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经典推荐 >> 浏览信息

范缜:特立独行的无神论斗士

2014/3/14 16:16:31 点击数: 【字体:

    范缜(约450~515),字子真,南乡午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齐梁时期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战斗的无神论者。他综合并发展了先秦、两汉以来的无神论和神灭论思想,一生对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和麻痹人民,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勇猛的斗争。他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唯物主义理论家。范缜着《文集》十五卷,大都散佚。传世者除《神灭论》外,另有《答曹舍人》等四篇,收于《弘明集》与《全梁文》中。其生平主要见于《梁书》和《南史》。

    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据《梁书·范缜传》记载,他是“晋安北将军汪六世孙”,但范缜出生的时候,南朝北朝都发生了农民起义,社会动荡不安,范缜的家世也处于衰落之中。父亲早逝,范缜从小就依靠母亲,在家乡过着“ 孤贫”的生活。大约在 18 岁那年,范缜辞别了母亲,到千里之外的沛郡相县(安徽宿县)去求学。当时在相县讲学的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学者刘瓛,向他学习的人很多,其中有不少是“大家子弟”。“ 华车丽服,无视贫者”。 范缜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仅没有受到这种陋习的熏染,而且一直过着十分俭仆的生活,以学问的追求为目的,勤奋用功,很快就“ 博通经术”,成为诸弟子中的佼佼者。这使那位出身庶族,社会地位很低的老师对他十分赞赏,亲自为范缜束发加冠。范缜在刘瓛门下学习了好几年,对经学做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周礼》、《仪礼》、《礼记》等“三礼”更为精通。这不仅使他熟悉了古代的各种礼仪,而且对古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也有了深刻的了解,成了当时很有声望的学者。但此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魏晋之际的“九品中正制”仍然影响着寒微之士的发达。范缜虽然身怀绝学,但仍沉沦下僚,未能得到施展自己抱负的天地。

    泰始六年(470 年),南北局势较为缓和,改革政治似乎又出现了可能。于是,26 岁的范缜上书给王仆射,希望朝廷能“乐闻讥谏”,但是他给王仆射的信却石沉大海,改革的愿望又成了泡影。从这时起,直到刘宋灭亡前的八、九年,范缜还是报国无门,一筹莫展。深深的忧愤,使这位正当韶华之年的有志之士出现了斑斑的白发。29 岁那年,他写了《 伤暮诗》、《 白发咏》以自嗟。这时的范缜实际上已经养成了一种不同流俗,淳朴正直的性格和深沉的思维能力。

    机遇总会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公元 479 年,握有军政实权的萧道成夺取了刘宋政权,建立了齐朝。为巩固自己的统治,萧齐政权自然要引用一批新人,从此范缜踏上了仕途。开始,范缜在地方上做小官,由于他的才能,后来做到尚书殿中郎。到了萧道成之子齐武帝萧赜时,为进一步缓和南北局势,永明年间,与北魏和亲,“岁通聘好”,于是挑选才学之士,作为使者。范缜和堂弟范云、萧琛等人,相继出使。 此后,他的学识和能力受到朝野的称赞。回到南齐以后,范缜在朝廷中开始发生影响。

    二、特立独行,坚拒卖论取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形象地描画了南朝佛教盛行的情况。

    南朝佛教思想流行,很多人相信“因果报应”,迷信“来生”。佛教宣扬今生信佛,来世便可以托生于富贵人家,最虔诚的还能升登天国“乐土”,永远摆脱人世的烦恼;不信佛,死后就打入地狱,或者变猪,变狗。和尚们还宣传人死了以后,灵魂是不会死的。他们说,一个人的富贵或者贫贱,都是前世的因果报应,穷人受苦受罪,都是命里注定,无法抗拒的。这种论调,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理论根据。

    因此,当时南齐的朝廷里,从皇帝到大臣,都提倡佛教。南齐的宰相——竟陵王萧子良就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 萧子良在建康郊外的鸡笼山有一座别墅,他常常在那里招待名士文人,喝酒谈天。有时候,也请来一些和尚,到他那里讲解佛教的道理。萧子良还亲自给和尚备饭倒茶水。人家都认为他这样做有失宰相的体统,他却乐此不疲。

