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漯河 >> 漯河工艺 >> 工艺赏析 >> 浏览漯河

舞阳农民画:笔枯渴墨待春泽(2)

2013/11/14 15:42:48 点击数: 【字体:

  随后,舞阳农民画不但参加国内重大美术展览活动获各种奖项,还远赴香港、乌拉圭、新加坡、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参展,获得极大成功。1998年12月5日,中央电视台七套“农村文化巡礼”节目组专程对舞阳农民画院进行采访报道。舞阳县文化馆也经常组织农民画作者举行作品分析研讨会,使队伍不断壮大,新作不断涌现。截止到2000年舞阳农民画有29位作者,596幅作品分别参加国家级、省级展览或被选送国外展出,其中《左邻右舍》、《东河湾·西河湾》、《果熟时节》被评为一、二、三等奖,并被国家、省、市等各级相关机构收藏。

  农民画的艺术成就

  在谈到舞阳农民画的巨大成就时,我们有必要走近农民画作者武天举和他饱受赞誉的作品《东河湾·西河湾》。

  已届不惑之年的武天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喜欢绘画的他在高中毕业后开始参加舞阳县文化馆举办的美术培训班,一有机会就去看一些美术作品展览,并试着搞一些美术创作。在绘画上很有天赋的他,初出茅庐,作品就受到文化馆辅导老师的青睐,初创的10多幅作品都被送到省里参加美术作品展览。这无形中更加激发了他创作的热情,不断把自己在农村看到的、接触到的、有特点的一些人和事在绘画中表现出来,《东河湾·西河湾》便是其中的一个典范。

  澧河蜿蜒曲折,从武天举生活的小村庄流过。每到夏夜,附近村里的男孩儿都喜欢结伴到河里洗澡,享受夏日清凉,女孩儿也不例外,寻找另一片属于女性的空间。由此,20多岁的武天举萌发了要用绘画语言表现出这种农民风俗的想法。到底如何勾勒、如何搭配色彩才合理?武天举颇费了一番脑筋。最后,他和另一名农民画作者黄爱君(女)大胆着色和构图。为让这两种意境在同一幅作品中体现,武天举在两个河湾中间用黑色进行隔离,体现无限空间。在黑色的“隔离带”内,刚洗完澡的一些人躺在岸边休息,或正在穿衣,不远处则是同伴的衣服、拖鞋等。为真正表现男性的阳刚美和女性的阴柔美,在男性洗澡的东河湾,作者底色运用代表热情的红色暖色调,女性洗澡的区域则以蓝色所代表的冷色调为主。

  这幅作品发掘了乡土气息和人的原初性质朴、天真和生命力,承袭了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如剪纸、刺绣、泥塑、壁画等基因,同时又突破了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不拘泥于固有的创作模式,题材新颖、用绘画表现时空感,引起美术界的广泛关注是一个必然。

  《东河湾·西河湾》代表了当时舞阳农民画的最高成就。而《山妞》、《赶集》等作品也充分体现了舞阳农民画的另一种创作风格——吸收现代装饰画的手法,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意象造型不受具体对象的限制,但给人的整体效果又比较协调。《山妞》中,三个穿着或黄或红的纯色休闲短袖衫,一手挽着盛有饭菜的竹篮,一手提着水罐儿,送饭给正在地里收割庄稼的长辈们。为充分表现画面的时令,作者在创作时,特意让天空中飞翔的几只小鸟嘴衔金黄的麦穗,女娃们脚下的麦穗也是如此。而在传统的绘画创作中,很难见到“鸟衔麦穗”的描绘。而《赶集》中,读者竟然能看到辣椒内的辣椒籽,这也说明舞阳农民画敢于大胆创新,讲究“神似”,高度概括和夸张。

  沉寂后的奋飞

  舞阳农民画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发展到高潮。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地政府等有关部门在财力上的支持比较薄弱,大部分农民画作者靠创作已不能维持生计。为此,他们纷纷离开这一创作舞台,弃画经商或一心扑在田地上,连最有创作天分的武天举也不例外。从舞阳农民画院出来后,他在舞阳县城北街开了一家美工装饰部,为单位或个人制作宣传条幅、宣传板等。而在他仅有的10多平方米的凌乱小店铺里,除了一台破旧的黑白电视机外,最显眼的莫过于墙壁上那幅自己创作的《老夫老妻》的农民画了。在内心深处,农民画永远都是他的最爱。

  舞阳农民画创作队伍的一度消减,让这一画种变得暗淡无光。2004年,舞阳农民画被确定为首批“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之一,这无疑给农民画注入了生机。

  在5月15日举行的“舞阳农民画”创作骨干培训班开班典礼上,舞阳农民画创始人、原舞阳县文化馆馆长王文浩等各方面的专家探讨后一致认为,“现代”和“民间”是现代民间绘画(“农民画”的正规名称)的两个支点。因此,舞阳农民画要想继续生存、发展下去,既要把根基牢牢地扎在民间美术传统上,又要努力汲取现代艺术营养,并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识描绘现代生活,宣泄纯真质朴的主观情感,完善与发展既新型又现代、既民族又民间的艺术个性。

  目前,漯河市、舞阳县文化部门都给予了舞阳农民画大力支持,一些农民作者纷纷回归,当地美术界的一些专家也纷纷向现代民间绘画的艺术观念靠拢,这些都为舞阳农民画的发扬光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原标题:舞阳农民画:笔枯渴墨待春泽】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 2006-11-2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