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腔”流行于河南北部安阳、内黄、清丰一带,由地方民歌小调发展而在。以其曲调轻快欢乐,故又名“乐腔”。系豫北地区古老而稀有的剧种之一,是在民间曲艺莲花落基础上形成的。它既非弦索腔遗存,又非弋阳腔的改调歌之,也未跻身演闹的梆子乱弹族群,而是选择了独特的发展之路,在地方民歌莲花落的基础上,由曲艺转型为戏曲剧种,有着独特的文化和认识价值,为人们提供了另类的研究课题。流行于长垣县、滑县、内黄一带,由于所在区域地势平坦、气候宜人,从而形成了唱腔平稳、旋律优美、各种器乐伴奏和谐、地方色彩浓郁的特点,以方言演出的乐腔剧种,迄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主要伴奏乐器为皮胡、竹笛等。唱调有平板、二板、三板、流水、懈板、捻板等,游场音乐类似河南曲子。剧目多为家庭生活小戏,如《蓝桥会》、《安安送米》等,文词通俗,表演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