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墨芳华汴梁城
华灯初上,鼓楼广场人声鼎沸。在觥筹交错、欢声笑语间,旋律悠扬、唱腔高亢的豫剧如同一掬清水,滋润着人们的心田。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这些豫剧名旦如璀璨的星斗闪耀着。
河南大学文学院主攻戏曲文献方向的博士杨蕾说,清代中叶以来,豫剧(河南梆子)作为“汴人相沿之戏曲”而流行于河南民间。祥符调是豫剧的“母调”,唱念俱用标准的汴梁音韵,男腔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女腔庄重大方、委婉明丽。豫剧界有一句颇为流行的谚语:“祥符调不用问,不是许门就是蒋门。”早期豫剧艺人大多是由许门科班和蒋门科班培养出来的。
清乾隆年间,有两个培养豫剧人才的地方:一个是在开封市南的朱仙镇,称之为“蒋门”;一个是在开封市北的清河集,称之为“许门”。在朱仙镇北门附近的著名梆子戏艺人蒋扎子开科授徒,数十年间,培养了一大批梆子戏演员。清道光年间,黄河在开封一带决口,朱仙镇周围一片汪洋,蒋门戏班无法维持下去,便向四方流落、发展。传至商丘一带的,形成豫东调;流入漯河、周口、许昌的一支,被称为沙河调;传到濮阳一带的,叫大高调;传到洛阳、密县附近的,和当地唱腔融合,形成了豫西调。清光绪年间,许门第四代传人许长庆开办豫剧科班,培养了祥符调生、旦、净、丑各行演员200多名,为民国时期豫剧祥符调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豫剧祥符调在继承金元北曲杂剧声韵技巧和演唱风格的同时,吸收融汇了流行在开封一带的罗戏、卷戏等声腔和乡间小调,以其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委婉明丽的唱腔风靡汴梁古城。祥符调传统剧目有360多出,大部分取材于历史小说和传说,如《抬花轿》、《穆桂英挂帅》、《打金枝》等。
在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的连天烽火中,身居开封的樊粹庭、王镇南等豫剧改革家建剧社、写戏文、改乐器、育名角,将旧梆土调升华为担负启智益民、规风正俗的近代豫剧,培养了一大批豫剧表演艺术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戏剧文化事业和人才的培养,豫剧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原有班社进行了改造重组,各级戏校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豫剧迅速跃升为剧团数量最多、从业人员最众、流布最广、影响最大的全国第一大地方剧种。
文艺演出团体处境艰难
我市现有市豫剧院、市歌舞剧院、市杂技团三个市属国有文艺演出院团。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我市文化艺术作品(节目)参加国家的多项重大庆典活动,在国家级、省级赛事活动中获金奖86个,获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33个。但不可否认,我市这三个文艺演出院团当前也存在一些问题。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史廉朴无限感慨地说,设施陈旧、人才断档、投入不足是目前的三大问题。
我市三个市属文艺演出院团均无专用演出场地,排练场地面积小、设施旧、条件差。市豫剧院的办公场所在建于1927年的冯玉祥将军公馆,至今已近90年的历史,其排练厅地板塌陷、墙体剥落,已不堪使用。由于硬件设施落后、政府投入不足、演出收益较差等原因,我市三个文艺演出院团职工普遍待遇低,一些演职人员纷纷跳槽,另谋发展之路。另外,管理粗放、市场意识不强及融资困难也是制约文艺院团发展的瓶颈。
“要发展,要改革!”史廉朴说。2009年,我市制订下发开封市市属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方案,对市豫剧院进行了三项制度改革。一是实行全员聘任制,同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工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了按照绩效工资激励分配的制度;加大社保投入,自筹资金为演员缴纳社会保险,有效地稳定了职工队伍。二是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重点引进优秀的中青年演职人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三是用人制度与分配制度相结合,根据演出任务量的多少,拉开演职人员补助档次,有效地调动了演职人员的积极性。
