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盘鼓,又名大鼓,是河南省开封市特有的一种民间鼓乐表演艺术。由众多人组成规模大小不一的鼓队,鼓队成员有的击打挎在身前的大扁鼓,有的敲击大镲、马锣等铜器,在“令旗”的指挥下,边演奏着各种复杂的鼓点,一边列队行进在节日的街头、广场。
开封盘鼓气势宏大、震撼人心,鼓点激越,复杂多变;表演热烈、粗犷、豪放,无沦是在音乐性上还是在舞蹈性上都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开封盘鼓深受城乡人民群众的喜爱、久盛不衰。
一、开封盘鼓的源流及其沿革
开封盘鼓是一种纯鼓乐形式,鼓队由十几人至几十人组成,所用乐器只有大镲、人鼓、马锣三种打击乐器。这种形式的乐队,起源于古代军队中流行的一种鼓乐——讶鼓。
讶鼓,有关史料中也记作“迓鼓”、“砑鼓”。其正确记法应为“迓鼓”。迓,“迎接”之意,“迓鼓”意为“迎接仪式中演奏的鼓乐”。迓鼓之名有两种含义:一、这种鼓乐主要用于迎送仪式。在古代军队中,用于迎送贵宾及凯旋庆典;在民间则用于迎神、送神、求雨等风俗仪式及节日庆典活动。二、有“行进中演奏”之意。由于迓鼓中用的大扁鼓是用布带挎在肩上或绑在腰前演奏的,因此可以在行进中演奏,民间称之为“走街鼓”。迓鼓与其他民间鼓乐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此。
考古发现证实,早在——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时期,我国北方地区的军队中就已流行迓鼓。河北磁县的北魏墓葬中曾出土了—批军士打扮的击鼓俑,其形状及演奏方式与目前的开封盘鼓很接近,这种形式的鼓乐至今仍在磁县流行,名称就“迓鼓”。
北宋熙宁年间,迓鼓开始与民间舞蹈相结合。人们装扮着各种历史人物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在迓鼓的伴奏下,踏着鼓的节拍而舞,称作“迓鼓戏”或“舞讶鼓”。由于这种表演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很快就在民间广为流传。
到了明代,几乎所有的民间舞蹈的表演都由迓鼓伴奏,因此,“迓鼓”便成广义的民间舞蹈的统称。
清代以后,随着新兴的一种民间艺术“秧歌”的盛行,迓鼓便逐渐衰落,史料中也不再有关于迓鼓的记载。但至到今天,北方的不少地方仍有迓鼓的遗存,不过各地的名称不同,如河北磁县一带的“迓鼓”,北京、廊房一带的“挎鼓”,山东淄博一带的“商家大鼓”等。
北宋时期,迓鼓就已在开封流行,《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即有关于迓鼓的记载。当时的迓鼓还只是纯器乐演奏的形式⑧,仍保留着早期迓鼓的特征。到了明代,迓鼓就已成了开封民间舞蹈的总称。明人朱有墩在《黄钟醉花阴》散套中曾描述了开封城内表演迓鼓的情形:“放烟火,烘烘接太微,舞讶鼓,欢声恰似雷。”明代以后,“迓鼓”一词在开封消失了,但无论是纯鼓乐形式的迓鼓,还是由迓鼓伴奏的民间舞蹈“舞讶鼓”(现在不妨称之为“讶鼓舞”),直到今天,仍在开封民间盛行而不衰,只不过今天被称作“开封盘鼓”,而“迓鼓舞”则已成为一种没有名称的民间舞蹈罢了。至于对民间舞蹈的统称,明代还称之为“迓鼓”,现在民间则称之为“玩会”。
二、鼓队的组成及表演形式
开封盘鼓所用乐器以鼓为主,配以大镲,马锣等铜器。鼓队无固定编制,规模可大可小,一般按“鼓二镲一”的比例组合。最小的鼓队有十几个,大的鼓队可有几十人甚至百余人组成。鼓队所用的木框扁鼓均为同一种形制:鼓面约45厘米,木框,高约30厘米,呈棋子形。演奏时,将鼓的背带斜挎在左肩,鼓置于腰前,鼓面向上,用双鼓槌击奏。击鼓方式有“击鼓面”、“击鼓面边缘”、“击鼓框”、“双槌互击”几种。铜器多用大镲(民间称之为“帽儿镲”),亦有配用手镲、水镲的。传统鼓队中常配有四面或八面马锣。演奏中,锣手常将马锣抛向空中,马锣落下后,接在手中继续演奏,称之为“撂马锣”。近年来,擅长此技者越来越少,目前各鼓队均已不再使用马锣了。
各鼓队无论规模大小,均有一人手持一面写有“令”字的三角形小旗担任指挥,称作“令旗”。平时鼓队的训练中,“令旗”负责向年轻鼓手传授鼓谱,讲解各种技巧。正式表演时,则通过手中的小旗指挥鼓队的起、止、强弱、速度等,同时还要指示鼓谱的节奏特征,以保证鼓队鼓点清晰、整齐。因此,“令旗”在鼓队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开封盘鼓有“原地演奏”与“行进演奏”两种表演方式。原地演奏时,鼓队常围成一个圆圈,“令旗”位于圆心,鼓手们面向“令旗”而背对观众。当鼓队为民间舞蹈伴奏时,鼓队位于表演场地的一侧,面向表演场地。“令旗”位于鼓队与舞蹈演员之间。“行进演奏”时,小的鼓队常走成四横排,第一、四排是镲,中间两排是鼓,“令旗”,位于一、二排之间。为了能看到令旗,第一排镲手常面向令旗,退着步子行进。较大的鼓队常排成四路纵队,中间是鼓,两边是镲,令旗在最前面,面向鼓队,退步行进。
