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鹤壁 >> 新闻资讯 >> 浏览鹤壁

小咕咕 大文化

2014/8/1 11:31:52 点击数: 【字体:


小咕咕 大文化

祖孙三代交流技艺

小咕咕 大文化

浚县泥咕咕代表作——水浒代表人物

小咕咕 大文化

传统小鸟泥咕咕

小咕咕 大文化


活头狮泥咕咕

  侨报特约记者王永记河南浚县图文报道

  泥咕咕,当地人将其称之为“咕咕”,作为中原文化的一个载体,泥咕咕依附庙会而生存,在当地人看来,这种难以拿得出手的土得掉渣的东西今天竟能走出中国国门,深受海外人士的喜爱,让他们大为惊奇。

  在河南浚县,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庙会是泥咕咕生存的土壤。每年庙会期间,除了泥咕咕,社火表演、民间工艺、民间绝活都会现身,数以百万计善男信女不远千里奔赴大伾山,不仅是在逛庙会、许愿、观光游览,更是在感受农耕时代的文化信息。

  工艺并不复杂的泥咕咕,何以在河南浚县杨玘屯世代相袭,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传延至今?这对于许多对泥咕咕感兴趣的人来说,一直是个谜。

    千年古庙会吹出泥咕咕

  浚县正月古庙会源于东晋伾山大佛开凿之后,从中国农历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一,历时一个月,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德国民俗学者称其为“中国民众的狂欢节”。

  年味浓、会期长、社火表演精彩、民间工艺品繁多,是浚县庙会有别于其他庙会的独特之处。当地人说,每年庙会有三个高潮,分别是初一、初九和元宵节前后。初一“登高祈福”、“散百病”;初九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有民间社火表演;十五、十六则是元宵节,祭天。这些习俗,让庙会高潮迭起,客流高峰时,每天上山的香客多达50万人,而在为期一个月的庙会期间,香客更是多达300万人以上。

  庙会上,社火雄狮打头,三层人叠起的高跷、花船、腰鼓、盘鼓、长龙、大头舞在庙会上大出风头;香气扑鼻的饸饹面、质白细嫩的豆腐皮、香焦酥脆的花生米、醇香利口的梨膏糖等民间小吃不时吸引游客驻足;石刻、泥玩、柳编、布艺等民间艺术品,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依附于古庙会,浚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庙会产业。周边村庄大多都有各家的“绝活”:杨纪屯咕咕叽叽(吹泥咕咕的声音)、东张庄簿萝簸箕(柳编)、毛村刀枪剑戟(木制刀枪玩具)、东宋庄面朝南蹬箕(面朝南蹬织竹帘机)、二郎庙震天动地(古时的火药鞭炮)……

  这些顺口溜形象地描绘了由庙会衍生出的专业村,正是这些专业村,让一些手艺世代相袭。

  除了泥咕咕,庙会上的社火表演、稀有地方戏大平调都成为了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浚县每年的古庙会,与四川阆一起,成为春节文化经典性传承基地。

  就地取材农闲捏制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咕咕的传承人,王学峰说,泥咕咕虽小,可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王学峰介绍,泥咕咕的形象以鸟为主,是源自先民对鸟的信仰与对生殖的崇拜。斑鸠鸟“咕咕”一叫,就来交配,繁殖后代。先民们正是看到鸟的这一点,模仿鸟形、鸟叫求子,从而达到人丁兴旺的目的。这种说法,不但在庙会上可以得到印证,当地流传的儿歌也能作为佐证,庙会上“求”个咕咕,来年就能抱个胖孙子。

  在过去,赶庙会的人大都沿卫河坐船回家,两岸到处可以看到一群群孩子随船奔跑,边跑边喊:“给个泥咕咕儿,生子又生孙儿。”为讨吉利,善男信女们便抓一把撒出去,孩子们就会拾起泥咕咕,连蹦带吹地跑了。

  泥咕咕最普及、数量最大的要数那些能吹得响的斑鸠和小燕了。斑鸠最小不过3厘米,最大的不过17厘米,小者可供玩耍,大者能供欣赏,因能吹出布谷鸟叫的声音而被称之为“泥咕咕”。

  一块和好的泥,在王学峰手上几秒后便能化腐朽为神奇:一个形象逼真的小鸟便赫然在手。他最多时一晚上能捏800多个。“泥咕咕学起来很容易,但要形象生动逼真,得下一番工夫,没有三五年是很难出精品的。”王学峰说,如果仅凭农闲时来捏制,所需时间要更长。

