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李彬
2012/6/14 16:51:19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李彬,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想到彬彬有礼。的确,李彬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文质彬彬的。熟悉他以后,发现他实际上是一位行事雷厉风行、风风火火的人。李彬与我是同乡,安徽巢湖人。徽商有出外闯荡的传统,大有不干出一番事业誓不回乡的架势。李彬与许多追求艺术的青年一样,怀着对书法艺术的美好憧憬羁学北京,在北京大学研修书法,交游京城名家。
一位成功的艺术家,不仅要具备先天的才情禀赋,更需要后天的生活磨砺。书法的成熟与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同步,成功的书家更要有洞穿世事的智慧,只有深陷在生活的泥沼,而又欲罢不能,方能与其衷爱的艺术共鸣。对于李彬,自有一番深刻体悟。他在作品《京华求学自述》中写到:“余甲申之秋,求学京华,问道燕园,至今两年有余,书道痴情,自寻其苦……”道出了他京华求学情状的艰辛,但书法的快乐又带给他无尽的慰籍与满足,读罢颇令人感动。而这件书法也是我在其众多作品中尤为钟爱的。行书条幅,高几近丈,字大如椽,却能以二王书札意趣出之,信笔书来,潇洒纵逸,殊为难得。
当下书坛,举目望去,看似琳琅满目,千姿百态,书法的“职业化”、“竞技化”,使书法获得空前繁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使书家审美风格的趋同,千人一面,书家已少写我心,直抒性灵,多是追逐时风、迎合评委之作。故下笔便落时人俗套,虽然在形制上挖空心思,极尽变化之能事,但依然是似曾相识,毫无新意可言。何也?书法之道,乃笔墨之艺术,用笔是其灵魂,最能蕴寄人之心性,而非玩图式花样,如此只会远离书法之本体。李彬深谙于此,力避时风,出入传统,书写自然,很是可喜。
李彬于书法有先天的禀赋,他笔性甚好,诸体兼擅,尤以行草见长,行书结体“以帖为貌,以碑为骨”,行走王觉斯、傅青主之间,不在气势上与之争,而在秀雅上寻出路,开出自我之面貌,但也有部分作品用笔太过纤弱,有道“人书俱老”,路漫漫其修远兮。其楷书意在《张玄墓志》与唐楷间,沉静秀雅,不拘点画,重整体气息之流畅,写得轻松灵动。东坡云作楷当如习草,即如是也。其隶书可谓杂取诸家,融古变今,《历史韶华十言隶书联》线质生拙,结体开博,浸淫《张迁》《石门》诸碑,又能自出新意。《阮籍咏怀诗》很巧妙的将《石门》的率性野趣寓藏于汉简笔意与结体之中,尽得古雅与率真。当然,李彬隶书的个人面目较之其行草还显稚嫩,略受时风之影响,如何在书法历史传承中开创出自我之貌,尚需努力,作为同乡同好,在此不必多作溢美词,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己之见。所幸李彬勤于砚耕,我有理由相信李彬的书法会日有所进,带来更大之惊喜,且拭目待之!【原标题:著名书法家—李彬】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得一书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