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管理学大师曾仕强:河南,是家的味道

2013/10/15 9:48:30 点击数: 【字体:

管理学大师曾仕强:河南,是家的味道

曾仕强先生的讲解语言通俗、幽默诙谐,聆听者无不折服。

    许多人关注曾仕强,是从央视百家讲坛讲授《易经的奥秘》开始的。他幽默的性情、风趣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列举,让数以百万的观众、读者成为他的“粉丝”。古老深奥的学问,经过他的诠释,变得生动具体,直指人心。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10月11日,有着“中国式管理之父”美誉的曾仕强教授再次来到郑州,以易经之道,为上百名企业家讲解中国式管理的精髓。10月11日、12日,两天时间内,曾仕强教授三次抽出宝贵时间特别给报业集团记者安排了专访。

    根在中原

    “河南菜让我想起家的味道”

    曾仕强,1934年出生于福建漳州,长于台湾,游学欧美,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他也是第一个登上央视《百家讲坛》的台湾教授。上世纪90年代初,重新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后,其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

    “我是河洛郎,当然也是河南人。”接受专访时,享誉华人世界的他,对本报记者表示,河南这个地方,他情有独钟。

    对于他来说,小时候刚听到“河南”两个字时,只是纯粹地理上的概念。然而,族里老人们长年累月绘声绘色的讲述,祖先墓碑上的铭文印记,用中原地名命名的“洛阳桥”,渐渐让从未到过河南的他对遥远的中原大地生出无限遐想。

    几十年后,当第一次踏上中原的土地,听闻河南的乡土乡音,尝到河南的菜肴后,一直藏匿在心中、牵肠挂肚的情愫,一下子涌了出来。

    “这个菜的口感怎么会这么熟悉?这不正是外婆煮菜的味道吗?”曾仕强惊喜地发现,在河南第一口吃到的东西,竟然正是记忆中失落许久、儿时外婆带给他的味道,“我这一生最爱吃的菜就是我外婆煮的。真没想到,奔波多年后,会在从未踏足过的河南再次品尝到。”曾仕强说,“这不仅仅是菜,它是中原的味道,是家的味道。这是明确告诉我,根在这里啊。”

    我们仍要向黄河学习

    除了家乡亲切的味道,这块古老土地吸引曾仕强的,还有沉淀在这里几千年厚重而依然有活力的中原文化。

    踏足河南后,曾仕强去过周口鹿邑、淮阳,三门峡函谷关等地,沿着伏羲、老子等先贤圣人的足迹,探寻华夏文化的根源。他说,这几年,虽然来河南的次数已经记不清了,可是在参观河南博物院后获得的震撼至今难忘。“古人的智慧真是太让人惊叹了,咱们一定要把河洛文化好好整理,继续发扬。”

    他还特别提到了黄河。“我们至今仍在持久地向黄河学习。”他说,中华文化与黄河的密切关系,使中国人的习性,和“水”十分相像。中国人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借力使力,避实击虚。“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你看,我们的个性就是跟黄河学习的。”

    他还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懂得悠闲的民族,像水一样,能不动就不动,不费力地向下流。中国人做事,看起来好像不十分认真,实际上是用心而不紧张。

    河洛郎的“福建”别解

    在曾仕强的印象中,中国的许多地名都很有意思,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这些依山带水的地名,实际上都体现着一种地缘文化的亲近与归属。而远在东南沿海、靠山而成的八闽大地“福建”,看起来却没有这些地缘特征。

    “其实不然。历史上几次大南迁,让不少中原人在八闽落地生根,‘福建’这个名字正是要告诉后人,南迁的汉人要在这块土地上再建一个河洛的福地。血浓于水,血脉的传承不是时间和空间能阻隔的啊。”

    道在经典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应该贪图享乐。人的一生,说长不长,不过百年,说短也不短,要经历多少喜怒哀乐、多少悲欢离合。人生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经常作为一个终极命题摆在我们面前。”

    “从易经中探寻人生智慧”

    10月12日上午,面对着北京、上海、广东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三百多位企业家,曾先生以“易经之道”,将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传播给受众。

