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秀美山水 >> 焦作地理 >> 浏览焦作

奇山秀水——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2013/5/27 10:08:27 点击数: 【字体:


 奇山秀水——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
 

    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太行山南麓,是一处以裂谷构造、水动力作用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以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为辅,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公园由一系列具有特殊科学意义和美学价值,能够代表本地区地质历史和地质作用的地质遗迹组成。在裂谷作用大背景下形成的“云台地貌”,是新构造运动的典型遗迹,是中国地貌家庭中的新成员。在长期处于构造稳定状态的华北古陆核上,发育了一套相对完整且具代表性的地台型沉积,完整地保存了中元古代、古生代海洋环境,尤其是陆表海环境的沉积遗迹。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形成了独特的水动力条件,造就了公园特有的地理地貌特征,使其兼具北方之雄浑、江南之灵秀,并成为中国特殊植被的北界和最高纬度的猕猴保护区。

  公园分为云台山、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和青天河五大园区。云台山悬泉飞瀑、青龙峡深谷幽涧、峰林峡石墙出缩,青天河碧水连天、神农山龙脊长城,共同构成一幅山清水秀、北国江南的锦绣画卷。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公园内主要地质景观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各园区内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多彩,30亿年的沧海桑田,形成了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多次的地壳构造运动,尤其是2300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抬升和水蚀作用的深度下切,造就了云台山双崖对峙的峡谷群和各种动态的瀑、泉、溪、潭,共同构成了旷奥兼具的“云台地貌”景观。

  1.红石峡 红石峡为地表水沿紫红色石英岩状砂岩中的两组节理追踪下切而成。在两组节理的交会部位形成障谷,在一组节理发育的部位形成隘谷。长期的水蚀作用雕琢成了红石峡这条典型的线状峡谷,诠释了“水滴石穿”、“以柔克刚”的真实内涵。在长1.5千米,宽仅数米至十余米的紧凑空间内,山之雄险挺拔和水之幽奥神秀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悬泉下的青苔,犹如绿色金丝戎挂毯;崖壁受流水的冲刷,其花纹图案精妙绝伦,令游人目不暇接。进入峡中,丹霞碧水之景观,四季如春之气候,您一定觉得这是一个人间仙景之所在。(图1)

  2.潭瀑峡潭瀑峡景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奥陶系。地下水沿页岩(隔水层)上部涌出而形成众多悬泉。泉水汇入沟中,在落差大处形成瀑布。因大小有别,形态各异,故这里是瀑布的世界,水体的乐园。有水帘瀑、丫字瀑、叠瀑、情人瀑、线瀑……,还有泉华、龙凤壁、围谷、瓮谷等景观,是研究碳酸盐岩地区溯源侵蚀和水化学地质作用的绝佳境地。欣赏罢这一组如诗如画的水体景观,你还能辨得出这是北国、还是江南!

  3.泉瀑峡 距今5.4~4.9亿年的寒武纪时期,华北大地一片汪洋,云台山地区在广阔的浅海环境下,沉积了厚达500余米的白云岩、灰岩、砂岩、泥岩,后经多次地壳运动,演变为陆地。2300万年以来,历经长期流水侵蚀、搬运,重力崩塌,使海拔800~1200米的古夷平面局部强烈下切,形成了长4000米、深400米的寒武苑。该景区内鲕粒灰岩、交错节理、大型波痕、古生物化古等地质遗迹十分丰富,崖墙纵横、泉瀑飞泻、峡谷幽深、峰异石奇,尤以落差达314米的云台天瀑最为壮观。(图6)4.鲸鱼湾鲸鱼湾为青天河园区的一处半圆形转弯,远观其景,因其内侧的山梁外形酷似鲸鱼头部,近两米高的水位消减带恰似鲸鱼的唇边,故名鲸鱼湾。它是在东亚裂谷背景下形成的近南北向张裂带和近东西向次级断裂,经河流的长期侵蚀和下切形成的独特地貌形态。可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比美。(图3)

  5.九曲回转是青天河峡谷最具特色的景观之一。受近南北向断裂控制,青天河峡谷迂回曲折,形成连续的一个个马蹄形转弯,弯弯相连,风景无限。山脊交错相依,似巨鲸汇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6.龙脊长城龙脊长城是在两条峡谷间高耸的龙脊状山岭,长11.5千米,高100至200米,宽仅数米至十余米。整个山岭由石灰岩构成,近水平产出的层理和两组垂直节理共同将石灰岩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块体,好像一块块巨石堆砌的石墙,一岭九峰、岭若长城,峰似烽火台,俨然一座大自然造就的“天然长城”。地质学上把它叫做残余分水岭。(图5)

  7.峰林峡在峰林峡流水沿着构造张裂带深切形成的裂隙谷,把山岭隔成了一道道高数十米至数百米、长数十米至数公里、宽数米至百米,两侧均是悬崖绝壁的峰墙。碳酸盐固有的可溶性,使峰墙的顶部常常表现为峰丛。峰丛高耸、峡谷深邃;两岸峭壁挟持,犹如大山压顶。(图2)

