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星期就该放暑假了,我们正在张罗着对学生们的暑期火龙舞培训。”
7月6日,记者来到孟州市龙台村,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龙舞,其代表性传承人、村支书郝同周说:“自从火龙舞被列为省级非遗项目以来,像这样的集中培训一年一次,今年已是第五个年头。”
舞龙绝技 寓意美好
电话采访外出打工的“80后”郝庆兴,这位参加过培训的青年说:“春节回家过年,我们这一茬人都喜欢参与火龙舞表演。”龙台村2500多口人,约有四五百人都要参与火龙舞表演。
火龙舞表演主要集中在农历二月二和正月十五左右。由于“时过境迁”,郝同周把我拉到他家里,拿出一个光盘放给我看:夜幕低垂,在大鼓、锣、镲等打击乐器的伴奏下,五队身穿束身绸衣的演员,舞动着红、蓝、绿、黄、白等五种颜色的“火龙”,在跑动中做着各种造型。舞到高潮处,从五条巨龙的口中一齐喷出五色火,龙身闪耀五色光,人在火中舞,龙在火中飞,气势恢弘,五彩斑斓,令人血脉贲张。
在村民们眼里,与火龙的喷火绝技相比,火龙能带来“福祉”更为重要。龙台村后有个蟠龙岭,岭上有座五龙庙,庙内塑有五条不同颜色的龙。据《孟县志·金石文》记载,该村龙舞在汉武帝年间已参与祭祀活动。关于火龙舞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隋炀帝年间,天下大旱,唯独五龙庙周边依然鸟语花香,紫气升腾。隋炀帝生怕“五龙神威”压了他的“天子龙威”,便下令用铁链将五龙紧锁在锁龙柱上。村民们特意制作喷火龙,农历二月二那天,在锁龙柱旁举办舞龙祈雨盛会。五条火龙同时喷火,将锁龙柱一举烧毁,而后天降喜雨,百姓们重新过上美好的生活。从此,“五色火龙舞”作为习俗延续下来。
郝同周说:“每年正月启动火龙舞表演时,表演者都要先到五龙庙叩拜五龙神。火龙已经活在人们心中,火龙舞凝聚了人气、振奋了士气。”
不失原态 适当创新
火龙肚中的火光,来自一种独特的传统工艺。
龙体发光源叫作“油沽肚灯”。匠人们首先把棉籽熬制成油,然后削好竹签,缠上棉花,蘸上棉籽油,做成“油沽肚灯”。火龙龙身7至9节,每节内装置两个“油沽肚灯”。虽然制作火龙的材料平凡简单,无非是些木材、竹片、布、铁丝、钢丝、绳一类东西,但有了“油沽肚灯”,龙就“神气活现”了。
几年前,有人尝试用电子光珠取代“油沽肚灯”。但当火龙舞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后,村里人意识到:不能把火龙做成不古不今的东西,就又恢复使用“油沽肚灯”:“没有油哪有火?先人留给我们的就是火龙!”
传承至今,火龙舞的表演内容也经历了调整。69岁的郝道华说:“我从16岁就开始学火龙舞表演,那时是死记套式,有辘轳圈、三叠脊、龙缠柱、火盘龙、龙上桌等。以前是两条龙一组,大概是从2008年起,开始将五条龙融为一体,套式扩大变化为五龙汇、镇五方、拜龙王等12个。”
几位老资格的演员认为火龙舞的内容不宜趋向娱乐。65岁的郝保才手脚并用,比划着说:“有个新套式把龙翻在地上,这是对龙的大不敬。这个动作需要改,以后不能再这样。”
由于火龙舞承载着人们的美好祈望,近年来火龙舞大踏步走向周边的济源、沁阳、焦作市区等地方。火龙舞不仅在节庆日表演,还更多地被用在大型商贸活动及其他活动中,很多约请演出的人祈望火龙舞能给他们带来“财富、吉利”。
对于这种现象,孟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褚绍丹评点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龙舞的传承应恪守“不失原态,适当创新”的原则,否则就不叫遗产。
靠龙致富 给龙添福
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龙台村的老艺人们对年轻人不愿意学火龙舞表示担忧。他们算了一笔账:正月里演出十多天,项目经费补贴加上外出演出的酬金,一个青壮年骨干演员才拿到1000多元,“这个数字只是外出打工的一半。”
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取得成功,极大地鼓舞了龙台村人的信心。郝同周说:“改革开放以后,早先到外村演出,人家给一包糖、几盒烟。这两年,村里人知道这是国家看重的文化遗产,再加上火龙舞表演本身就很过瘾,大家都争着参加演出,不让谁去谁还不高兴。”
郝同周说,这个项目实际上属于集体传承,下一步,村两委在加强培训的同时,准备筹资修建火龙舞表演场所、传习所、展示屏等设施,另一方面,则要利用五龙岭五岭、五沟以及这一带小水库星罗棋布的地势,规划发展经济林种植区、牡丹花卉种植区等生态农业,“我们要围绕火龙舞打造一个新型的观光产业,吸引并满足游客的休闲、观光需求,反过来提升火龙舞的自我保护能力。”(原标题:信仰?娱乐?致富?古老的绝技火龙舞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龙台村人开始觉悟和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