由于开封盘鼓的节奏并不是规整的进行曲节奏(即不是规整的“双拍子”节奏),鼓手们无法用“齐步走”的统一步法前进。因此,在鼓队长距离的行进演奏中,只要求鼓点整齐,不要求步法一致。当鼓队行进至观众较多的地方或接近预定的表演场地时,鼓队会按照令旗的提示,进入“表演性”的演奏状态。这时,全体鼓手的步法按鼓点的节奏统一起来,该迈步时同时迈步,该停步时同时停步。鼓队行进的速度明显放慢,而击鼓的动作幅度加大,整个鼓队时走时停,时起时伏,动作整齐、豪放,极富舞蹈性。全体鼓手既是乐器的演奏者,又是挎着鼓的舞蹈表演者。这种舞蹈性的器乐演奏,具有十分热烈的气氛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常能赢得观众的阵阵喝采。
开封盘鼓的音乐特征
1、演奏技巧及鼓谱用字
开封盘鼓的演奏属齐奏方式,但鼓与镲的节奏不是完全相同的。鼓的节奏急促而稠密,镲的节奏稀疏而简洁,二者融在一齐便形成强与弱、全奏与分奏等不同的音响色彩。加之鼓有多种击奏方法,因此形成以下各种不同的演奏方法及与之相对应的鼓谱用字:
吨:鼓镲齐奏。连击时记作“轮吨”。
个:鼓齐奏。连击时记作“那个”。
夸:右鼓槌击打鼓框。由于所发出的声音要比“吨”、“个”小得多,因此,在鼓谱中“夸”即代表休止符。
除上述基本演奏方法外,鼓还有几种演奏方法,只用于鼓谱的某些特定位置:
夸:双槌同击鼓框前沿。
哗啦:双槌交替敲击鼓框前沿。
吃:双槌在空中交叉互击。
2、基本节奏型及鼓点的构成
开封盘鼓中的基本节奏型,民间称之为“鼓串”。常用的鼓串有
1)“哗啦啦”鼓串:
2)“挎边”鼓串:
3)“单吨”鼓串:
完整的“鼓点”(即曲牌)由若干句长短不一的“鼓串”组合而成。不同的鼓点,所含的乐句也多少不一。最少的只有一句(如[老得胜]),最长的则有几十句,一般多为十几句。鼓点中的鼓串常以完全重复或变化重复的形式出现,具有典型的“句句双”的结构特征。但在这些“重句”式的鼓串之间又常插入各种不反复的鼓串,从而形成“双句”与“单句”交替出现的结构特征,使鼓点的节奏不断地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频繁转换,产生一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无始无终”的艺术效果,使人百听不厌。
每个鼓点在结构上常由“曲头”、“曲腹”、“曲尾”三部分组成。曲头多为—、两个重复的鼓串;曲腹则多用若干句稍长的不重复的鼓串。曲尾常为一个很长的、连绵不断的长鼓串,民间称之为“半拉山”,意思说这句长鼓串在一个鼓点中占有半段的份量。如下例:
开封盘鼓鼓点中所使用的“鼓串”(即基本节奏型)数量并不太多,但由于各个鼓点在使用鼓串的多少、鼓串的排列顺序、鼓串的变形方式均不相同。因此,各鼓点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显的差异。在开封城乡,现有几十支鼓队,所奏鼓点有上百个,其中绝找不出完全相同的两个鼓点来。既使是同名的鼓点,各队之间也大不相同,这就形成了各鼓队的鼓点自成体系、互不相容的格局。但由寸:所有的鼓点均是在共同的一些基’本鼓串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就整体而言,开封盘鼓的节奏风格又是极为统一的,以致于不熟悉鼓点内部结构的人,无法分辨出各鼓队所奏鼓点的差异。
开封盘鼓是—种行进中表演的鼓乐,民间称之为“走街鼓”。但其鼓谱的节奏形态并不具有规整的节拍形式。在鼓谱中虽然有大量的“双拍子”(2/4或4/4)鼓串,但这些鼓串常被各种各样的“单拍子”(1/4或3/4)鼓串所隔断。因此,就整体节拍形态而方,开封盘鼓使用的是一种“混合节拍”。
就“句法”而言,各鼓点中均有大量的“双句子”(即由反复而形成的“句句双”式的乐汇),但同时又有大量的“单句子”夹杂其间。此外,各句之间长短不一,各鼓点之间句数多少不一,就使得所有的鼓谱都具有“自由诗”一样的结构特征。
