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濮阳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濮阳

中原兴起姓氏寻根热 河南濮阳寻根祭祖圣地

2013/5/17 18:29:35 点击数: 【字体:


中原兴起姓氏寻根热 河南濮阳寻根祭祖圣地

中原兴起姓氏寻根热 河南濮阳寻根祭祖圣地
 
    新华网河南频道( 程红根/文 穆晓莉)姓氏寻根作为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引起各地和姓氏研究专家学者们的关注;中国许多地方和研究界把寻根活动当成姓氏文化资源,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发利用,带动了姓氏文化研究的繁荣。

    专家指出,寻根的历史意义,在于普天下所有龙的传人不忘血统,不忘根本;寻根的现实意义,在于华夏民族的认同、团结、凝聚、合作。要加大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姓氏寻根组织服务,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融合。

  中原兴起“姓氏寻根热”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万姓同根,根在羲皇。10月17日至19日在河南周口市举行的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企业家和国内外姓氏文化专家、学者。本届姓氏文化节由中国侨联、中国文联、全国工商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周口市人民政府承办,文化节的主题是"万姓同根,万宗同源,寻根联谊,合作发展"。文化节期间,举行华人华侨公祭太昊伏羲大典、中华姓氏文化论坛及族谱展、"中华姓氏文化节个性化邮票"首发式、"祖地老家寻根情"联谊报告会以及多项寻根谒祖、艺术表演、文化旅游和商贸交流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在海内外迅速兴起的到中原河南寻根谒祖活动,在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期间达到又一个高潮。中原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贾斌说,此前各地举办的都是单个姓氏的文化寻根活动,而周口市举办的以"万姓同根"为主题的中华姓氏文化节,是一个创举,也非常地合适。在这里,姓氏文化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非常人性化,容易被人们接受。

  寻根是人类的天性,姓氏寻根就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活动。长期研究姓氏寻根现象的社会学博士后、姓氏学研究专家王大良说,姓氏寻根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利用家谱寻根、以郡望堂号堂联寻根、以历史移民集散地和祖籍纪念地寻根等,其真正意义在于增强炎黄子孙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

  有研究资料显示,在自古至今曾产生过上万个姓氏中,约有1000多个姓起源于河南,百家姓中有73个起源于河南。专家认为,中华人文始祖羲皇故都河南淮阳,是中华万姓的发祥地。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张新斌等负责的一项寻根文化研究最新成果显示,这项研究涉及的具有开发价值的341个姓氏中,依数量多少而排列的300个大姓起源于河南或部分源头在河南的有171个;其中前100个大姓中有97个姓氏均与河南有关,77个姓氏直接起源于河南,有98个姓氏的郡望地在河南,这些姓氏涉及当代华人的90%。

  寻根的起点是海外,中转站是闽粤沿海地区,终点是中原河南。地处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姓氏之根的河南,理所当然地成了海内外华夏子孙姓氏寻根的集中地。河南省成立了省级姓氏研究机构,还有若干个专业委员会,与海内外姓氏研究机构或联谊机构、宗亲社团保持着密切联系,为寻根提供资料和咨询服务。据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林雪梅介绍,近20多年来,据侨务部门不完全统计,河南省共接待过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人数达30多万人的寻根谒祖团。世界陈氏、世界郑氏、世界谢氏等宗亲总会,都曾多次组织世界各国相关宗亲团体来河南寻根祭祖。

  记者最近采访中了解到,今年8月,全球谢氏宗亲近千人在谢姓人的发源地河南南阳,举行了联谊恳亲大会;10月12日,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叶氏后裔代表500多人,共聚世界叶氏华人祖地河南叶县,举行了世界叶氏联谊总会第二届代表大会;10月15日,千余海内外陈氏后人集会河南淮阳,共祭祖先。将于10月29日开始在河南荥阳举行的首届郑氏文化节,目前已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郑氏华人报名参加。

  “万姓同根”源于河南淮阳

  谁都有名,谁都有姓,但姓氏文化的发源地在哪儿?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多少姓氏?中国姓氏文化又是如何发展至今的?这一连串的疑问,在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上找到了答案。与会的海内外姓氏研究专家达成共识:中华万姓源于羲皇故都宛丘,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祥地。

