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穿过乡间小路,来到塔的跟前。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大云寺塔是一座青灰色砖塔,为楼阁式建筑,七级八角形,平面呈正八边形,现高20.43米,塔基高0.65米,系仿木结构,层层出檐,逐层内收,榫铆相扣,严密坚实,造型独特。远望小巧玲珑,近看雄伟壮观,塔的四周为成片成片的绿树,总体给人一种古朴而静谧的感觉。古塔向东北方向倾斜,它的北面被几根碗口粗的水泥电线杆和木杆拦腰顶住,倾斜的塔身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经历百年风雨飘摇后的孤独和疲惫。即使如此,塔身上精美的佛像及砖雕仍然生动清晰。
陪同记者采访的杞县宗店乡人民政府乡长汤杰告诉记者,瓦岗村原来是一个很大的寨子,那时候叫瓦岗寨。寨子里有一座大云寺,寺里面的塔就是因大云寺而建,塔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寺院有前后殿,东西厢房、山门照壁等建筑可惜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据传古时大云寺里面的香火很旺,仅香火地就有100多亩,方圆几百里的村民都来这里烧香拜佛。”汤杰说,在解放初期,瓦岗村不足3000人的村子就有100多个姓氏,而旁边一个村子40多户人家200多人就只有一个姓氏,从这一点推测出,当时有很多不同姓氏的人到大云寺烧香拜佛,然后一些香客就在此落户繁衍生息。据调查研究、查阅史料,推测出大云寺塔是唐代武则天建造的。“大云寺供奉的观音是有典故的,相传武则天为了做女皇,就让高僧寻找依据,在佛经《大云经》里查到一句话:‘弥勒下世做女王,威虎天下。’也就是从此时起,武则天敕令两京(长安、洛阳)、各州选吉地各建一座大云寺,珍藏《大云经》,并总遣千名僧人,分赴全国各地,大力诵扬《大云经》,宣扬‘君权神授’。 一时间全国各州郡都修起了大云寺。”汤杰说。
该塔经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但是塔身保存还是比较完整的,尤其是塔周身的佛像,体态丰满,仔细观看面部表情各不相同。现在每到初一或是十五,附近不少老年人来此烧香许愿,他们已经把这座古塔神化了。“前年的几场大雨,古塔东北角地基突然下沉了,塔身也开始慢慢向东北方向倾斜。”汤杰说,目前,省文物局、杞县人民政府已拨出专项资金,对大云寺塔加固纠偏。记者采访当天,勘探人员正在对塔基进行勘探。大云寺塔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它虽处于中原腹地,却不带有北方塔和中原塔雄浑的建筑风格,相反却具有南方塔小巧玲珑的风格。为了做好大云寺塔的保护和利用,杞县文化行政部门将加大对大云寺塔周边环境的整治,对其加固修缮,使它恢复中原古塔的历史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