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像离群索居的高人,甘守僻静乡村。看到它的人总有些小失望,会觉得它一身沧桑,已老态龙钟。不过,3个月后,它的新形象准能让你眼前一亮。
它,就是已有2000多岁高龄的汉函谷关。这座古丝绸之路的东方第一道门户,近日开始接受“美容手术”,消除“健康隐患”。这也是汉函谷关时隔90年后,再次进行大规模修缮。
【诊断】病症重重,2000多岁的它如何“焕发青春”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广州市白云文物保护工程有限公司的古建专家们,在2008年接下了一个由新安县文物局介绍的特殊的“病人”。“病人”就是位于新安县城关镇东关村的汉函谷关。当时因入选我国首批丝路申遗项目,汉函谷关广受外界瞩目。
始建于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的汉函谷关,如今尚存关楼、关墙、鸡鸣台、望气台等地上遗迹。
除了关楼第三层早已不复存在、关墙墙体上密布窑洞、各遗迹顶部植物丛生等表面问题,专家们全面诊断后发现,汉函谷关还存在墙体开裂、包砖脱落等多种病害,夯土局部风化严重,特别是深根系植物的茂盛生长,严重影响到夯土的内部结构。
另外,由于紧邻陇海铁路,汉函谷关每日都承受着火车车轮与轨道碰撞产生的震动,关楼上的纵向裂隙有增多扩大之势。
据记载,屡遭破坏又屡被重修的汉函谷关,最后一次修缮是在1923年,由当时的国民革命军20路总指挥张钫出资重修。如今时隔90年,曾见证古丝绸之路辉煌的汉函谷关,如何“焕发青春”?
【方案】修旧如旧,材料多取自当地
按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的评价,能入选丝路申遗项目,汉函谷关胜在其“历史的原真性”。
“修旧如旧就是最好的保护方案。”新安县文物局负责人说。
在国家文物局最终批复的汉函谷关保护方案中,关键词是“抢险加固”。方案并不打算复原关楼的第三层亭阁,也不会延长现存的夯土关墙长度,而是把保护重点放在了弥补夯土裂缝、对砖石及夯土体的加固和对深根系植物的清理上。
经过反复实验,古建保护人员找到了最适合汉函谷关夯土层裂缝灌浆加固的材料,这是一种用当地黄土、石灰和少量添加剂配置而成的无机石灰砂浆。将裂缝处清洁后灌入这种材料,将再难出现新的裂缝。
据汉函谷关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施工方——河南宏昌古建园林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关楼第一层东面的包砖因为缺失较多,需恢复其原有形状,所需的大量石材和青砖,也多从当地取用。为了最大限度保持遗迹原貌,补砌的青砖也是从当地找寻到的古砖。
【保护】巧设一道沟,减轻铁路对文物的影响
本月13日,汉函谷关遗址本体保护工程正式开工。施工人员面临不小的工程量,首先一个问题是清理关墙上曾被开挖的窑洞。南北关墙加起来共500余米长,其中留下的窑洞就有40多个。最密集的北面关墙上,深达数米的窑洞一个接一个,与遗址的整体形象极不协调。
施工方有关负责人说,为防止清理窑洞内的砌砖时造成土体坍塌、剥落,施工时在窑洞内将先用硬木板托底,用钢管做立杆支顶。在清除完砌砖后,再将窑洞用土回填。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北面铁路震动对遗址的损害。繁忙的陇海铁路,距汉函谷关遗址仅约20米。经科学测算,火车驶过产生的震动,给关楼、关墙的整体稳定都带来影响。
古建保护人员想出***这一难题的良方:此次修缮,将在铁路与关楼间设一道隔震沟,以切断地表震动的传播途径。这道隔震沟位于北关墙与关楼连接处,由开挖关墙而成,宽约50厘米,里面将填充弹性材料。
【趣闻】用胡椒粒除树,绿色又安全
据粗略统计,目前生长、依附于汉函谷关关楼、关墙、鸡鸣和望气二台等遗迹上的各类植物,总数有上万株。浅根系的植物能保护遗迹上的夯土,而根系发达的深根系植物,却如匕首深入夯土层中,劈裂着遗迹内部。
将植物根系连根挖掉的老办法肯定行不通,古建施工人员正尝试一个“偏方”:用胡椒粒——是的,您没看错,就是我们平常食用的胡椒粒。
河南宏昌古建园林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这种奇特办法是我省一位权威古建专家提出来的。首先,在深根系植物的周围土壤上钻几个小洞,然后把胡椒粒灌进去。不出一年,这株植物将会自然死亡,待根系腐烂后,再将加固材料填充进去,这样就实现了绿色、安全的除树目标。
当然,除掉了“搞破坏”的植物后,还会再种上适合当地生长的浅根系植物。
除了保持绿化,汉函谷关遗址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也在跟进。绕其而过的涧河、皂涧河,同时在进行清淤美化。
新安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说,3个月后,经过整体修缮的汉函谷关遗址将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组的现场评估。这场申遗“大考”,汉函谷关争取拿个“满分”!(原标题:为迎丝路申遗“大考”汉函谷关遗址进行大规模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