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当代河南 >> 身边新地标 >> 浏览文章

“河南古代文化地标”——文庙系列之四 和文庙牵缠在一起的家族

2013/1/10 18:00:05 点击数: 【字体:

“河南古代文化地标”——文庙系列之四 和文庙牵缠在一起的家族


 
 郏县的孔姓后裔目前已有6000人,成为当地一支望族,孔姓本身对他们既是荣耀,又是约束。图为郏县孔姓后裔在自家院子里修建的“泮池”。

  如果从郏县空中俯看,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文庙的红墙绿瓦四周,分布着郏县几乎所有重要的学校,文庙被庙南的郏县实验二中和庙北的郏县城关二中紧紧环抱,往西南、往北分别是郏县一高、郏县第一实验中学和郏县实验小学。文庙东侧的麒麟阁街和南侧的三官庙街上,有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外语学校。

  无形之中,以文庙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场,另外三地文庙却无这种现象。询问孔令公,他说:“现代教育都是要划片的,要照顾交通因素。而郏县文庙周围学校密集分布的传统却延续下来,而且还不断有学校出现。”

  文庙周围出了一些大学生,很为周围居民乐道。近三年里,郏县一高考上名牌大学的就有29人,2005年平顶山市的文理科状元都是郏县的,2006年中招全平顶山的前五名都是郏县的。

  孔令公把这一切归结为近几年复修文庙后“郏县文风气动了”。文庙的邻居,60多岁的徐老太太说:“俺这里考上大学的不少,敬孔子敬得不赖。”

  郏县文庙现象,用唯物的观点来解释,也很正常。文庙自民国改成学校后,周围学校开始密集分布。学校多,自然出的大学生就多。

  事实上,全国各地的文庙或多或少都会被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也是文庙文化中很独特的一部分。孟子小时候,为了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他母亲搬了三次家,最后定居在学宫(文庙前身)之侧。后来孟子登堂入室,成了文庙大成殿四配之一。

  文庙作为被时光浸润的文化渡口,人们可以在此驻足体会儒家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巨大影响,它曾影响了过去,也浸润到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辐射到未来。

  在四文庙中,郏县文庙显得尤其神秘,这和当地的一个地望大族有关。郏县文庙能够顺利申报“国保”,和这个地望大族中的一个人有关。这个人是孔令公,这个地望大族是孔子的十大支派之一的郏县派,目前已有6000人。

  圣人后代初创文庙

  孔子的第76代孙、郏县文庙博物馆馆长孔令公有鲜明的家族自豪感,他带记者去见了一些孔姓族人,他们共同的特点——温文有礼令人印象深刻。

  孔令公是郏县名人,社会事务繁多,被大家戏称为“县宝”,虽然办公室设在文庙戟门前的平房里,人并不常在庙里,但他在庙里走来走去时,给人一种极其自在的感觉,因为文庙就是他的家。

  2000多年前第一座文庙是孔令公的老祖宗孔子的家,在这之后,文庙演变成四类,一是曲阜本庙,二是流散在各地的孔子后裔所建的家庙,三是京师文庙,四是地方文庙。前两类叫家庙,后两类叫官庙。

  在记者此次走访的四个文庙中,只有郏县文庙是带有家庙性质的,最初它是由唐代迁居郏县的孔姓支派“郏县派”所创建,后毁于战火。金代开始在原址重建为官方文庙,但郏县的孔氏族人对其有着特殊的感情,世世代代都有守庙人。

  这支孔姓后裔是咋来郏县的?孔令公依据《孔子世家谱·河南通谱》大概梳理出了一个来龙去脉:“唐朝时,孔子第35代孙,我称为35代祖,叫孔隧之,曾在河南宁陵县做地方行政长官,后来袭封褒圣侯,授国子四门博士,死后葬在宁陵县。35代祖单传两代到37代祖孔齐卿时,调任淄青节度使,在与朝廷叛军作战时,寡不敌众,阵亡于东平。37代祖生子三个,长子惟桎、次子惟枋、三子惟时,子承父职,继续平叛。公元820年,三人把叛军完全消灭,凯旋后,长子回到曲阜,袭封文宣公,管理孔府府事及地方政事。次子被唐宪宗授予兖州参军军衔(地方军事行政长官),三子惟时留宁陵看护祖上茔墓。惟时就是38代祖,我们这一支的宗祖。传到46代祖孔文时,他不愿在朝廷为官,就离开宁陵,迁到现在的郏县堂街镇孔湾村,这就是郏县一支的由来。孔文性格孤洁,喜读诗书。他与伊川县大学者程颐、程颢过往甚密,致使‘二程’后代迁郏很多。”

  从此,这一支孔子后裔便在郏县扎下根来,成为地方望族。五代后周年间,孔姓族人在时任县令郭忠恕的全力支持下,捐资创建孔氏家庙——孔庙,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竣工。

  最初郏县孔庙的家庙性质是没有争议的。北宋末年部分毁于战火,金泰和六年(1206年)县令奉旨在孔庙旧址修建官方文庙。明清两代曾大修和增建10次,确定其今天的宏大规模。

  虽毁建多次,但孔氏族人一直对其充满感情。孔令公说:“孔姓族人世世代代都有守庙户,就住在离文庙不远的地方。“

  圣人后代力挺“国保”

  像所有的文庙一样,郏县文庙命运发生巨变是在1905年“立停科举”之后,文庙的官学功能丧失。民国时,被改成了学校——郏县第一初中,后来演变为郏县城关二中,这所学校现有两千名学生。