     范缜当时亦曾侍奉萧子良,但“道不同不相为谋”。听说范缜竟敢跟他唱对台戏,反对佛教,萧子良十分恼火,通过堂兄范云找来了范缜,一场冲突就此展开。

     “子良曰:‘君不信因果,世间何得有富贵?何得有贵贱?”缜答曰:‘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廉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溷粪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这个生动的比喻,说得萧子良哑口无言。当然,这还只是一种偶然论,而且以风吹花落比喻人生遭遇,是并不确切的。但他随即在理论上弥补了这一缺憾,这就是后来的《神灭论》。

     后来,萧子良怕范缜的影响太大,会动摇大家对佛教的信仰。隔了几天,他派亲信王融去劝说范缜,说:“宰相是十分赏识有才能的人的。像您这样有才干的人,要做个中书郎,还不容易!何苦一定要去传播这样违背潮流的议论呢。我真替您可惜。我看您还是把那篇背时文章收回了吧。”

     范缜听了,仰起头哈哈大笑,说:“我范缜如果放弃自己的观点去求官,那么要做更大的官也不难,何在乎您说的中书郎呢。”

     不为名利、富贵所动,坚持自己的观点,是多么需要骨气和定力啊!元朝诗人王冕的诗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青气满乾坤”,正是范缜坚持真理的形象写照。

     三、思辩精深,著成“神灭”宏论

     天监六年(507),范缜任南齐中书郎时正式发表《神灭论》。《神灭论》全文以问答形式写成。这种体裁,适合于步步深入,详细阐述自己论点,逐条反驳对方的论点。问答凡三十余条,共分五大段。

     第一段,针对有神论的根本依据——精神可脱离形体而单独存在(这是一切鬼神、灵魂、上帝等信念产生的认识根源)。文章一开始,就提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等重要命题。并用刀口和刀刃的锋利来比喻形体和精神的这种关系,从根本上肯定了形体、物质第一性,精神、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论点,从而奠定了自己的理论基础。

     第二段,说明精神、意识是人类具有的特性,只有特殊的物质才能产生精神。从精神现象产生的根源说明它对物质的依赖关系,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也是古代唯物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

     第三段,进一步分析感觉和思维的不同特征和相互关系。指出感觉活动和思维活动,一方面是统一的整体的活动,一方面因产生于不同的器官而有不同的分工,不能互相代替。

     第四段,解释儒家经传中为什么常有鬼神记载的问题。作者认为这是圣人“神道设教”的表现,并非真有什么鬼神。

     最后一段。说明“浮屠害政,桑门蠹俗”,其结果使人们相信“神不灭”,故能“惧以阿鼻(按:地狱之名)之苦,诱以虚诞之辞”,指出所以着论的目的。范缜在这场神灭论战中,揭露佛教欺诈敛财的罪恶,正与奥卡姆的战斗性,事同一律。

     范缜的神灭论思想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他驳倒了神不灭论,就等于在理论上驳倒了轮回报应等迷信思想,客观上使人民群众从佛教的欺骗和麻醉中获得一次精神解放。其次,《 神灭论》指出,上层统治阶级信仰佛教完全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这就击中了他们的要害。在理论上,范缜的无神论思想,达到了当时无神论最高的水平,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做出了新的贡献。

     四、坚持真理,顶住朝野围攻

     《神灭论》一出,“朝野喧哗”。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宣布佛教为国教,武帝并三次舍身同泰寺,竭力提倡佛教。为了肃清《神灭论》在思想上的影响,梁武帝下了一道《答臣下神灭论》的敕书,硬说范缜“违经背亲,言语可息”。并通过庄严寺大僧法云,动员了王公、朝贵和僧正等六十余人,各以书面表示,一致拥护诏旨,对范缜进行各种污蔑,而《难神灭论》的反驳文章,更是一篇一篇地向范缜袭击过来。

     范缜在这一场更大的政治压力和理论围剿下,挺身迎战,丝毫没有退缩。范缜自豪地声称:《神灭论》“辩摧众口,日服千人”。法云的反驳无济于事,善于诡辩的曹思文也只好说自己才思浅陋,“ 无以折其锋锐”,驳斥不倒《神灭论》。于是梁武帝萧衍下诏书,给范缜扣了“ 背经”“乖理”“灭圣”三顶大帽子,这场辩论就以“神灭论”的暂时胜利而告结束。

     高僧们辩不过范缜,恼羞成怒。有个佛教信徒王琰讽刺他说:“唉,范先生啊!您不信神灵,那您就连祖先的神灵在哪里也不知道了。”范缜针锋相对地嘲笑王琰说:“可惜呀,王先生!您既然知道您的祖先神灵在哪里,为什么不早点去找他们呢?”王琰尴尬万分,无言以对。

