“中、土、黄”称帝的氏族领袖被称作“中央帝”、“黄帝”;流经“中国”的水称作“鸿水”、“黄河”;地处“中国”的山称作“昆仑山”、“黄台”。“黄帝”、“黄河”、“黄台(丘)”之“黄”字由此而来。“中国”在夏代之前被划分为小“九州”,是三皇五帝和夏诸王居住和升仙成为神仙之地,故又称“神州”。神州的南方为太极五行的“南、火、赤”之位,故也称“赤县”,是炎帝的建都之地。
“中国”,是三皇五帝的“中央之国”。“中央之国”的“中央”,是指天、地的中央,也指天帝、神仙居住的地方。战国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在《吕氏春秋·有始》中认为:“中央曰钧天。” 东汉学者高诱解释说:“钧,平也。为四方主,故曰钧天”。
中央和钧天在那里?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天文训》中做出了解答,说;“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氐”。大意是说,天的“中央”区域叫“钧天”,是“四象”中角宿、亢宿和氐宿所在的方位。
对于这一方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认为:“角、亢、氐,兖州。”开封古陈留郡曾归属兖州。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置陈留郡,归属兖州。兖州陈留郡当时管辖陈留(治所,今开封东南陈留)、小黄、成安、宁陵、雍丘、酸枣、东昏、襄邑、外黄、封丘、长罗、尉氏、傿(今许昌鄢陵)、长垣、平丘、济阳、浚仪(故大梁,魏惠王自安邑徙此)等17县。公元416年,东晋义熙十二年置陈留为南兖州。
青龙象角、亢、氐位置图
但是,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地理志》却认为:“韩地,角、亢、氐之分野也”。“韩”,指战国时期的韩国。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韩哀侯二年),韩国灭掉郑国,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汉代陈留郡的尉氏、鄢陵及荥阳郡的启封(今开封朱仙镇古城)均属于战国时期的韩国。
这说明,古“兖州”和“韩国”都是“中央”、“钧天”、角亢氐宿星所对应的地理位置。开封地处“兖州”和“韩国”之间,自然应该是“中央”、“钧天”、角亢氐宿星对应的核心之地。
早在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政治家、秦国宰相范睢也持有这种观点。据西汉刘向编撰在《战国策·卷五·秦三》中记载:范睢对秦王说:“今韩、魏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也。王若欲霸,必亲中国而以为天下枢,以威楚、赵。”可见,楚、赵等地不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中国”、“天下之枢”在韩国和魏国之地,与“中央”、“钧天”、角亢氐宿星核心地也是对应的。
对此,开封地方史志也有类似观点。清代《陈留县志·星考》记载:“分陈留、豫州域,土孕角亢无疑。”清代《开封府志·卷三星野》也记载:开封“大梁在兖豫之区,其分野,则角亢氐房心五者皆东方宿也。而已土中当之”。多种史料证明,“中国”、“天下之枢”、“中央”、“钧天”、角亢氐宿星核心地在开封之地。
星野角亢氐与兖州、韩国对应图
让人更为欣慰地是,开封北部的黄帝帝都轩辕楼,正处在唐代“天地之中”、“中央”、“钧天”、角亢氐宿星对应的核心之地。根据唐代王瓘的《轩辕本纪》中记载:黄“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玄嚣、昌意”。而战国时期的大梁城,正是唐代时期的开封浚仪“天地之中”之地,也是战国时期的韩魏之地的“中国”、“天下之枢”。
虽然,周文王的后裔们没有回到自己先祖真正的“中国”之地,却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西部地区的河南洛邑。一向精通太极周易文化的周文王,居然没有占卜到如此结果,不知其在天之灵会做何感想。
三、 为何炎黄子孙要寻根“归中”?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
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教徒都要到麦加朝圣,也算是拜祖罢。中国人常说“不能数典忘祖”。那么,炎黄子孙的祖宗的根在那里哪?不知道祖宗的根在那里,又何谈祭祖敬祖呢?