    自39岁从英美留学归来之后,曾仕强潜心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他从“伏羲氏一画开天对中国人的影响”到国学《易经》,从老子的《道德经》到《胡雪岩》……通过多年所学所悟,帮助人们更加深入浅出地理解老子文化、触摸道文化。他说:“我研究中国传统文化40年了,可以向大家保证一句话:我们老祖宗所说的话都是正确的,所有的问题都能从易经中找到答案。”

    尽管受众以高层管理者居多,但曾仕强却永远都是一副谦恭可亲的样子。他身着儒雅唐装,精神抖擞。讲台上仅有一桌一椅,一话筒、一背板、一支笔。在这方寸之地,曾仕强带人们穿越时空,与先哲论道、与古人沟通。“道法自然”、“大道至简”、“知行合一”,他用特有的诙谐幽默语言为人们讲解为人处世之道、养身静心之理。谈笑间,令人如沐春风。

    在这个匆忙而又迷糊的时代,现世中总是有许多无解的东西在困扰着人们。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传统文化里找寻生存智慧时,曾仕强教授带来的许多见解,仿佛一盏智慧的明灯,发人深省。

    拥有好的父母、师友、上司是幸福

    问: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声音,以前经济条件不好,觉得不幸福;现在生活水平上去了,还是觉得不幸福,对于幸福,您如何理解?

    答:很简单喽,幸福就是要有好父母,好师友,好上司。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因此求人才于孝悌之家,大多忠诚可靠。上司和父母,一为衣食父母,一为生养父母,都必须尊敬,才可按照自己既定的人生途径,顺向行进。名师可遇不可求,必须倍加珍惜,才能及时把握良缘。年少善择师,终身慎择友。身为中国人,应该是最自豪的,是幸福的,不应该觉得苦。

    问:您如何理解梦想?

    答:我把梦想分为三个层次,上梦是世界大同,中梦是两岸统一,下梦是家庭和谐。我想这也是两岸大多数中国人的梦想。

    明哲保身不是逃避责任

    问:您曾说过,中国式管理的根本理念是明哲保身。明哲保身是不是缺乏责任感?

    答:责任就是三句话:在国际上,不要丢中国人的脸;在国内,不要丢单位、公司的脸;在社会上,不要丢父母的脸。中国人说的明哲保身,跟西方人的不一样。西方人认为,明哲保身就是自私。中国人则认为,你自己都顾不了,还有时间去顾别人吗?所以一个人先把自己保住了,才有机会去保别人。明哲保身没有错。但你要保护自己,万不能伤害别人。

    问: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面对一大堆的问题,该怎样更好地解决?

    答:面对问题,我不赞成“隐世”。人不要怕错误,不要逃避问题。而是要把道理搞清楚,掌握规律,解决问题。人生在世,要积极、认真、负责地去工作,对社会作出贡献。

    做文化要自讨苦吃自得其乐

    问:您一直在从事文化研究,有什么感觉?

    答:研究这么多年,我曾在梦中问孔子:你日夜奔波、风餐露宿,到底是为了什么?孔子笑而答:你问老子。老子说:自讨苦吃,自得其乐。这算不算是研究文化的精髓所在?做文化其实是很苦的,这就是我的感悟。但我愿意为传承中国文化作些贡献。

    问:您主讲易经和老子,您如何看待老子与孔子的关系?

    答:孔子是经下学而上达;老子是由天道而人道。两位先贤的道路合二为一,正好是汉字“互”字。这说明,两位先贤的学问必须要融会贯通,而不割裂开来,否则必走偏路。其实先贤说过的话都是没有错的,是历代后人翻译、解读有错误。所以我们现在要正本清源,让中国文化回归原貌。

    问:有一种观点:二次大战前,德国大学生读尼采;大战后,必读李耳。老子对于西方乃至对人类的意义在哪?

    答:文化只能交流,不能融合。世界上只有共存多元文化,才能生生不息。看看今天的香港,英国人殖民百年,广东话还是照样讲。风水轮流转,历史上,中国文化在全世界也曾广为流传,欧美人也曾以拥有丝绸为荣,喝上中国茶而时尚。当下,学习中文的西方人越来越多,这说明现在是中国文化再次复兴的最好时机。

    老子,“自然科学之父”

    问:旅美作家木心曾说,具有永恒性、世界性的中国哲学家,恐怕不多,大概一个半到两个。老子算一个,庄子算半个。对此您怎么看?

