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最早正式确立于隋代。此前的汉代已有考试取士之法,但系临时措施,并未形成定制。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用考试来选取进士。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明代又正式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直到清末1906年各府州县改设学堂。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据统计,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31年(公元1905)正式废除科举止,共开科742次,取进士106689名,其中状元611名。
一般科举考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封面,科举考卷封面多盖有考院印章、贡生印章和受卷官印章。第二部分是考生的个人情况,这部分内容大体包括身体健康状况、家庭审查情况等,除此之外考官要把审查的结论写在卷首上。第三部分就是应试的题目、文章。考试命题都是出自“经史”之文,如取《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的一句或数句,让考生发挥演绎。王洋【原标题:昔日考卷成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