绻遍珨㈤氭枃
鐢ㄦ埛鍚�  瀵嗙爜    娉ㄥ唽浼氬憳 鎵惧洖瀵嗙爜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焦作 >> 焦作风情 >> 多彩之乡 >> 浏览焦作
001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02

唢呐艺术之乡—焦作

2012/8/30 11:27:54 点击数:196 【字体:

唢呐艺术之乡—焦作

    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共51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焦作市的唢呐艺术和太极拳、怀梆、董永传说榜上有名。这标志着这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了国家保护计划。
      
    唢呐艺术,这株焦作黄土地上盛开的艺术之花,如今已经传遍大江南北,蓬蓬勃勃地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唢呐艺术已经成为广大群众庆典、仪仗等活动中喜闻乐见的主要形式,也是戏曲、歌舞等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
      
    唢呐来到焦作,是焦作人民的福气,也是唢呐的福气。这是因为,焦作有一位举世闻名的科学艺术巨星朱载堉(1536年~1611年)。他为了解决 乐律学的千载难题,不惜放弃爵位而孜孜不倦地奋斗一生,先后撰写了《律学新说》、《乐经古文》、《旋宫合乐谱》等20多部音乐著作。在他1606年完成的 辉煌巨著《乐律全书》中,运用精密计算法完成了“新密法率”——十二平均律的计算,从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解决了十二平均律理论原理。
      
    朱载堉既是独步天下的科学艺术大师,又是长期深入民间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民间音乐家。他虚心向民间艺人学习,经常参加民间鼓乐班的演奏,受到了民 间艺人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他通过组建同乐会、金鼓会,搜集整理了大量的曲牌、曲词牌、锣鼓经,撰写了《工尺谱》和《金鼓经》。通过实践,他运用十二平 均律理论,对唢呐的发音位置进行了调整,并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三眼管子”,使唢呐的音域更宽广,音色更丰满圆润而富于变化,为我国民族乐器的发 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焦作一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民间歌舞、戏曲形式也丰富多彩。隋末唐初,我国最早的戏曲雏形之一的《踏摇娘》就出现在这块黄土地上。古代这里 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商贾云集,加上水陆交通便利及鄂豫晋交通咽喉的独特地理位置,使焦作成为名闻天下的“覃怀古郡”、“河朔名邦”。明代中叶,这里已经 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百家荟萃之地。当时,这里村村有戏楼(舞楼),寨寨有戏曲班社,逢年过节,百里怀川几乎村村唱戏,锣鼓笙歌之声不绝于耳。各村寨之 间相互竞赛,对戏、赛戏之风如火如荼,全面促进了民间歌舞、戏曲艺术的发展。
      
    正是在这文化底蕴极其丰厚的大环境中,加上文化艺术大师朱载堉的积极参与,唢呐,这个萌芽于异国他乡的乐器才能够日臻完美,终于成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唢呐艺术已经成为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焦作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唢呐艺术之乡。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
用户名: 注册 字数:
友情链接 百度
缂冩垹鐝#鏍€�閸忓厖绨幋鎴滄粦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鐎广垺鍩涢張宥呭閺堝秴濮熼弶鈩冾儥娴滅儤澧犻幏娑滀粧娴兼艾鎲冲▔銊ュ斀缁旀瑥鍞撮崗顒€鎲�閸忓秷鐭楁竟鐗堟閹板繗顫嗛崣宥夘洯
Copyright© 2011 hnyingxi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閸︽澘娼冮敍锟� 濞屽啿宕¢惇渚€鍎滃鐐茬闁叉垶鎸夌捄锟�305閸欙拷 闁喚绱敍锟�450008
閻絻鐦介敍锟�0371-86663763 娴肩姷婀¢敍锟�0371-86663763 閻㈤潧鐡欓柇顔绘閿涙xhenan163@163.com
鐠炵嵒CP婢讹拷11032303閸欙拷
51La
视窗
loading...
视窗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