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返回印象河南
首页 >> 新闻中心 >> 查看新闻
胡宝国:用艺术传承华夏文明
作者:胡宝国    时间:2013/6/21 9:42:59

胡宝国:用艺术传承华夏文明

百子图和清明上河图。张雷龙 摄

胡宝国:用艺术传承华夏文明

中华剪蝶王胡宝国和他的作品。张雷龙 摄

河南民间剪纸,集中在豫西的灵宝、卢氏和豫北的太行山区。如今剪纸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开封的胡保国、禹州的徐光豫和郑州的连德林等人。近日,记者随海峡两岸三地记者采访团“探寻中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联合采访活动,对中华剪纸蝶王胡宝国进行了专访。

1959年出生的胡宝国,河南开封市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艺名蝶王,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理事。他自幼酷爱剪纸,尤擅蝴蝶剪纸艺术。从民间艺人到著名艺术家,他虚心求教、多方学艺,经过几十年的勤剪不辍,创造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胸有成蝶,剪纸不用刻刀和纸钻,仅用一把剪刀,一气呵成,堪称剪纸艺术中的一绝。其作品线条流畅,飘逸伸展,剪工精细,构思巧妙。随手而出的剪纸蝴蝶更是无一雷同,栩栩如生,格外传神,手工剪出的一万只蝴蝶曾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1999年9月其作品《百蝶图》在全国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大展博览会上展出,被评为金奖,并被组委会收藏,同时他也获得了“海峡两岸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2000年11月其作品在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上获金奖。2002年9月其作品入选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中国21世纪友好促进会共同主办的海峡两岸四地“团圆”艺术剪纸展览。2003年胡宝国被载入世界名人证书。2003年、2005年他两次获得河南民间文艺金鼎奖成就奖(河南民间文艺最高奖)。作为对他剪纸艺术的肯定,中央电视台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多家海内外新闻媒体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他的作品还有清明上河图、百子图、毛泽东像、夜光等,记录着华夏文明和历史。

河南剪纸历史悠久,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钞》中,就有一段是描写汴梁城里,出售剪纸的盛况:"昔京都大街,有剪花样者……。一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独擅一时之誉。"由此看来,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盛行于河南广大地域的传统地方剪纸,其思维观念,仍没有摆脱崇神意识的本质,其动机在于冀求人类与"神灵"的交感,尽管在寻求表达方式时,其间含有多种隐喻手法(为地域文化所包容),但其全部意义,总是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和愿望(求安、趋利、辟邪)紧密相连。剪纸"天地神"、"求雨"、"谷神",就表现出庶民百姓无法与天灾人祸抗争时,仰仗神灵、魔力来驱邪避害,以求家室安宁,五谷丰登。

河南民间剪纸的大部分内容,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喜花(结婚时贴用)"鸳鸯戏莲"是表现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白首偕老";窗花"金虎送钱"(视虎为万能吉祥物),则是期盼"生活富足、金钱遍地";"牧羊人"、"庄稼汉"、"喂猪"、"拉洋车",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芸芸众生的生活写真。这些艺人用妙手记录着中华历史和艺术,传承华夏文明,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功不可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记者 张雷龙) 

来源:中国日报     时间:2012-03-29

 


关于我们 | 在线展厅 | 联系我们 | 在线留言 | 在线订购 | 返回印象河南
Copyright 2010 印象河南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案11032303号 印象河南全程策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