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高志强实习生刘延可文图
阅读提示|在一般农民眼里,土地生长的是庄稼,而在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村民龙振山的眼里,土地承载着历史。农民和考古,二者似乎相差甚远,而龙振山却用30多年的积累,近3000件的藏品,6000年的历史进程,将这两个概念完美地叠加在了他的身上。
前日,大河报记者来到安阳县安丰乡渔洋村龙振山的家里。谁也不会想到,在面积不足40平方米的低矮房子里,陈列着近3000件藏品。昨日,获得第六届“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的龙振山乘坐高铁前往长沙参加颁奖典礼。
普通农民
偶然踏入考古收藏界
1974年,27岁的龙振山和村里人一起到村东头挖坑种苹果树。无意间,他们挖出了一些陶片和陶坯,上面锈迹斑斑,但刻的花纹却简单别致。
“当时觉得这些东西上面刻有花纹,肯定很珍贵,我就想着先把它们都拾掇回家。”龙振山告诉记者,当时他觉得这些东西很是稀罕,便把它们细心收集了起来。
那么,这些陶片和陶坯出自什么年代,是否珍贵?龙振山带着它们骑着自行车辗转十几公里来到当时的安阳市博物馆,被时任馆长的刘顺鉴定为商代遗物。这对龙振山的启发很大,从此,他便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对文物的收集、保护上。
考古日记积累近30本
从事文物保护、研究工作需要掌握大量历史知识,为此,龙振山专门购买了一本《工农兵考古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多年的潜心研究使龙振山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平时一有时间,龙振山就会到村子周围溜达,寻找有研究价值的历史遗物。村民挖地盖房或者农忙耕种时,常常挖出一些零散的器物,这些器物在别人看来一文不值,但他却一一收集起来。每找到一件历史遗物,龙振山都会在自己的考古日记上记录发现的时间和地点,并画出详细图示,为日后文物保护、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考古日记很重要,发现的每一样东西我都能从日记中找到记录的出土时间和地点,这些日记已经有近30本了。”龙振山说。随便打开日记的一页,上面写着:1990年2月25日,在2号地发现卜甲5块、卜骨1块、骨箭头1个……在日记中,甚至连陶片上的花纹都描绘得精细入微。
微缩型博物馆藏品丰富
2004年,龙振山办起了一座“渔洋文化遗址博物馆”。
龙振山的家是个小小的四合院,他的“博物馆”就设在这个小院的东厢房里,面积不足40平方米,里面陈列了近3000件藏品。一进门,就可以看到一本本文字资料挂在墙上。沿着屋子的四壁参观,铝合金玻璃柜整整摆放了一周,玻璃柜里面密密麻麻的藏品,均按照年代顺序整齐摆放。从仰韶文化、龙山二里头文化、夏商文化,到春秋、战国、秦文化,再到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文化,隋、唐文化,一直到明、清时期文化,在这里都有相关藏品呈现。新石器时代的卜骨和陶片、商代的陶器、战国的鼎壶,数不胜数。墙上挂着渔洋村周围的遗迹分布图。粗略、简明的线条就像一道道年轮,诉说着它们各自的年龄和一段上古时代的故事。
博物馆免费开放
“1978年4月7日,在村西沟北岸发现一商代古墓,里面有14枚贝币,是海贝,贝币是我国早期货币之一,商代甲骨文中有记载……”龙振山拿起一枚贝币介绍着。
40年来,他通过收集历史遗物,使渔洋村这个千年古村成为中国6000年村落文明史的一个缩影。也就在这个小屋,他把中国的历史串联了起来,并把这些展品对每个村民、每位游客免费开放。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年曾对渔洋村按朝代归类的文物作出评价:“渔洋村可以看作是一个中国普通村落6000年演变的标本。”
苦心研究终获奖
“薪火相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杰出人物”评选是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全国性的评选表彰活动,旨在推举和表彰各行各业中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在第六届评选活动中,全国共有104位个人和10个团队进入评选。在7月3日最终公布的年度杰出人物获奖名单中,龙振山榜上有名。
龙振山告诉记者,此次获奖是对他苦心研究最大的认可,回来后他将为传承6000年历史文明继续努力。(原标题:安阳农民考古30年 办微缩型博物馆藏品近3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