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在老洛阳饮食文化博物馆见到西汉灶台(冥器)时惊诧不已,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使用的灶台竟跟现在农村人使用的没什么区别:也是长方形的双灶台,不高不低,既符合力学原理,又符合美学原理,左边炒菜,右边炖汤,能大大提高做饭效率;调料整齐地放在锅边,方便随手取用。
这情景就跟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感叹的那样:我见到的汉代玉杯,比现在的杯子还精致,简直怀疑自个儿白活了。
你的想象力若再丰富一点儿,似乎就能看到一名穿着汉服的女子正围着锅台忙碌……热气升腾,饭菜喷香;丈夫种田归来,小儿笑,黄狗叫,一家人亲亲热热地吃饭、慢聊。
给他们换身衣服,又与现代人何异?哦,或许是有差异的,现代人,尤其是都市里的现代人,不见得每天都和家人聚在一起吃饭,常有女人等不到丈夫按时回家吃饭,女人怨,男人嫌,现代人的锅台常常是冷的。
人们发明了电视机、洗衣机、空调、汽车、飞机,甚至去宇宙遨游,试图改造世界,努力让自己生活得更舒适些。
客观地讲,社会的确进步了,我们的生活的确舒适了。杜甫那个时代“路有冻死骨”, 大诗人还得担心“茅屋为秋风所破”,多凄惨!我们的混凝土房子风刮不倒,雨淋不着,不地震就成,只要肯干活,填饱肚子是没有问题的。
但只是吃饱了不饿就成吗?民以食为天固然不假,但饱暖思淫欲也是真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因而无比痛苦更不是蒙人的。
你看看历史记载吧,同样的尔虞我诈,同样的兵戈铁马,同样的男欢女爱,同样的饮酒作乐,同样的飘忽与沉重……几乎都有古今相宜的对照。
历史是不断循环的,而且十分相似。古人心灵的丰富、复杂,并不比现代人少一分;困扰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倒是比古人多了不少。
有人说读史使人明智,前人的经验之谈,可教人规避类似错误。但是心理问题不解决,失眠症是好不了的。
千年易过,分秒难挨。再先进、再顶级的厨房设备,都不能平复一个寂寞主妇内心的不安。
数千年前,山顶洞人围着篝火相依相伴时的愉悦,是否会多过我们集体聚会时的安全感?不好说。但若以一种温暖的情怀去做饭,去吃饭,去工作,去生活,去爱,去被爱,我们就不必再思考那么多不相干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