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零散对于农业发展的制约,陈新良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现在的田地多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时调整的,比如乔村是1992年分的地,那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非常低,土地零散对生产力的制约不明显。如今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地块太小,耕作设备进不去,影响农业生产。
第二,土地零散不能有效利用水利条件,现在浇一块地要等很长时间,经常导致好不容易轮到浇地了,却错过了浇地的最佳时机。而且由于很多地块小,农民嫌麻烦干脆不浇了。土地零散还造成了浪费。
第三,未来的土地发展趋势是土地流转,土地零散不利于土地流转。现在在乔村,租一亩地要300块钱,如果说每家的土地都合并成一块或者两块,一块地五六亩,那土地的租金肯定会上涨,每亩地500块都有人租,对于租地的人和出租土地的人来说是双赢。我国出现农产品价格波动大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农业不成规模,农民合作意识不强。
第四,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发展。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将农业科技放到更突出的位置上,要依靠科技发展农业,但是土地零散制约着农业集约化发展。现在的发展思路是农业现代化,但不走组织化的路,农业现代化是难以实现的。
陈新良
把系统内部的声音传出去
2005年以后,陈新良开始意识到土地零散的弊端,近年来,这些弊端越发凸显。老陈说:“我下一步的打算是,把这些调查的材料整理成书面文字,通过有关渠道反映上去。”
陈新良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他说,“反映这个事,主要是为了引起国家顶层设计人员的注意,就像是一台机器,它运行了很久,现在系统出现了问题,但是这种问题不为外人所知,或者说没有引起外人的注意,而我作为这个系统的一分子,应该把系统发出的报警声传出去,引起修理者的注意,这样才能够保持机器继续正常运行。
他说,我国的土地资源是非常贫乏的,虽然我国粮食生产已经实现了连续8年增产,但是面临的粮食问题还是很严峻的,如果能够解决农村土地过于零散的问题,我国的粮食生产一定会取得更大的丰收。
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个数据,按他家的情况,如果把所有分得的地块合并成两块,除了能实现10%左右的节能减排外,每亩地可以增产50斤至100斤,乔村3个组1000多亩地就能至少增产5万斤。
他在自己的本子上,认真地记录着:新型农民应具备的思维能力,要有思想、有想法……
陈新良愿意做一个新型农民,在生活中思考农业的变迁,思考国家的发展。【原标题:调查土地现状的陈新良——一个新型农民对土地零散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