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舞阳农民画以其最民间、最质朴的构图和颜色,被喻为“最中国”的语言。许多专家学者在评价舞阳农民画时都称这些画作中处处透着泥土味。对此,一位舞阳农民画家说,他们都是种地的农民,“这粗纹的手,拿起了先生用的笔、孩子的颜色盒,把心里喜欢的画在纸上和墙上,这才觉得舒坦些。”
明快强烈的色彩,夸张变形的构图,描绘的是美满生活,承载的是美好期望……舞阳农民画家用充满乡土气息的农民画,描绘出普通老百姓心中的“中国梦”。
上世纪50年代已全省闻名
舞阳农民画,确切地说叫“现代民间绘画”,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1958年,全国上下兴起壁画热潮,人人做诗人,个个当画家,舞阳县是当时全省闻名的“壁画县”。那时,舞阳县农民一手拿锄头,一手执画笔,“许多人都是忙完地里的活儿,放下锄头,有时手上还沾着泥巴,就拿着画笔在墙上画起来。”今年78岁的舞阳九街乡胡岗村村民胡振亚回忆说。
随着时代进步,“壁画热”降温,当地农民渐渐将以墙壁为载体的壁画创作转移到纸上,把绘画题材由虚幻的大丰收转向现实生活,以现实主义代替被“浮夸风”扭曲的浪漫主义,描绘修水利、摘棉花、播种、收割等生产内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舞阳农民画开始走向成熟,区域特色开始凸显,诸如拙朴童稚的构图形式、高亢激越的色彩效果、亲切感人的生活内容等。当时便有一大批优秀舞阳农民画作走出舞阳、走出河南,甚至走出国门,在各类比赛中频频得奖,受到国内外画坛的注目。1988年2月,舞阳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不少人看到舞阳农民画的第一感觉就是画面绚烂多姿,线条拙朴纯真,画面透露出一种清新淡雅、诙谐生动的感觉。也有人说,舞阳农民画里蕴含着生活的快乐。对此,不少舞阳农民画家表示,他们画的其实都是自己的生活。
张新亮今年47岁,是舞阳农民画画家协会主席,他创作的《中国梦·和为贵》,入选“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场景就取材于村前一口小池塘。”他说。农民画家胡庆春所画的《和满中华》描绘的是一个孩童赶着一群鹅从荷塘回家的情景,“这些都是我记忆中的农村场景”。这些绘画作品以明快强烈的色彩,夸张变形的构图,表现出勤劳诚信致富、积德行善、为“中国梦”奋斗等内容,它描绘美满生活,承载美好期望,成为普通老百姓心中“中国梦”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