  被称为“泥咕咕之乡”的杨玘屯位于大伾山东麓。当地人称杨玘屯村的名字源自隋末农民起义时的一员大将。

  据《资冶通鉴》记载,隋末农民起义时,李密率领的瓦岗军与隋军大战,争夺黎阳仓,麾下有一名大将叫杨玘,他屯兵于此,故名杨玘屯。将士们在休养生息之余,挖取黄河胶泥,捏制战马、骑士、螺号,以表达对牺牲战士的怀念之情。直到今天,浚县泥塑中战马、武士、扁壶、哨子等题材,都与战争有关。

  杨玘屯全村共750余户,捏泥玩的就有600多户。早年间,每到农闲时节,全家男女老少围在一起,有的捏,有的上底色,有的彩绘,十分娴熟,一顿饭的工夫,各家的窗台、墙头、平棚,屋内的桌上、灶台、筐里,到处都摆满了泥玩。

  就地取材是杨玘屯能成为“泥咕咕之乡”的前提。走到村边,翻开地层的第二层土,就可以取到做泥玩的材料。在杨玘屯,村民闲暇时将土取回,置于墙根院落,用时将土打碎,放水拌和,和熟后的泥颜色黄中透红,细腻柔软而不沾手。

  泥咕咕以黑色、棕色打底,再配以大红、大绿、大黄等亮色彩绘。黑底一般采用锅底灰调入松香,灯灰会更加细腻无杂质,调制颜色时加些蛋清,则会使成品泥咕咕色泽更加鲜明发亮。

  制作泥咕咕时,木棍、竹片、竹签、高粱秆都可以拿来当做工具,一头尖一头粗,尖头用来刻画鼻、眼、嘴和身上的花纹,而粗头则可以根据动物的形状、部位扎眼通孔,使之能吹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简单工艺世代相袭

  对于浚县的泥咕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给予高度评价,由他主编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丛书中,将泥咕咕传承人王学峰列为世家,足见王学峰在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该书不但详细介绍了泥咕咕的由来、技法与传承,还将一大批艺人收入其中,许多都是口述相传,世代相袭。在王学峰记忆里,家族九代都在延续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

  王学峰已故的父亲王兰田是中国早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传承人,也是浚县泥咕咕的代表人之一,在后人为他撰写的回忆录里,记述了与王学峰类似的经历:一到农闲,全家人围坐在棉油灯下,一起捏咕咕。与王兰田不同的是,他小时候点的灯变成了煤油灯,而现在儿子王宏瑞不但坐在电灯下做泥咕咕,还可以在大白天进行专业“创作”。王学峰说:“包括我在内,以前老人们都将这些东西当成哄小孩子的玩具,现在年轻人所进行的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

  在老艺人眼中,泥咕咕仅仅是贴补家用的手艺。王学峰清晰地记得有一年腊月二十七,家中仍没有一分钱过年,于是,他骑上自行车,带了两篓泥咕咕,冒着风雪赶了60公里路,在集市上摆了两天摊,卖了30元(人民币,下同)。正是这卖泥咕咕的钱,才使全家过了个好年。

  “那时特别冷,天又黑,为了及早赶到家,我骑着自行车,100多公里,汗水把棉衣棉裤全给浸湿了。”王学峰回忆,“关于泥咕咕,有说不完的经历与故事。”

  尽管王学峰父子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家中也已盖起了两层小楼,但窄小的门窗与阴暗的光线,让人无法将他们与名扬海外的艺术家并论。王家的宅院与其他村民别墅式的小院相比,显得土里土气,甚至有些寒酸。一墙之隔的西院,由石棉瓦搭成的小棚算是车间,已经晾干得半成品不是整齐码放,而是被随意放置在简单的货架或堆弃在角落里。六七成新的棉被下盖着尚未晾干的半成品,王会锋的妻子说:“天冷,屋内没有生火,怕冻。”

  在王会锋家中,院内的六七个两米多高的玉米棒大筐格外显眼,他仍是农民,还有七八亩地。

  东厢房内约30平方的面积算是展厅与仓库,地上十几个酒箱内装满了前一天外出展览的泥咕咕,紧挨东墙两米高简单的展架上摆放着数百个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泥咕咕,有些已布满灰尘。北墙上的一幅对联,是这个咕咕世家最真实的写照:“承祖艺,献绝活,争看泥咕咕;传后人,谱新篇,举家乐融融”。