为了增加职工收入,市豫剧院坚持走市场化道路。通过调研,把演出市场转移到广大农村,每年能演出200场。
改革是否来得太晚了?改革能否让开封文艺团体焕发生机和活力?从国内文艺团体的发展来看,答案是肯定的。
红火的开封民间剧社
顺河回族区东郊乡后台村村民自发组织的“大家乐”豫剧团成立10余年来,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无数欢乐,同时也悄悄改变着村民的精神面貌。
后台村很多村民是戏迷,大家农忙间歇都喜欢哼唱两句豫剧解解乏,不仅大姑娘小媳妇爱唱,大老爷们也喜欢唱。2000年,朱凤琴就和七八个戏迷一起组建了“大家乐”豫剧团。
2004年春节,她们带着借来的服装、音响,到附近的村子开始了第一次登台演出。这一次演出的成功让她们兴奋不已。回村之后,来参加剧团的人多了起来,村委会不但拿出一部分经费给她们添置乐器、服装、道具,还专门给她们腾出一间空房作为训练、排练基地。没有导演、编剧,大伙就看光碟学唱腔、学动作,平时干着农活也不忘哼唱。现在她们能演十几台大戏,《绣花女传奇》、《铡美案》、《三子争父》已经成为该剧团的经典保留剧目。
朱凤琴愉快地说,以前村里每到农闲时就有很多人在一起打牌甚至赌博,现在有了豫剧团,大家没事儿时再也不打牌、吵架了,都会自发地去她们排练的地方,听她们吊嗓子,看舞水袖。
剧团火了,不仅本村的村民爱看,外村也争相请她们去演出,逢年过节还要提前预约。朱凤琴说,她们现在一天可以唱两场,收入近千元,这些演出收入谁都没有要,而是用做剧团的整体开销,比如定期购买服装、道具之类的。大家说,唱戏不是为了钱,而是让村民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些。
豫剧名家心中的期盼
巧,有技能好、美好之意;云,则有轻柔舒缓之韵。
朱巧云,不但有潇洒细腻的演技、甜润动听的唱腔、俊美靓丽的扮相,而且有举手投足的委婉缠绵与刚健豪放。
朱巧云出身梨园世家,从小学艺,以花旦、刀马旦应工,兼演帅旦、闺门旦,能文善武。她的传统功底扎实,舞台演出经验丰富。多年来,她成功创演了50多个剧目,塑造了李铁梅、吴琼花、海霞、江姐、穆桂英等舞台艺术形象。她以对不同角色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甜润动听的唱腔,俊美靓丽的扮相及潇洒细腻的演技倾倒了无数观众,受到同行和专家的高度赞扬。
朱巧云曾荣获河南省第二届和第三届戏剧大赛一等奖,在4省14市豫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赛中荣获一等奖,1990年荣获第二届“香玉杯”艺术奖,1991年荣获河南省豫剧青年演员广播大赛“梨园奖”,1993年荣获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金奖,1995年荣获我国戏剧表演奖最高奖“梅花奖”,2005年获河南省第二届社会艺术教育“百位名师”称号。
朱巧云从艺50年来一直致力于祥符调的传承与发展。从市豫剧院离开之后,她不忍看到开封戏剧人才的断层,就和先生王永刚商量要招收学员,培养年轻的豫剧人才。
经过几年的筹备,朱巧云和先生于2002年成立了东京艺术学校,两年后又成立了河南省开封豫剧团艺术团。艺术团成立后,他们聘请名师与专家,吸纳先进教学经验,经过多年来的倾力培养,打造了一支有专业艺术表演实力的新型艺术团体。演员先后获全国小梅花河南赛区一、二、三等奖,全国推新人大赛金奖及团中央全国青少年大赛金奖。其中《开封黄河谷》更是把中原博大精深的文化展示给全国的观众。
艺术团取得的成功,让朱巧云和先生非常高兴,可艺术团凸显的问题又使他们眉头紧锁。常年的劳累与奔波使他们的身体严重透支。艺术团很多孩子家庭贫困,他们免除孩子的学杂费,并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来维持艺术团的正常运营,但这终究不是长远之计。2008年,朱巧云和先生不得不忍痛关闭了艺术团。
虽然过去了3年,朱巧云和先生提起艺术团时仍忍不住眼眶发红。朱巧云说:“开封豫剧必须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要把开封的历史文化搞出特色,开发新剧目,在新形势下用豫剧的形式向老百姓传播真、善、美。”
开封戏迷与《梨园春》
河南电视台1994年创办的戏曲栏目《梨园春》在1999年改版之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舞台传奇,而开封戏迷在《梨园春》舞台更是屡屡获得大奖。
2011年11月17日,记者来到《梨园春》节目组。一位名叫韩满萍的工作人员听说记者是从开封来的,激动地说:“开封的戏迷,了不起!”
