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豫西的曲子戏

2014/2/27 17:14:27 点击数: 【字体:

豫西的曲子戏

 豫西的曲子戏

河南曲子戏 (本版图片均来自网络)

  我老家住在鲁山乡下,虽说豫西这一带有民间叫做梆子戏的豫剧,也有越调戏,可乡土特色最浓、在民间流行最广泛的还是通俗质朴的曲子戏。

  曲子戏的源头有两个,一个是南阳大调曲子,另一个是洛阳小调曲子,这两个曲子之间,绝非衣钵承继的母子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同胞姐妹。鲁山地处南阳与洛阳中间,南阳大调曲子与洛阳小调曲子经常在这儿交融汇集。 据史书记载和老辈人传说,大调曲子是清朝中叶由南阳传入鲁山,演出场所多在客房、厅堂里,演唱时桌上摆着清茶、香烟,由持板者主唱,操琴者跟着和唱,演唱者既不施粉,也不化装,多是半闭着眼睛,跟着琴声拉腔哼唱,伴奏乐器有三弦、古筝、手板,尽管大调曲子唱腔优雅细腻,由于演唱局限在客厅茶馆内,与市井百姓尚有一定距离,最终亦难逃“曲高和寡”的结局,因此大调曲子流入鲁山虽早,却一直未能普及。

  小调曲子是清朝末年,由洛阳经汝州传入鲁山一带。因为曲调简单、易唱易学,很快就在鲁山发展起来。不过那时的曲子戏尚未登台,而是采用“高腿”的形式演出,故而当时的曲子戏民间俗称“高跷曲”“高跷故事”。演唱者腿上绑着三四尺高的木制跷腿,一边踩着高跷走动一边演唱,一来唱戏听得清,二来扮相看得见,故而群众喜闻乐见。

  高跷戏形式简单,除了帮腔和打场的外,表演者只要有5个角色就能演出。这五角就是老婆(老旦)、相公(小生)、大妮儿(青衣)、二妮儿(花旦)和一个手持霸王鞭的丑角就可以,倘若踩高跷的人多,可以再加一个老头(老生)和丑角。伴奏也简单,一般只用一把曲子大弦、一副手板。

  正式演出前,为了吸引召集观众,踩高跷的演员经常进行“扑蝶”表演,即一个演员高举一只“大蝴蝶”翩翩起舞,其他演员踩着高跷追赶捕捉蝴蝶。观众聚集后,为了维持秩序,有身上系着铃铛的丑角在周围绕圈儿跑着清理场子,防止人群拥挤;更有滑稽丑角脖子上挂着“夜壶”,在演出场所边缘来回转圈儿表演。此过程中,“夜壶”嘴儿用红萝卜塞住,演员跑一会儿拔出红萝卜喝一口,借以逗趣,活跃情绪。待观众安静后,演出正式开始,节目多是《小姑贤》、《王员外休妻》之类小戏、折子戏。演出结束时,除了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临街附近的大生意人或大户人家还将钱用红纸包成“封子”,送给高跷戏班作酬谢犒赏。

  绑高腿唱曲子戏的目的原是为了借跷腿的高度,让观众看得清表演,听清楚唱腔,可活动时间一长,演员难免疲劳不堪。大概是人世间许多事物的发展,都伴有奇巧戏剧情节: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以花旦朱万明为首的汝州铁炉高跷戏班,去登封县李洼赶庙会唱戏时,开戏不久天公就突降大雨,由于场地泥泞,高跷戏班雨后无法继续踩跷演出,无奈只得解下高跷,登上由4辆牛车仓促搭起来的“舞台”继续演唱……岂料这次随机应变的演出,竟然使“高跷曲”从此解下木制跷腿登上台子,作为河南“曲剧”前身的豫西“曲子戏”,便作为一个新鲜活泼的剧种正式落地诞生了。

  曲子戏在登封诞生后,就像雨后春笋似地在豫西迅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1931年汝州曲子戏班来鲁山县城演出,由于演员解下跷腿,能够在台子上自在、细腻地做戏,不仅演出场地固定下来,内容也由折子戏变成大本戏了,使鲁山观众别开生面、大饱眼福。据当年看过汝州曲子戏的耄耋老人说,那时草台戏班里,还没有坤角(女演员),汝州曲子戏班里有个男扮女装唱青衣的,艺名叫“香水儿”,不仅唱腔珠圆玉润、甜美悦耳,而且扮相妖艳迷人,使不少情窦初开的大姑娘神魂颠倒,随着戏班子搬迁撵着看连台戏。

  受汝州曲子戏的带动影响,鲁山各地也相继成立了不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曲子戏班,那时村村镇镇常有“喝了汤,没啥事儿,商商量量哼曲子儿”的戏文。由于曲子戏经常演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的恋爱戏,致使民国年间鲁山有个县长公然骂曲子戏是“淫腔浪调”。虽说褒贬不一,可曲子戏却以特有的质朴通俗、悦耳动听,迅速植根于豫西百姓的日常生活。抗日战争胜利后,曲子戏班在豫西发展得更快,光活动在鲁山各乡镇的就有10多个,鲁山也涌现出一批有影响的知名演员,比如男扮女装唱花旦的赵长根、唱须生的李学道、唱小生的常文成……直到现在,许多老人尚记得赞颂这些艺人的顺口溜:如:“家常饭离不开玉米糁儿,曲子戏离不开赵长根儿。”“提起台柱子李学道,男女老少抿嘴笑。”

  打从上世纪50年代初,曲子戏定名为河南曲剧后发展势头更加迅猛,据1986年初统计,当时河南省共有县级以上的曲剧团45个,加上外省的13个曲剧团,全国共有专业曲剧团58个,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享誉全国的著名曲剧演员,比如河南省曲剧团的张新芳、谢禄、王秀玲,郑州市曲剧团的海连池,洛阳曲剧团的马骐……豫西曲子戏作为河南曲剧的源头活水,其妙趣横生的发展历程值得人们回味。(原标题:豫西的曲子戏)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4-02-27)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