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我市不鼓励纯文化,不强求讲故事,不拒绝新模式,使景区提升、演艺打造、业态培育、产品调整多轮驱动,百花齐放。包括整个古城在内的宋都古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既是文化旅游名城,又是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其下属的9个子公司,各种合作方式都有。
清明上河园景区始终牢牢把握宋文化主题,景区从房屋、车船、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各类表演节目的编排,都充分反映宋文化特点。特别是园区的经典演艺项目——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进一步深化了宋文化这一主题,也为全市乃至全省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概念、新的理念和新的发展空间。这种把重要文物点、文化元素与旅游、商业、市场串联起来的发展模式,实现了旅游在文化当中找效益、文化在旅游当中找出路、商业在文化旅游当中寻求发展的良性互动,有效促进了开封文化产业的发展。
打造新宋风 城市风格
城市风格彰显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一座没有特色的城市,是平庸的城市,是没有灵魂的城市,也是没有吸引力、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城市。
市长吉炳伟提出,新宋风城市风格突出借鉴宋代建筑的文化精髓,借鉴传统建筑的形式、符号,运用现代建筑语言,体现古城开封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及时代特征。
我市突出新宋风建筑风格,对古城内的建筑在高度、体量、建筑风格、色彩等方面进行分区域控制,总体要求为“小式建筑、限高15米、灰色基调、宋式仿古”。力求重现宋都古城的风貌和神韵,避免城市化的千篇一律。
开封以国际视野规划城市,用国际标准建设城市,按国际惯例管理城市,树国际形象营销城市,全面构筑城市国际化的硬件基础、物质形象和功能内涵,努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开封市逐步形成“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宋韵彰显”的新宋风城市风格。
外在古典,是开封的符号、视觉、色彩,将仿宋作为开封城市建筑基调。内在时尚,是通过新形式、新技术、新方法来展现历史文明,用现代化手段让现代人走进历史、拥抱文明、消费文化、改善生活。宋韵彰显,是开封的本色、血脉、骨肉,是开封的本钱。
开封坚持用“绅士”标准打造城市,让开封有品位、有形象,让城市细微之处见精致,注重城市的精神构建,保留城市的文化记忆和神韵。
保护古都 留住乡愁
开封城墙内城市格局、街巷肌理保存完整,城区内分布着大量文物建筑。这些不仅是城市文脉的延续,更是一座座民俗风情博物馆。开封始终将文物保护工作记在心上、抓在手里,时刻高扬文物保护的大旗。
我市把古城保护、文化传承作为开封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助推器”,坚持对古城区的空间体系、街巷肌理、文物古迹、建筑风貌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
坚持保护重点和保护一般相结合。既保护好古城区56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保护好近200处一般性不可移动文物;既保护好5个环境风貌区和7个历史街区,又保护好50多处单体传统建筑;既保护好风景名胜,又保护好古井、古树等一般遗迹。
坚持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既注重物质文化遗产“形”的保护,又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神”的传承。把官瓷、汴绣、盘鼓等14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保护范围,着力把清明上河园打造成全国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示范基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收集、整理工作,建立传承人制度,兴建了部分专题博物馆。
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一方面,充分发挥开封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另一方面,反对拆古建新、拆真建假、破坏空间格局、过度商业开发、过度开发利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开封近几年对鼓楼进行了复建,对书店街和鼓楼街两条历史商业街区进行了保护性修缮,使海内外的开封人在这里找到了记忆中的乡愁和回家的感觉。作者:魏东柱 张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