韩满萍说,开封戏迷经常参加《梨园春》节目,而且每次都让他们为之震惊。92岁的开封戏迷于紫光和女儿于兰萍的父女组合成为2011年7月24日《梨园春》舞台上的耀眼明星。85岁的开封戏迷刘治家更是让全国的观众牢牢记住了他。
韩满萍说:“开封的文化底蕴厚重,又是祥符调的发源地,确实名不虚传。2010年11月14日晚,85岁的刘治家站在河南电视台《梨园春》的擂台上。老人那高亢的嗓音、古朴的唱腔、不卑不亢的台风,竟连闯三关,拔了当晚的头筹。他选唱的《黄鹤楼》、《合凤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比较流行的戏,现在在舞台上已经绝迹。而他的唱腔又是豫剧的老唱法,大家能听到这么老的唱法确实感到喜不自禁。开封这块宝地果真卧虎藏龙呀!”
歌舞剧《清明上河图》现象
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1000年前开封的繁华盛景,而以歌舞剧的形式对这幅旷世名画进行艺术诠释,实现戏剧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精彩演绎的便是由开封市歌舞剧院主创的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此歌舞剧一出,便从古城开封一路唱到北京。时隔4年,从开封出来的这部享誉全国的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怎么样了呢?
开封市歌舞剧院建于1960年,曾取得过很多荣誉。1985年,开封市歌舞剧院原创的多幕剧《十五的月亮》在河南省首届戏曲大赛中夺得金奖,该院自此声名鹊起。2004年,该院在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力邀国内一流创作人员、著名表演艺术家与市歌舞剧院主创人员强强联手,精心打造了大型原创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成为河南省精品工程剧目。2007年,该剧赴京为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演出,受到中央领导、“两会”代表以及北京市民的热烈欢迎。
“可是,现在剧院的情况不好。”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晏生说,“2007年排练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时剧院光演员有40多名,可现在只剩下12名了,许多演员不是跳槽就是被其他剧团挖走。《清明上河图》那么好的歌舞剧本应该在舞台上经久不衰的,可现在却惨淡不堪。”说到这儿,周晏生眼角有点儿湿润。他抬眼看着会议室墙上的歌舞剧《清明上河图》的演出剧照,4年前的他在剧中饰演张择端,舞台上的他泰然自若,风度翩翩。可眼前的他,虽然风采依旧不减当年,可鬓角的白发已悄悄爬了上来。
叫好不叫座,好的剧目却没有带来好的经济效益,个中原因谁能说得清?
记者述评
突破点在哪里
在豫剧之乡,豫剧却出现发展问题,这是戏迷们无论如何也不愿意接受的现实。
诚然,年轻人是社会的主流,在互联网、电影、电视流行的今天,在追星族、粉丝时髦的今天,看戏已经不是中青年人的第一选择,传统戏曲的受众群在缩小。每每看到老年人拿着收音机,眯着眼睛,点头打着节奏,陶醉在豫剧的美妙之中时,你不得不佩服豫剧的巨大魅力和价值。
怎样才能让这朵艺术奇葩重现辉煌?一要革新,多出精品。豫剧创作人员要在保留豫剧原有风貌的同时,对唱腔进行革新,让豫剧更符合大众口味,更适合受众需求。要多创作反映时代的作品,增强对“新新人类”的吸引力。二要扶持,加大财政投入。文艺是为大众服务的,文艺在宣传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和现代风尚,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包含对传统戏曲的保护和挖掘。外地建设了大剧院,对演出进行“政府采购”,带给艺术家的是温暖,带给群众的是艺术享受。三要自强,敢于走向市场。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文艺演出团体必须通过自身改革盘活机制,催生活力,成为在大市场游泳的健将。
豫剧能流行几百年,就是豫剧必须存在下去、必须发扬光大的原因。我们盼望开封豫剧振作起来,做市场的强者和繁荣文化的引领者。记者 岳蔚敏【原标题:豫剧之乡如何重振雄风——开封文化产业发展系列报道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