  在杨玘屯,与王学峰家族类似的还有很多,不同的是,王学峰成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而宋学海、王学仁、柴秀建、宋学芳及李连顺、宋楷占等是省市非遗传承人,还有些人只是默默无闻地捏制、出售泥咕咕。

  角色转变形成产业

  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当人类文明由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和商业文明转型时,这部分遗产很多都面临被淘汰的命运。然而河南浚县的泥咕咕却是个案,它不但成功实现了由玩具向艺术品的转换,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创造了不菲的经济效益。

  王学峰说,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泥人博物馆收藏泥咕咕作品已达数千件,美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的博物馆、美术博物馆也都有收藏。各地专家、教授、收藏家经常到杨玘屯购买收藏。小小的泥玩意儿,竟能走出国门,这令王学峰意想不到。提起当年因为泥咕咕首次走出国门,王学峰仍激动不已,祖传的这门手艺,在今天竟能转化成经济效益。

  王学峰记忆最深的是1998年5月的一次展览。“那一次是参加首都博览会,我带去了八九箱,约1000多件泥塑玩具,5天下来,全部售出。”而在此之前,杨玘屯的泥咕咕一直作为儿童玩具在民间流传,难登大雅之堂,偶尔当成艺术品馈赠专家学者,也觉得根本拿不出手。然而,就是这些“土得掉渣”的小玩意儿,却深深吸引了各地民众。

  王学峰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杨玘屯村家家户户都捏制咕咕,一年一度的大伾山古庙会上,山路两边、山上、马路两旁到处都有销售泥咕咕的队伍,这也是杨玘屯村当时主要副业收入来源。

  近几年来,随着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咕咕作为文化载体越来越受关注。寻找古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作品成为一种时尚,购买泥咕咕的人越来越多,从业者也超出了杨玘屯,周边的村民也开始捏造,泥咕咕逐渐形成了庞大的产业。

  在杨玘屯,以王学峰为首的浚县蓝田泥咕咕文化艺术专业合作社,由68个专业捏制户组成,共有136人。他们当中有专业技师,也有普通学徒,产品销到中国各地,部分产品还销往美国、英国、韩国、德国、俄罗斯、日本、新加坡等,年收入800多万元。

  2011年10月14日,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将浚县蓝田泥咕咕文化艺术专业合作社代表作品《蓝田泥塑》在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上线交易,上线交易的蓝田泥塑共83件,总价值3000万元。

  “过去想都不敢想。”王学峰感慨颇多,“手艺人过去只为吃饭,不想成了文化遗产,成了美术大师。”

    乡土艺人乡土之情

  在浚县,不管是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王学峰,还是省级传承人宋学海,都已年过五旬,用他们的话说,“都赶上了好时候”。收入的增加与物质的丰富,让他们过上了较为殷实的生活,与老艺人不同的是他们的双重身份:既是农民,也是工艺大师。然而,无论身份怎样变化,身上有多少光环,他们身上都有着老艺人最朴素的乡土情结,这种情结也影响到了后辈。王学峰的儿子王宏瑞和宋学海的儿子宋小龙既有年轻人的创新意识,又有着对泥咕咕最朴实的情感。

  王宏瑞说,泥咕咕的创作源泉在农村,祖辈传承下来的勤劳质朴的品格和四季耕作的生活节奏已刻在了骨子里。脱离了农村的生存环境和农民的身份,创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农民和工艺美术家双重身份的重叠,是创作出民间气息浓厚、个性鲜明的作品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荣誉,无论是老一代艺人,还是以王宏瑞与宋小龙为代表的新人,都很想拥有,但他们更珍惜的是杨玘屯的整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捏制,单调机械乏味,这需要超乎常人的耐心和坚持。幸运的是,杨玘屯的村民都深受父辈的影响,这才有了杨玘屯泥咕咕今天的规模。对于已有的光环,不管是王学峰还是宋学海,都很谦恭:“荣誉并不只属于我们某个人。”

  过去,杨玘屯村家家户户都做泥咕咕,现在仍有百分之七八十的家庭在做。王学峰说:“泥咕咕的传承是群体性的,我们只是作为代表接受了社会给予的认可。这些荣誉与光环,是促使我们将泥咕咕这一传统美术工艺传播开来、传承下去的极大动力。”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美国侨报网(2014-07-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