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是艺苑百花园中的奇葩,至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因地域的不同,形成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和沙河调四大流派。
沙河调是豫剧传入沙河流域并与当地的语言、民歌、民间小调相融合的产物。在当时,交通、信息闭塞,剧团的出行演出及艺人之间的交流都以沙河水运为代步工具,所以,剧团的活动区域局限在沙河沿岸地区,以周口、项城为中心,西起南阳的白河、瀼河,东达安徽阜阳的颍河、涡河,传布于20多个县市,所以,项城、周口、商水、沈丘、郸城、界首、阜阳是沙河调发源地和重要流行区。据史料记载:嘉庆五年,即1800年,商水便组建了规模较大,行当齐全的赵家班,据此,豫剧传入沙河沿岸并形成沙河调至少应在清乾隆年间。
沙河调之所以形成豫剧四大流派之一,不仅因其历史悠久,更因其在200多年的长河中剧目丰富,班社众多,演员代代有人才,声腔和演出独具特色而引誉中原。据史料记载,自雍正年间至上世纪40年代,豫剧沙河调班社在沙河流域发展十分迅速,据不完全统计仅周口、项城一代就有大小班社120 余个。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项城高家班,商水赵家班,郸城顾家班,淮阳五福班,周口一把鞭戏班,太康皂吏班等。
项城高家班是豫剧沙河调的主要班社,该班社的前身始建于明朝末年,是水寨街民自行组建小型玩会班,当地人称为“四街戏”,又称“梆子戏”。流传民谣:“梆子戏狗拉车,她闺女穿她娘的靴。”这说明梆子戏在群众中流传非常广泛。1876年项城人高钊中考中进士,名声大震,高兴之余遍把“四街戏”收归高家所有,故有高家班之称,成了豫剧沙河调的主要班社。与此同时,广聘名流搭班,并培养了多期学员,因行当齐全规模大而名扬豫东。
沙河调演出剧目十分丰富,尤其是以生、旦、丑为主角的“三小戏”,则生动描绘了彼时彼地的世态炎凉、悲欢离合以及人们的生活滋味。可惜,这些剧目多无文学剧本,全靠老艺人的口传身授,致使不少剧目人在戏在,人死戏亡。尽管如此,仍有一定数目得到了保存和流传。如:三打雷音寺、寇准背靴、提寇准、黄鹤楼、栓娃娃、对绣鞋、小二姐做梦、对裰罗、刀劈杨籓、破洪州、南阳关、马家岭、沙河店、八岔庙等。
豫剧沙河调在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不少有影响的演员及代表人物。如易湘山、曹彦章、宋保太、孙秀荣、燕守立、栗俄、马银成、于清海、付喜、宋良臣等。可惜的是受当时条件的限制和历史的原因,他们无剧照、声像资料流传下来。目前,项城沙河调的代表性传承人有展桂枝、宋玲、马美英、张月荣等。
沙河调音乐唱腔极具特色:一、豫剧沙河调的唱腔高亢激昂,粗犷浑厚,字正腔圆,吐字清晰,音韵流畅,表意明快。沙河调的定弦为E调,比豫剧其他流派通用的降E调,高出半音,其旋律多活动在上五音阶段。吐字开腔多用大本嗓,甩腔行韵多用二本嗓。二、唱腔口语化,即半说半唱,如:沙河店中祁寡妇唱“韩壮士、好行善”。三、唱腔唱的巧,加虚字、趁字较多,如:那里,那个,我就等,偷字闪板,添字抢板。四、沙河调除拥有一般豫剧的二八板、流水、慢板、飞板等板式外,尚有其它流派所没有的板式,如“搬板凳”、“呱嗒嘴”等,“搬板凳”节奏明快,一字一音,字清板稳,铿锵有力;“呱嗒嘴”不仅节奏迅疾,且具有快板风格,唱词多为五字韵。
沙河调在豫东流行了二百多年,至上世纪40年代末期,不少班社逐渐解散,名老艺人相继谢世,剧目多无文学剧本和曲谱,全靠老艺人口传身授,致使不少剧目人在戏在,人死戏亡。所以流传剧目很少,后继乏人,特别是宋保太老师的甩翎子和三蹿椅子一跳桌,倒挂九桶水,夹鸡蛋簸米,吃鸡窜火轮,吃火,矮步偷等绝活,更是无人继承,这是沙河调的悲哀,也是一大憾事。挖掘、抢救沙河调显得犹为迫切。为此,项城市委市政府和文广新局高度重视:一、成立了项城市挖掘整理沙河调组委会;二、成立沙河调戏迷俱乐部,组织名老艺人挖掘整理沙河调传统剧目;三、以项城市戏曲学校为依托培养豫剧沙河调的新生力量;四、把每年编排两个沙河调传统剧目列入项城市豫剧团的工作目标。以此来重振沙河调,使其在戏剧百花园中大放异彩。【原标题:豫剧《沙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