有人说,我们祖宗的根在河洛之间。其实,河洛之间就是上古时期的“中国”。遗憾地是,河洛不是西周之后黄河中游末端的“河洛”,而是夏商时期鸿水泛滥“中国”的“河洛”,它在孟津、荥阳之东、黄河下游的首端开封。
关于“中国”,史典中往往将其与鸿水、尧帝、大禹、黄帝轩辕丘联系在一起,并作为一地看待。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在《孟子·滕文公下》中记载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又说:“当尧之时,鸿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可见,尧帝帝都所在的“中国”,又称“天下”,是“鸿水”泛滥之地。
汉代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子》中也记载说:“禹治鸿水,通轩辕山,化为熊”。尧、舜二帝臣子大禹治理的鸿水,也称“浪荡渠”,又称“鸿沟”、“汴河”。“鸿沟”自郑州荥阳流到地质下陷的开封时,海拔高度落差很大,故“鸿沟”也称“落(洛、落架)水”,并且与黄河形成了东北、东南分道扬镳之势。“鸿沟”流经“中国”开封黄帝帝都轩辕山(丘),即轩辕楼的南部,又向东南经陈留、杞县等地,分流到山东曹县称获水、商丘称睢水、淮阳称淮水。
这与河洛文化“九宫图”中的西北新洛出水、环绕中央(中国)、东南阴洛入水的方位相吻合。而不是像豫西的洛水那样,自西南玄委出水、逆流中央、东北天留入水,背离了中国地理学北水南流、西水东流的自然规律。
“九宫图”图
可见,“中国”之地在开封,也就是黄帝帝都轩辕丘(楼)、“天地之中”。
开封北部的轩辕楼和杞县葛岗的空桑村,是炎黄二帝的血脉、文脉传承之地,至今炎帝后裔娄氏、伊氏,黄帝后裔轩辕氏仍然居住在当地,五千年来住不改地,坐不改姓。正是华夏民族寻根问祖的地方,更是朝拜瞻仰华夏祖宗的圣地。
关于华夏民族“归中”的原因,西汉学者戴圣在《礼记·中庸》中作了回答:“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大意是说,“中”是客观世界发源的根本之地,是把握客观世界自然规律的中和之地,是三皇五帝谐调万物兴旺发达的中央之国,是天地上下贯通天人合一的中心之位。
周公旦在《周礼·地官司徒》中也认为,自己寻找的“天地之中”,就是太极阴阳、四时和谐之地,也是万物繁茂的帝王建都之地。他指出:“日至之景尺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合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这就是说,“地中”是太极阴阳大和谐之地,是王者统治国家的重要象征。这里不仅风调雨顺,四季分明,自然环境优越,更重要的是王者如果在“地中”建都,就可以像黄帝一样接受天地时运的安排,获得统治天下的正统合法地位,确保国泰民安。
中原人尤其要学习和研究太极“中”文化,并将其运用于打造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郑汴一体化的文化建设中去,不能像河南郑州黄河岸边塑造炎黄二帝巨像那样,一没建造在炎黄二帝居住建都,或炎黄两大氏族会盟之地;二不符合太极文化“山南水北”、“负阴抱阳”、“御临天下”的起码原则。难怪被有知识的华夏子孙不屑一顾,因为那里缺少太极“中”文化的基本内涵,实在让华夏子孙无法接受。
有人甚至说,拿老祖宗文化资源来造假,是天下最不能容忍的造假行为。但我们认为,宣传炎黄文化精神,传承华夏历史文明,与文化造假还是有区别的,不能简单地将其混为一谈。只是这种将真正炎黄文化资源弃之不顾,却要重新建设一个炎黄文化人造区的做法,也未必可取,至少会造成华夏文化资源的浪费,并且很容易造成华夏历史文化发源地的误导。
由此可见,当前文化建设项目中的商品化、功利化问题,文化历史传承中的客观性、可信度问题,确实值得社会各界进行深刻反思。
总而言之,“中”是古人选择建立都城最为理想的地点,是中国朴素唯物观太极理论的产生地,是炎黄子孙认祖归宗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根本哲学和世界观的发源地。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和郑汴一体化城市核心的规划布局,必须一并研究和建设。因为打造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需要以华夏历史文明发源地“中国”作为地理方位依据,需要以三皇五帝和夏商诸王人文历史作为文化资源支撑,更需要以太极阴阳和谐的“天地之中”作为中原郑汴一体化城市文化核心的最佳选择地。
一句话,打造郑汴一体化的中原核心城市,必须要以华夏历史文明最核心的太极“中”文化作资源支撑,具有华夏民族的太极“中”文化特色和“天下之中”的地理方位优势。
只有如此,打造的中原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才符合国家关于继承和弘扬华夏历史文明的客观要求;也只有如此,中原郑汴一体化所打造的核心文化城市,才能真正成为炎黄子孙认祖归宗的祭拜圣地和精神皈依的故土家园。开封市文广新局调研员 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