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玉雕产业成气候
2013/4/20 8:50:31 点击数:
【字体:大 中 小】
1958年底,蚌埠市建起我省计划经济时代唯一一个玉雕厂,培养出一批能工巧匠。斗转星移,50多年过去,并不产玉的蚌埠市,依靠一代又一代玉雕艺人,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玉器产品交易市场之一。蚌埠玉器文化,逐渐引起一批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他们整理记录蚌埠玉雕厂、改革开放后蚌埠玉器市场的发展历史,并对蚌埠玉雕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卞和献玉的故事家喻户晓,相传楚人卞和伐薪得美玉,两次献玉不得,被断双足。卞和抱玉山下恸哭,引得楚文王剖玉,最终发现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在蚌埠市怀远县荆山东侧,有一个深幽宽广的山洞,这里被历代文人骚客认为是卞和掘玉的地方,名曰“卞和洞”。
事实上,近6000平方公里的蚌埠土地上,并不产玉,但距离“卞和献玉”2000多年后的今天,同样因玉器而闻名,这里拥有玉器生产经营商家4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5万多人,每年产值超过20亿元,是全国知名古玩玉器集散地。
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蚌埠市社科联原主席郭学东,长期从事淮河文化和蚌埠城市文化研究。他告诉记者,蚌埠玉器发展历经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真正起于1958年。为响应国家号召,一批来自上海、南京、扬州的手工艺人支援内地城市建设,汇聚蚌埠。在蚌埠手工联社下设的刻字社指导员孙时化和王景友的带领下,8名玉雕技师与4名子女及艺徒,组成了最早的小型生产班子。 1964年6月,逐渐壮大的综合工艺社正式更名为蚌埠玉雕厂。蚌埠玉器因玉雕厂成立,名噪一时。第二阶段,应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改革开放后,伴随着蚌埠玉雕厂经营不善。一批玉雕艺人走向了市场,以家庭作坊为形式,采取“来料加工”方式,进行仿古玉器加工,形成了“买全国,卖世界”的现象。阜阳、淮南、蚌埠三县等地大量农民慕名前来,纷纷拜师学艺,蚌埠玉雕队伍不断壮大。南山街、余庆苑、延安小区、龙河路“北工地”等一个个寻常巷陌、农村郊舍中,隐藏了大规模的玉器作坊群。当它们再次撑起蚌埠玉雕行业的同时,一些目光长远的企业商人,及时招揽雕工精湛的工人技师。企业自己选料、自主设计,向高端玉器品牌企业转型。郭学东认为这可归列为蚌埠市玉器产业发展的第三阶段。
“蚌埠玉雕主要用各种玉石、翡翠、玛瑙、珊瑚等高中低档原料,雕刻出炉瓶、人物、花卉、鸟兽等各种产品,其中数五环炉、链条瓶等最为出名。 ”蚌埠市博物馆副馆长辛礼学认为,蚌埠炉瓶玉雕在南方流派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其既有南方的精细玲珑,又有北方的敦实稳重,其取法传统、勇于创新、南北兼容、风格独特、自成一派。如今,杨其鹏、孔德佩、赵敏、王本龙等作品独树一帜,成为蚌埠玉雕界的代表性人物。
除了创新之作,仿古玉器是谈及蚌埠玉器文化所绕不开的话题。 “人们把玩玉器,通常以古旧为好。 ”郭学东告诉记者。在计划经济时代,蚌埠玉雕厂和田玉等高档玉料十分紧张,多以岫玉为主。老艺人为增观赏价值,结合传统手法,采用地下掩埋的手法,发明了“老提油”、“鸡骨白”、“黑皮”、“枣皮红”等做旧工艺。一件玉器混合染料掩埋半年以上,几乎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虽然是做旧产品,但这些仿古玉至今在市场上仍有收藏价值。 ”
新一代玉雕艺人对仿古工艺做出改良。在染料配方上,更多采用草酸和一些化学色剂。同时,放弃地下掩埋的手法,改用喷枪或微波炉等加热工具,对玉坯进行加热,使玉坯表层结构涨裂或疏松,然后趁热,或整体、或局部将玉坯浸入配好的染料缸里浸染上色。随后,加之抛光、包浆等环节,最终完成制作。由于染料配方各不相同,也形成各家各户的独特风格。
蚌埠仿古玉名声鹊起,但是隐患也悄然滋生。伴随着近年来古玩收藏的不断升温,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之徒将蚌埠仿古玉器当成古董文物在市场上倒买倒卖。一时间,原本引以为傲的蚌埠仿古玉器从巅峰跌落谷底。
“蚌埠市玉器产业及玉器文化现象引起了学界关注。我们希望从深层解答,蚌埠市玉器产业将何去何从。 ”蚌埠学院副教授、淮河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许振波告诉记者,去年,该研究中心已着手收集资料,将蚌埠玉文化集结成书。他本人也已成功申报省级课题项目《皖北与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研究》,将从产业发展角度提出自己的研究建议和意见。
“蚌埠玉器产业不光可以从经济产业方面做文章,还可更多从地域文化角度研究它的发展前景。 ”郭学东认为,蚌埠玉器行业产生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蚌埠的交通优势、蚌埠人的北方性格,蚌埠上世纪机械工业的发达,拥有大批的能工巧匠,都对蚌埠玉器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通过结合蚌埠地域文化的研究,郭学东希望进一步找出蚌埠玉器行业的定位,科学地预测玉器行业发展的前景。(记者 郭耀华 丰静)【原标题:蚌埠玉雕产业成气候】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安在线 2013年0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