  二中长时间“吃”掉整个文庙,大成殿一直是学校办公室。2002年后,学校退出大成殿等建筑,但是庙左侧的官学部分还被其占用。

  2002年,郏县县委、县政府着手维修保护、开发利用文庙,孔令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他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文庙泮池院已成杂乱无章的小市场,要拆迁,就得给人家补偿。孔令公没钱,就对拆迁户说:“你有土改证、土地证不错,但文庙上千年了就是我们的家庙,庙外本来还有100多亩庙租地。历史上是你们的先人一步步侵占我家的领地,这么多年了,又给我们交过什么?”就这样,孔令公顺顺当当地完成了拆迁工作。

  2002年五六月份,开始修泮池。当时刚刚拆迁完毕,建筑垃圾堆积如山,就地举行了一个开工典礼,古代的泮池在什么地方,没人知道。众目睽睽之下,孔令公用脚“趋”出一个轮廓,有人在后面用白灰撒线,书记县长执锹象征性地挖了一下,便开工了。工程队的人半信半疑,但挖到两米半深时,古代泮池的基础池壁挖到了。之后,孔令公沿用此法又准确地定出了圣域门、贤关门和围墙的位置。

  孔令公解释说:“文庙的建制我懂,古代丈量用鲁班尺,后来演变成公尺,我给它换算一下位置就定出来了。我当众走过去时已经步量好了。”

  2002年农历十一月十九,郏县文庙举办了一个民间祭孔典礼。典礼前夕,连日大雪。孔令公很着急,孔氏家族的一些老年人安慰他:“祭孔时下雨雨停,下雪雪停,刮风风停,你放心。”十九早晨仍是大雪,能见度不足20米。10点钟,当孔令公宣布祭孔典礼开始时,雪慢慢停了,透过薄云,阳光射出。

  这件充满巧合的事,在民间的渲染中,变成“孔子显灵,郏县文风气动了”。这种心理,也被孔令公巧妙利用,号召社会捐助文庙的维修保护。

  郏县文庙升“国保”的过程很戏剧化。当时郏县是为三苏祠申报“国保”,拍的录像上交代三苏祠的大背景,有文庙几个镜头,这吸引了罗哲文(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郑孝燮(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专家的注意,马上建议,补充文庙申报“国保”。当时已是2004年12月份,2005年2月中旬之前必须报齐。

  申报材料需要的文本要求十分严格,孔令公加班加点,春节也没有休息,手都冻肿了。2月14日、15日才报了上去,2月17日就开始评了。顺利通过。孔令公事后得知,评审时,罗、郑两位专家“向与会的评选委员做了大量说明”。

  一座县级文庙,为什么会吸引住罗哲文、郑孝燮的眼球呢?事情还得从2002年说起,那年5月2日到7日,两位专家曾到郏县考察三苏坟和郏县文庙,文庙大成殿令二人惊叹。在文庙的文奎阁内,两人看到清乾隆年间四块完整的建阁碑记,十分感兴趣,希望能拿到一份拓片。孔令公组织人精细地做了拓片,寄到两人手中,两位专家十分满意。

  文庙本身的价值,加上专家的“感情分”,郏县文庙就此顺利升级。这一举措势必对它的利用与保护起到更好作用。

  圣人后代英才辈出

  自唐朝迁来的孔姓后裔,绵延至今,已有6000人。孔令公很自豪地说:“全国人都讲自己是炎黄子孙,但谁也不能从自身算起,一代不缺地与炎、黄二帝联系起来。只有孔姓能够一代不缺地与轩辕黄帝联系起来。自轩辕黄帝至孔子传了四五十代,孔子到郏县孔姓最低辈,又传80代,自轩辕黄帝至今,已传有一百二三十代人,经历了约5000年历史。”

  孔令公的这种自豪,来自于孔姓延续了五千年、一代不缺的家族世系家谱。2002年,当时文化部搞了一个全国性的“谱牒抢救工程”,孔令公把他珍藏多年的《河南通谱》捐了出去。

  尽管家谱捐了出去,但郏县孔姓族人心里还是有谱的。这六千族人只要互相通报一下姓名,就能知道彼此的辈分和相互的称呼。孔令公说:“广义上的孔姓族人是大分散、小聚居,具体到郏县,孔姓是聚居的。他们集中在南孔楼、北孔楼、柏树行街、堂街镇孔湾村等地。”

  因为对孔姓族人感兴趣,孔令公带记者拜访了文庙附近的几户人家。无论老幼,他们多体态消瘦,温文有礼。孔姓本身对他们既是荣耀,又是约束。孔姓家庭严格的家规家训,是已经融化在他们血液里的东西。孔令泉,60岁,职业司仪,在他家的老宅子里,进门处是孔子画像,下面是香炉供奉,院子中心是不规则的长方形水泥池,池壁上大书“泮池”二字。孔令公笑着说:“这泮池是不合规矩的,但到底是心中的一个念想。”孔令泉的外孙子,才三四岁的光屁股小孩,已经会作揖行礼了。

  在郏县居住的孔子后代,英才辈出。39代孔克宽,公元847年,由宰相白敏中保奏唐宣宗,历述其功德,唐宣宗封其世袭国子监学正(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教授),下传六代仍担当此职。63代孔贞贯,曾任知县,其弟任武官。66代孔兴象,是饱学之士。70代孔广仁,参与明代孔府修谱,将郏县孔姓族人全部续入孔府家谱。71代孔昭逵,为五品官。

  现在全国的孔姓已经变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据1988年国家有关部门排的100大姓,孔姓排在第72位。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