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报道 3月3日上午,位于北京的全国农业展览馆,河南省农民工风采展正在这里举行。展馆内西北角的洛阳展区熙熙攘攘,仿古青铜器展台前被围了个水泄不通。一会儿 时间,伊川县烟涧村农民方长站所带的参展青铜器就被热情的看客抢购一空。赴京时方长站带了大包小包的仿古青铜器样品,返程时他带回的是一沓订货合同。
方长站是洛阳烟云涧青铜器有限公司的常务副经理,对于他来说,参展时碰到这样的“盛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近年来,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战略,伊川县葛寨乡烟涧村生产的仿古青铜器不仅在全省叫响,而且走向全国,跨出了国门。
葛寨乡烟涧村位于古“丝绸之路”上,附近曾出土有“子申父己”铜鼎和铜斝、铜爵等酒器。上世纪70年代,就有村民开始制作仿古青铜器。改革开放 之后,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准了这条致富之路,仿古青铜器生产渐成规模。到1996年,全村已有近1/3的农户以此为业,烟涧仿古青铜器在当地小有名气。然 而,由于村民们分散经营,缺乏统一的管理,曾出现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相同规格产品相互压价等情况,使仿古青铜器产业一度陷入低迷。村民们把这一段时间戏 称为“战国时代”。
如何才能尽快结束“战国时代”,做大做强这一村民们赖以生存的产业?
2006年7月,在伊川县工商局和葛寨乡党委、政府等部门的帮助下,大多数的仿古青铜器加工户被团结到了一起,伊川县青铜器行业协会挂牌成立。同时成立的还有按“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运作的洛阳烟云涧青铜器有限公司。
提高技术标准是立足之本。为了改进生产工艺,推进技术升级,公司一方面邀请专家上门指导,一方面派出技术骨干到外地学习培训。经过一系列技术改 造,烟涧村青铜器的工艺配方更为合理,产品更精致,制作成本降低了5%左右,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冶炼工艺。如今,该公司已有河南省民间工艺大师1人,高级技 工11人。小到几百克的产品,大到超过1000公斤的大件都能制作。
研发新产品是发展的动力。烟云涧青铜器有限公司先后开发出了河洛图书鼎、宅兹中国尊等新产品10余种。2009世界邮展要在洛阳市举办,公司利 用这一难得的机遇,与北京高校专家学者合作,制成了“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纪念鼎”,该鼎被确定为邮展唯一的青铜器纪念品。
为农户做好后盾是发展的保障。烟云涧青铜器公司走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公司与农户是互惠互利的关系,农户的生产有了保障,企业才能 发展壮大。近年来,公司协调农村信用社为农户贷款68万余元,37个农户成了“信用户”。公司通过县农业银行为87户村民办理了“惠农卡”,为农户的进一 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去年下半年还接纳返乡务工人员20人,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2008年,烟涧村的青铜器产值超亿元,实现利税1000万元,全 村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到了全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80%。(ybt :伊川烟涧村:仿古青铜器叫响全国)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09.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