由于上述特点,使得开封盘鼓在记谱时必须符合以下两点:第一,谱潜面不能套用1/4、2/4、3/4等拍号进行“混合节拍”方式记谱。否则,不但拍号变换频繁,不便于阅读,而且也不符合鼓谱节奏的内在规律。从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的角度去考察,开封盘鼓的鼓谱只能用“有板无眼”的节拍形式进行记录,鼓点中反复出现的二拍、三拍子、四拍子等节奏型,均处于临时的、不稳定的状态。因而构不成“一板一眼”、“一板两眼”、“一板三眼”等节拍。第二,由于开封盘鼓的鼓谱并不呈现出方整的结构,且各句之间长短不一,因此,不能采取“连续记谱的方式”。只有采用“分句分行”的方式记谱,才能忠实地显示出鼓谱内部的句法结构。在开封盘鼓的谱面中,竖直线并不是“小节线”,而是各句内“鼓串”间的分隔线,以体现鼓点的内部结构。
这种记谱方式,即便于显示各鼓点的结构特征,又便于背记鼓谱。见下例
3、开封盘鼓的“套曲”结构:
开封盘鼓的鼓谱属“套曲:结构。各鼓队所奏的全部鼓点称为一“套”,每套鼓谱均由若干个鼓点按固定的顺序连接而成。各套鼓谱之间所含鼓点的数量多少不等,最少的有三、五个鼓点,多的有十几个鼓点。如最有代表性的“老得胜会鼓谱”就由[老得胜]、[头道花]、[二道花]、[三道花]、[架三棒]、[葫芦炮]、[羊抵头]、[双嘟噜]、[抽梁抽柱]、[单游四门]、[双游四门]、[十六棒]、[狗咬狗]、[花三点]、[凤凰单展翅]、[凤凰双展翅]、[凤凰三点头]、[狮子滚绣球]共十八个鼓点组成。在这套鼓谱中,前四个鼓点是基本鼓点,因为它们集中使用了开封盘鼓的各种不同的节奏型。这些鼓点中的一些基本节奏型在以后的各鼓点中反复出现,有的是原节奏型,有些是经过某种变形的。尤其是[架三棒],其节奏型穿插在各个鼓点中,被称做“鼓魂”。鼓谱中的这一特点,使得开封盘鼓的鼓点既风格统一,又富于变化。大部分鼓谱都属于这类联套方式。
在市区东郊的孙庄、范庄、沙岗寺一带流行的鼓谱,无论在鼓点的变化手法及连套方式上,都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对于研究民间音乐的作曲手法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通过分析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全套鼓谱是在四个短小的鼓点的基础上经过有规律地发展、变化而成。首先,四个原始鼓点按一定顺序连缀在一起,组成一个“小套”;然后,四个鼓点同时进行“换头”、“换腹”、“换尾”、“扩句”、“缩句”等变形处理,每变形一次,就按原来的顺序连缀组合一次,形成一个新的“小套”。这样,经过五次变形,产生五个新的“小套” 加上原始形态的第一套鼓点,最后形成了包含六个“小套”共24个鼓点的全套鼓谱。在各套鼓点内部,鼓点的数量相同,鼓点名称相同,排列顺序相同。正套鼓谱结构规整、鼓点排列有序,同时有富于变化。这样的鼓点变形法和连套法,反映出在传统民间音乐的创作中,不仅有“即兴式”的作曲模式,同时也有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之上的“设计”型的音乐创作模式。
4、演奏形式上的特点
与其他民间锣鼓乐相比较,开封盘鼓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开封盘鼓是一种齐奏形式,因此,开封盘鼓无论在鼓队中使用多少面鼓,鼓的形制是完全相同的,不需要专人演奏“领鼓”(即起指挥作用的独奏鼓)。另外,尽管鼓谱的节奏变化丰富,却没有“散板”、“延长音”、“临时休止”等节拍形式,所有的鼓点都是按一种习惯的速度、固定的顺序连续演奏的。就连强弱力度变化,也是由鼓谱所规定的。因此,鼓队没有指挥完全可以正常演奏。之所以必须要有“令旗”则是为了时刻提示鼓点的节奏特征,防止个别鼓手记错鼓点或速度不一致而造成演奏中的混乱。
5、开封盘鼓的艺术风格
开封盘鼓所用的大扁鼓属低音鼓,所用的镲也多为大镲。当几十面鼓,几十副镲在一起敲响时,气势十分宏大,远听象惊雷,近听如万炮轰鸣,颇有排山倒海之势,惊天动地之威。加之鼓点复杂多变、节奏强烈,表演热烈、粗犷豪收,具有一种近于原始、粗放、拙朴的艺术风格。同时,变幻莫测的鼓点和整齐而清晰的演奏,又使之带有一种细腻的,成熟的韵味。开封盘鼓这种融粗放与细腻、器乐演奏与舞蹈表演为一体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它无论是在听觉上还是在视觉上都给人以极强烈的、震憾人心的感染力。这正是开封盘鼓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是它深深地扎根在开封民间、久盛不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