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安阳 >> 新闻资讯 >> 浏览安阳

国宝落户古都安阳 探寻“贾伯壶”的前世今生

2012/11/20 10:48:33 点击数: 【字体:


国宝落户古都安阳 探寻“贾伯壶”的前世今生
       

    2012年11月15日上午,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库房。

    经过3层安检程序,打开一扇厚达40厘米的金库门,工作人员带着专用的白手套,开启了一个红木柜子,小心翼翼地将两尊近半米高的精美青铜器“捧出”,放在铺着绿色天鹅绒的桌台上,带着兴奋不安的心跳,记者终于见到了它的真容。

    斑驳的绿铜锈早已掩盖了其原本的金黄华贵,但却留下了最珍贵的历史痕迹。一对神秘的贾伯壶,穿越茫茫时空,在洹水之畔惊艳亮相。

    颈上凤鸟纹: 一抹穿越千年的惊艳

    据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贾伯壶原是香港御雅斋所藏的文物,年代为西周晚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眼前的一对贾伯壶整体线条流畅优美,纹饰华丽,连盖通高48厘米、身高40.5厘米、宽30厘米。壶横切面基本呈圆角方形。壶盖敛口,与壶身恰好接合,完整性极好。顶部外饰“S”型双龙纹,相对相应,奢美和谐。壶盖周边环绕饰有一组古朴雅致的无目窃曲纹,大气庄重。壶身平口,鼓腹,壶颈两侧附有一对活灵活现的龙形兽首环耳,造型独特,眉角上扬下卷,兽首传神,兽首的眉角突出“V”字形,眼睛炯炯有神。腹鼓上的“田”字形扉棱交错呈突起的菱角形状,令原本光滑的壶身与方折的扉棱有相互对比的变化,在简洁的线条背后,显现出沉实厚重、礼制庄严的感觉。

    最值得一提的是,贾伯壶器颈上有一圈凤鸟纹,生动别致,清晰秀丽,线条流畅。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西周中晚期流行的长尾鸟纹。这一圈凤鸟纹恰似一抹惊鸿掠过视线,带人进入对2000多年前的西周的无限遐想。

    在壶盖外侧,铸有铭文八行共三十三字(含重文二),由于保存完好,金文字体清晰可见。随着壶盖从壶身抽离发出的轻微摩擦声响,一段与之有关的历史也随之展开。

    铭文三十三:

    只愿为《左传》佐证


    “隹王二月既死霸丁亥贾伯作世孟姬尊壶用享用孝用祈万寿子﹦孙﹦永宝用享。”这段文字是对贾伯壶壶盖子口上三十三个铭文的转译。壶盖铭文内容记述了某年二月既死霸丁亥日,贾伯为出嫁世国的女儿铸造此对尊壶,并用于祭祀祖先神灵和祈求万寿之用。

    在对贾伯壶进行论证考察时,铭文中这样一个字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公式”。经论证,专家认为此字应释为“贾”字。此事一经认定,在我国著名史书《左传》中关于贾国的记载便可得以验证。《左传·桓公九年》记载:“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鲁桓公九年,即公元前703年,这是关于“贾伯”最早的文献资料。故该青铜器铭文中的“公式伯”,应为文献中的“贾伯”。

    关于贾国的历史,传世的文献资料并不丰富。西周时,周康王姬钊把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之子姬公明封于贾,建立贾国,号为贾共公,作为周朝的附庸国。公爵爵位。因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所以贾国为姬姓国。公元前678年,晋曲沃武公夺取了晋地,唐改称为晋,贾国的领土被吞并。

    《左传》有关贾国的资料只有两条,一是鲁桓公九年贾伯参与伐曲沃的战争,二是鲁庄公二十八年晋献公娶于贾,《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记载:“晋献公娶于贾,无子。丞于齐姜,生秦穆夫人及大子申生。”

    至于贾国的始封与灭亡,先秦文献没有记载,只有后出的族氏记录可供参考。而在《左传·桓公九年》中所提到的虢、芮、梁、荀、贾五国,皆是西周分封的地方诸侯,随着虢仲盨、芮伯壶、梁伯敔簋、荀侯匜等西周中、晚期青铜器的发现,已获得了二重证据的确立。惟贾伯的青铜器在此之前没有发现,贾伯壶历经千年而保存完好,不仅弥补了学术上的遗缺,更是带着使命、秉承着千年责任来到今世为《左传》佐证。

    香港到安阳:

    中华文化传递无间歇


    2011年11月,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得知,香港御雅斋所藏一对贾伯壶欲出售。

    “我们当时得知这个消息是很兴奋的,所以在得知消息后的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邀请了国家级、省级近十名专家学者对贾伯壶进行论证鉴定。”虽然已经过去了近一年,但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征集部的工作人员回想起当时的情景,言语间依然难掩兴奋之情。据工作人员介绍,专家们第一次见到贾伯壶时,都十分地兴奋,随后的多场论证鉴定紧锣密鼓地展开。我们参加过多场有关文物鉴定的活动,关于贾伯壶的鉴定,专家意见高度一致,令人欣慰。

    已经80多岁高龄的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李学勤也积极参加了这次鉴定。最后在北京的论证会上,鉴于贾伯壶的珍贵性以及其对于《左传》中的历史记载的印证作用,专家们对于贾伯壶收入中国文字博物馆给予了全票通过。

    “我们所有经历过贾伯壶相关工作的人,包括原收藏者,都认为贾伯壶被中国文字博物馆征集是历史的机缘,更是中华文化血脉相连的关系。也许正因为此,文物收藏者对于贾伯壶的各项事宜都十分爽快地配合,也很感谢她愿意将这件珍宝交付给国家。”中国文字博物馆文物征集保管部主任魏文萃感慨地说。

    落户洹水畔:

    让青铜魅力绵延亘古


    魏文萃告诉记者,贾伯壶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建馆以来从民间征集到的最为珍贵的文物。他说:“不论是本身价值还是历史文化内涵,贾伯壶都是当之无愧的。”

    贾伯壶“入驻”中国文字博物馆,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魏文萃说:“首先,从器身铭文上的‘贾伯’一词对贾国在《左传》上的记载进行了佐证。其次,也为今后学术界的研究提供了‘世国’这样一个崭新的话题(贾伯为出嫁世国的女儿铸造此对尊壶)。再次,贾伯壶为贾姓寻根问祖以及古代封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另外,这也对我们建馆不久、白手起家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的全体工作人员来说是很大的鼓舞。”

    11月16日,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建馆三周年之际,国之瑰宝、西周重器贾伯壶首展揭幕。这精妙绝伦的青铜器带着2000多年前的喜悦与哀愁、平和与战乱风雨兼程,终在古都安阳落户安家。“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民间文物征集史上的里程碑。”魏文萃说。为此项工作付出艰辛的各级领导与专家们都觉得“可喜可贺”。

    感言:贾伯壶是华夏先祖文明的结晶,它不仅代表着那一段浩如烟海的历史,更彰显着中华民族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未来。2000多年,那是多少个沧海一粟的汇集!贾伯壶带着千年的文明沉积,穿过历史的漩涡,带给了这座古城太多的惊喜与感动。我们相信,在未来,贾伯壶也必将与璀璨的殷商文明一道,在历史的天空烙下最瑰丽的印迹。(原标题:国宝落户古都安阳 探寻“贾伯壶”的前世今生)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安阳新闻网(2012-11-19)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