     在举国上下一片颂佛声中,在那个“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范缜能顶住来自朝野各方面压力和诱惑,坚持真理,刚正不阿,高举“神灭论”的伟大旗帜,殊为不易。

     在封建社会,作为一个有抱负的读书人,谁人不想出人头地?谁不想将自己生平所学“货于帝王家”?在利益面前,一般人很难经受住诱惑;在政治压力面前,大多数官员选择妥协;在来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压力面前,能坚持自己见解的,更是千古难逢。而范缜就是这样一个真正的斗士。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范缜,正是这样的大丈夫。。他的不朽著作《神灭论》,把中世纪人民反压迫、反愚昧的斗争提高到当时哲学理论的高度,在中国思想史上闪耀着熠熠的光辉。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发现真理是伟大的,坚持真理则更加伟大。在名利、权势和真理面前,范缜选择真理;在委曲求全和斗争面前,范缜选择斗争。他不随波逐流,不惧权势,不卖论取官,一生坚持真理,其矢志不移的精神风貌,值得后世景仰。

    五、承前启后,《神灭论》继往开来

    在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无神论在同有神论的斗争中,体现出起伏、消长、发展变化的规律。其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变异现象、人事的吉凶祸福与神无关;肯定人的生与死是自然规律,人死神灭,否定鬼的存在。中国古代无神论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阶段:

    (一)先秦:从无神论思想的萌芽到理论形成。商周时期上帝崇拜、天命观念及鬼神迷信占有统治地位。与此同时,无神论的观念也开始萌芽、滋长。到西周末期开始出现了对上帝(天)权威的怀疑和批判。春秋战国之际出现了人本与自然为本的无神论倾向。

     (二)秦汉:无神论理论体系的形成。这一时期无神论思想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东汉王充继承和发扬了前人反神学斗争的优良传统,以元气本原论和万物自然生成论为理论基础,肯定天道无为,对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封建谶纬神学目的论展开了全面批判,从而建立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无神论理论体系。王充的思想在其著作《论衡》中得到充分表述。

     (三)魏晋南北朝:从形神关系方面发展无神论。汉末佛教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与玄学相结合,广为传播。当时的佛学宣扬因果报应说,其理论基础是“形尽神不灭”的形神相异二元论。范缜的《神灭论》,在总结前人形神论经验的基础上,以刀刃与锋利的关系为比喻,提出“形质神用”的命题,认为人的生理器官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确立了形神相即的一元论。第一次明确地把精神看作形体的作用、属性,正确解决了形神关系,从根本上否定了当时佛教神学体系赖以存在的基础——神不灭论,给佛教神学以有力打击,在中国无神论发展史上占据特殊地位。

    (四)隋唐:从天人关系方面发展无神论。隋唐时期,佛教继南北朝之后达到鼎盛,佛学理论有了长足发展,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神学占据主导地位,无神论理论相对薄弱,只有柳宗元、刘禹锡在天人关系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古代无神论与有神论的天人“相分”和“相与”之争,由柳、刘从理论上作了总结,初步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天人之辩。

     (五)宋元明:在批判佛教中发展无神论。隋唐时期佛教鼎盛,而无神论者未能针对佛学世界观进行直接批驳。延至宋代才由张载以气一元论为基础对佛教的理论核心“三界唯心”“一切皆空”进行了批判。

     (六)明末至鸦片战争前:古代无神论发展的高峰与终结。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在继承张载、王廷相元气本体论的基础上,提出“太虚一实”的唯物主义气一元论,将无神论发展至高峰。

    应该说,在漫长的无神有神的斗争中,范缜的《无神论》可谓是继往开来的著作。它就像茫茫黑夜的灯塔,照亮了后来者的方向,使之能够进一步开拓发展。当前,它对我们坚持唯物论,廓清行行色色的歪理邪说的迷雾,弘扬无神论,批判有神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真理的斗士,作为唯物主义的思想家,范缜将永远为人们所牢记。

     [参考文献]

    1.《梁书·列传第四十二·儒林》

    2.《南史·列传第四十七 》

    3.《魏晋南北朝史话》(北京出版社)

    4.《中华活页文选》(上海古迹出版社)合订本(三)

    5.《中国无神论与有神论斗争的思想特征》(张立文)

    6.《中国古代无神论》(《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人教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