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脉东西绵延800里,地跨洛阳,南阳,平顶山,新乡,信阳,驻马店,漯河,开封,郑州,许昌,三门峡,焦作等地区.是世界四大造山带之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和国际对比意义。 是一部研究大陆复合型造山带的地质教科书,是南北生物的过渡带,是长江、黄河、淮河的分水岭,是北亚热带山地生态环境的标志地,是中生代白垩纪恐龙的故乡……
大约发生在18亿年前的地质发展阶段,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和生命的演化,生命开始从海洋到陆地的迁移。在距今10亿年前后的地质发展时期,地壳表面曾出现过一次超大陆的汇聚与裂解,这就是举世瞩目的罗迪尼亚超大陆事件。罗迪尼亚,是地球早期生物的摇篮,是显生宇时期所有大陆板块的始祖。而超大陆的裂解,形成了架构现今中国大陆的华北-扬子和塔里木三大主体板块。
在距今5.43亿年前后的古生代早期,飘零在南纬2°线附近的扬子板块又开始向北方运移,而地处华北板块大陆南缘的秦岭伏牛山地区出现了地块的裂解和板块的俯冲,形成活动的沟弧盆构造体系。随着板块的俯冲、古秦岭洋的消减,扬子与华北板块实现全面对接,继而完成欧亚大陆板块的拼合。如今,在伏牛山南麓仍然保存着罗迪尼亚超大陆事件的遗迹和昭示板块构造运动的地壳缝合线、古岛弧与弧后盆地等地质遗迹。
2.5亿年以来,地壳构造运动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印支运动、燕山运动等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旋回的终结,古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发生强烈的碰撞,并在接触带形成一系列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形式的推覆、迭置和伸展拉张,这便是大陆造山运动的开始,中国中央造山系的形成与发展。
当华北大陆板块进入早古生代地质历史发展阶段,南缘活动大陆边缘出现一片被撕裂开的海洋。深厚的地壳被拉断,地幔岩浆上涌,洋底黑烟滚滚、火龙翻腾。这就是为地质界所瞩目的弧后盆地---二郎坪裂陷小洋槽。
斗转星移,几亿年过去了。小洋槽逐渐闭合,继而被接踵而来的造山运动推出地面、褶皱成山。直至现代,条条江河在其脊背上开出深深的壕沟时,人们才得知它的存在,开始捕捉它的蛛丝马迹。
如今,标志小洋槽地质演化过程的地层层序和构造岩群岩组成为大地构造学家研究的热点,而在诸如细碧岩、角斑岩、浊积岩、枕状熔岩、堆晶岩、硅质岩、幔源型斜长花岗岩等标志性岩石与海绵骨针化石产地,也建立起地质遗迹保护区和科学考察区。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古生代二郎坪小洋槽的神秘面纱将被彻底揭开,二郎坪神话将成为科学的论断。
由于中央山系的存在、由于秦岭---伏牛山脉的拔地而起,来自太平洋热带暖湿气团北进的步伐被滞缓,长江、黄河与淮河水系在这里分野,年平均800-1200毫米降水量、年均15℃气温等值线在这里临界,亚热带气候区的北部边界在这里锁定。这里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地貌景观奇异而俊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当纵情于青山绿水与蓝天白云之间,当穿越在分水岭上的原始森林,不禁使人流连这山的伟岸、水的柔情,陶醉这花的烂漫、林的幽静、峰的峥嵘、激流的涌动,怎能不宠辱两忘,物我皆休。
值得提及的是,这里的地貌景观与地表物质组成有着异乎寻常的专属性。 犄角尖花岗岩,具有主造山期岩浆强力侵位型花岗岩的基本特征。由于处于构造挤压势态,岩体原生节理系统呈45°角倒转,具伏牛山特有的花岗岩箭簇状峰丛地貌便横空出世。
西庄河花岗岩来自地壳深处地幔物质的涌动,黄花墁岩体来自地壳物质的再生。由于岩浆侵入处于构造伸展拉张阶段,环境较为宽松,岩石的流面、流线及原生破裂系统极为发育,由此衍生出形态各异的地貌景观。球形风化形成的象形石似游龙戏水、差异风化形成的峰林如石柱擎天、席状裂解形成的穹状山似莲花初放,可谓一步一景、千姿百态。
在伏牛山区,岩溶洞穴或生成于构造推覆面下的应力空间,或生成于断裂带内的糜棱岩化大理岩层之中。由于岩层受到拉伸、剪切、扭曲、褶皱等塑性变形作用,岩溶侵蚀又使这种构造纹理在不同的角度得以充分展现,在彩灯的映衬下,如行云流水,波涛翻卷;似百兽嬉戏,若静若动,栩栩如生,堪称岩溶洞穴景观的绝笔。
在中生代白垩纪时期,由于山间拉伸盆地的生成使伏牛山区出现一片片美丽的湖泊沼泽。这里万顷碧波倒映出四周的山岭沟壑,地球上曾经的主宰恐龙在这里安静祥和地繁衍生息。那个时代是属于恐龙的,这儿曾是恐龙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