  地质科学研究成果

  近年来,与国内高等院校联合,加强科研合作,深入发掘云台山地质公园内地质地貌其科学内涵,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科学研究成果。

  1.开展《云台地貌形成之研究》专题,并通过了由中科院、地质科学研究院等权威机构的会议鉴定,完成了《云台山主要景观地学背景研究》、《自然遗产地保护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论文集》等多部专著和数十余篇论文,在国内外许多重量级刊物上发表,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古老地层和第四纪“夷平”研究方面填补了前人的空白。

  2.在云台地貌研究时,于太古代林山群地层中发现碎屑锆石,经北京离子探针中心测定其年龄值为3399±8Ma(约34亿年),确定了华北陆块中部曾有古太古代地质事件的发生。该项研究成果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等权威部门组成的专家组鉴定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重大科学研究意义,对提升云台山地质科学旅游品位作用重大。已经启动了与国外相似地貌如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相对比研究,这将为云台地貌的全球对比研究展开创新的一页,今年3月,中美双方地质学家已经开始了互访活动,并有望建立友好公园。

  3.加大地质公园科普力度,完成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开发建设规划》,编制出版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大型画册》以及印刷出版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导游手册》等多本地质科普书籍;拍摄制作了《让世界了解你——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科普电视片,在中国首届旅游电视周地质公园电视片的展播中被评为一等奖;成功举办了全省“地球小主人”夏令营活动,并被河南省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和省科协命名为河南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同时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已与北京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签订合同,确定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我们还邀请国内著名的词曲作家王祖皆、王晓岭制作出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主题歌曲《云台山等你来》,词曲优美,已拍摄制作成MTV,将在各大电视台和新闻媒体连续播出,扩大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知名度。

  4.焦作市人民政府成功承办了第一届国际地质公园科学发展研讨会。该会议是国际地质公园活动中一次高层次的研讨会,于2006年5月在焦作市召开,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31家科研院校、71家世界和国家地质公园的210名代表和从事国际地质公园活动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公园主要管理者、24名记者参加了会议。此次研讨会,是充分展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助推地质公园发展的盛会,与会代表们对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赞不绝口,充分肯定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在科研科普、地质遗产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和地质公园开发建设对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图4)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开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焦作市副市长、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管委会主任王哲

  中国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焦作市北部的太行山南麓,面积约556平方千米,分为云台山、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和青天河五大园区,是一处以裂谷构造、水动力作用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集科学价值与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综合型地质公园。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前后经历了3年的申报建设过程。2001年9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评审通过,云台山成为我国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几年来,焦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质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工作,并采取得力措施,加强组织管理,建立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成立五大园区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投入资金近10亿元,加快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对重要稀缺地质遗迹进行重点保护。同时,各园区规划新建了主题碑和地质博物馆,设立景点(地质点)碑、牌,设置地质遗迹保护栏(网),通往各园区的道路口也都设置了标志引导牌,对园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充分治理,进一步提高了地质公园每个园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展现了焦作山水的独特风貌,丰富了山水风光旅游的科普内涵。在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过程中,我们围绕普及地质科学知识,在重要地质遗迹处设立标志牌介绍地质学常识,不间断播放云台山地区地质演化及地质景观成因科普教育片,陈列大量从地球演化和矿物形成的实物标本及文字说明展板,向游人介绍具体地质景观的特点及成因,潜移默化地使游人了解地质基本知识,基本满足了建立科普教育基地的要求,并与国内5所大专院校联姻,建立了科研教学基地。实现了单一观光旅游向科普教育基地的转换,促进了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双赢。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使焦作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焦作市旅游业呈现出了突飞猛进的蓬勃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自2003年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以后,连续7个黄金周接待游客人数、门票收入位居省辖市第一名,云台山实现了七连冠。1999年旅游门票收入357万元,旅游从业总人数3000人,旅游综合收入占全市GDP不足1%,然而据2006年统计显示,2006年底焦作市的旅游直接从业人数已达到3.56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达26万人之多,2006年年旅游接待中外游客人数达950.35万人,门票收入2.6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73.97亿元,占全市GDP的比例首次超过10%,成为焦作市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开拓了焦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域。焦作市是一座开采历史近百年的矿业城市,面对日益资源枯竭压力,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自然山水和地质旅游资源优势、多样生态的地理资源优势和钟灵毓秀的人文资源优势,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业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把焦作建成一个山水秀美、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郁、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秀旅游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促进了焦作的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开辟了一条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新路子。2005年3月4日,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焦作经济转型经验被正式编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标题书法:韩嘉俊)

  图3:鲸鱼湾

  图1:红石峡

  图2:峰林峡

  图5:龙脊长城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2007-04-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客户服务服务条款人才招聘会员注册站内公告免责声明意见反馈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305号 邮编:450008
电话:0371-86663763 传真:0371-86663763 电子邮件:yxhenan163@163.com
豫ICP备11032303号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