    答:哲学这个词,是日本人根据西文创造出来的,在我们的史料里是没有的。西方人分得很细:宗教、科学、哲学,中国称其为“道学”。和关在象牙塔搞学问的西方哲学家不同,古代中国先哲更重视知行合一,只要你做不出来,就等于不知。

    问:如何看待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答: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是自然科学的起源。老子也被不少西方人认为是“自然科学之父”。我认识一个日本物理学教授,得过诺贝尔奖,他说如果科学家读过老子的东西,我们科学的方向就不会朝现在的这么恐怖的方向发展,而是朝对我们有益的方向发展。

    所有事物发展都应该遵循规律。比如我们需要商业,但不能商业化,赚钱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但现在,过度商业化使人赚钱不择手段;过度发展科技使科技变成了怪兽。以文化人,才是正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重新学习《道德经》、《易经》,大的讲是为了救人类,中间讲是救中国,小的讲是救自己。

    问:网上有这么一个总结:现在的人科学素质缺乏,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对精神层面追求淡漠。真像有人归结的是因为缺乏信仰吗?

    答:中国没有宗教,首先要感谢伏羲,因为伏羲告诉我们不要相信外力的作用,世界上所有东西都是自然孕育,没有神在里面。我们自己就是神,佛家说人人都可以称佛,佛是什么?佛就是有觉悟的人。

    问:如何看待网络世界的纷争?

    答:我很喜欢“中”字,这是河洛话。我从来不用“绝对”这个词。不绝对赞成,也不绝对反对。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等、民主,也没有绝对的言论自由。现在网络上什么话都有,但是发声的人不一定懂,真正懂的人不一定发声,因为越是懂得越有敬畏。所谓大音希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望子成龙不如培养良驹

    问:全世界都在关注我们文化中的经典,那中国的孩子要怎样从中汲取营养?

    答:小孩子记忆力好、理解力差,就要利用他的特性,让他多背经典。因为经典不会改变,中国文化有可以变的和不能变的,变的叫做通。当然有所变,有所不变,最终以不变的经典应万变。所以让小孩子背《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背《易经》的卦名、乾坤,他长大就会用,当然这个过程不要勉强,不能折磨他,他背多少就算多少,慢慢就会记住,随着理解力增长,必然有生活经历可以助他理解。

    问:家庭教育是社会生活中最热的话题之一,为上个好学校,家长费尽心思,对此您怎么看?

    答:中国有句成语,叫做龙马精神。为什么把龙跟马连在一起?一匹马如果跑得很快,跑到天上去,我们会喊它龙;如果一条龙老在地上走,我们会说它马都不如。一个小孩,我们不要当作龙教,要当作一匹马教,望子成龙,望是未来式,现在把他当成马,训练成良马,以后他就会飞起来,你如果把他当成龙来教,他以后飞不起来就会觉得挫折,那不就是害他吗?要承认,人的资质天生是不一样的。

    中国式管理源头是《易经》

    问:中国式管理与西方的差别在哪?

    答:我们用不着刻意划分什么中国式、美国式、日本式管理,因为它们实实在在存在,只要稍微用心比较,很容易分辨开来。中国式管理的源头是《易经》,而《易经》原本叫做《变经》,完全在探讨掌握变化的道理。《易经》是希望大家不要为变而变,一心求变,以免越变越糟。中国人在求新求变之外,找出不易的道理,发展出一套“以不变应万变”的理论。不幸的是,近代很多人搞不懂,因而导致了西方人的误解。中国式管理的应变能力,实在不容置疑。我们心目中真正的中国式管理,目的只有一个,在于用得有效。

    问:如何掌握管理的标准呢?

    答:天下没有差的标准,也没有不差的标准。一切标准都是有所变、有所不变,随时势而变。但,变化必须在了解旧的基础上。比如中华饮食,一道菜,在每个餐馆的味道不尽相同,那是因为调料的变化,每位厨师用量不一定完全一样。就是因为不同,反而吸引了各自的食客。如果用料一旦定量了,味道固定了,也就失去了特色,像西方快餐一样,马上不好吃了。

    知旧而识新,温故而知新。一个好的管理者,必须要自律有修为,练好基本功。就如古代帝王,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否则害人害己。一个人如果失败,不能怨天尤人,全是自作自受。(原标题:管理学大师曾仕强:河南,是家的味道)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日报(2013-10-14)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