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绞胎瓷原产于焦作市区北山里当阳峪村,这种名瓷工艺,已失传近千年之久。据考,焦作地区绞胎瓷的制作,始于唐代后期,毁于北宋末年战乱。在宋代,当阳峪瓷窑是与北方定窑、汝窑相媲美的著名民窑,绞胎瓷为其代表性的特色产品之一。绞胎瓷,又名透花瓷,它工艺特殊,瓷胎具有变化无穷、自然流畅的纹理,类似木纹、席纹、麦穗纹、鸟羽毛纹等花纹,是中国古代独树一帜的传统工艺。修武县为恢复古代名产,特组织科研人员致力于绞胎瓷研究,广泛搜集了有关宋代当阳峪的文字图片资料,求得了比较准确接近于古代当阳峪的配方。成功复兴了这一古老工艺。...
本期概述
本期主要介绍焦作绞胎瓷的特点和唐代绞胎瓷的传世作品。绞胎工艺是当阳峪窑的特殊之作,羽毛纹对称整齐有序,木理纹似木纹流畅,水波纹如行云流水,编织纹如草编、竹编般逼真,还有条带纹、石理纹、树叶纹、麦穗纹、蒂纹、涡纹等,开创了我国陶瓷胎变装饰的先河。绞胎装饰,由胎而生,表里如一、五彩渗化的效果,构成了绞胎瓷的特有韵律,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