  参加文化节的专家们一致认为, 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被誉为"中国历史自然博物 馆"的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而河南省周口市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是海内外"龙的传人"的故乡。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姓氏学专家袁达义,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贾斌,河南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新斌,河南省中原姓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刘翔南等多位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史料,从不同的学术视角探讨、论证了伏羲、淮阳与中华姓氏文化起源、发展的渊源关系。

  据史书记载,大约在6500年前,伏羲率领自己的部落由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沿黄河东下,定居于宛丘,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以其圣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并取各部落图腾的特色组成了新的图腾---龙。龙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的象征,"龙的传人"便由此而来。

  太昊伏羲定都于宛丘后,以龙纪官,分理宇内。他做网罟、画八卦、造甲历、养牺牲,去穴巢之居,改茹腥之食,兴礼教以导文,造干戈而饰武,开创了中华远古文明,被尊为"人文始祖"。特别是伏羲定姓氏、制嫁娶,创立了男女对偶婚的婚配制度。伏羲自定风姓,其他或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所种植物为姓,或以居所为姓,或以官职为姓等,华夏姓氏自此起源。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姓氏族有10000多个,现在常用的有3000多个,如果溯流而上,均可追溯至太昊伏羲,其中李、陈、王、孙、胡等100多个大姓直接起源于淮阳。伏羲之后,中华民族姓氏虽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但总过程没有变,众多姓氏同根同族,互为依存,血脉相连。姓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敬祖尊宗的传统文化,牢牢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太昊伏羲陵成为寻根祭祖圣地

  太昊伏羲功盖百王德配天地,龙之传人尊崇始祖礼继古今。10月18日上午,肩披黄色披巾的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国内企业界人士,和当地各界人士一起,位于河南周口市淮阳县的太昊伏羲陵园内,举行了甲申年公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太昊伏羲陵是中华始祖、"三皇之首"太昊伏羲长眠的地方,也是中华姓氏文化的发源地。

  从古到今,太昊伏羲陵前香火不断,历代皇室望族、文人墨客均来淮阳朝宗谒祖,尤其是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日,这里都举行规模盛大的朝祖庙会,吸引国内外游人香客纷纷前来,日客流量最多时达20万人次,形成群众性朝拜活动的高潮。

  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侨陈先生在统天殿前祭拜、敬香之后,特意从怀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红纸香袋,装取一点祖陵的香灰带回去。他对记者说:"我的老家在广东,这次来太昊伏羲陵祭祖,感到非常荣幸。举行这个活动,对于促进华人的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希望海外更多的华人华侨都回来看一看。"

    泰国泰华各姓宗亲总会联谊会的温学明先生说,泰国华侨这次专门组成"万姓同根"谒祖团,60多人一起包机来太昊陵拜祖,对姓氏的根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的认识,大家都感到非常高兴。他说:"落叶要归根。我们华夏子孙知道了自己的根在哪儿,就在中国河南淮阳。这次回到自己的老家来寻根拜祖,我们感受很深,感到很有意义。"

  自称这次是第412次回到祖国大陆、第4次到河南省、第二次到周口市的台湾各界社团联谊总会总会长、台湾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促进会会长林竹松说:"饮水思源,认祖归宗,中华儿女不忘祖根。这儿就是祖国,就是中华儿女的祖根所在,我们都不能忘记祖宗、忘记根本!"他说:"举行寻根祭祖活动,发扬中华民族敬祖尊宗的传统文化,有利于促进海内外同胞互动、联谊、团结,有利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要让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源在哪里,统统都是在祖国!根在这里!"

    84岁的台湾中华各界联谊总会荣誉会长、庆丰海洋企业开发公司荣誉董事长胡志直说:"我这一代是第一次来这里祭祖,来祭拜人文始祖伏羲。中国家族的鼻祖是伏羲,他开创了中华远古文明,值得万世敬仰。伏羲文化是我们中华子孙永远不能忘怀的。"他一再强调说:"有了中华文化,才有中华民族;有了中华民族,世界才能和平。这是真的。"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在各个嘉宾留言簿上,华人华侨留言最多的词语是"中华同族""华人同源""华夏一脉"等。万姓同根,百川归海。一些华人华侨还在太昊伏羲陵西侧"留根园"内,参加了以"把根留住"为主题的植树活动,以一棵棵柏树寄托对祖根地的留念之情。

  中国姓氏文化研究在寻根热中蓬勃兴起

  对姓氏寻根现象特别关注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博士后、姓氏学研究专家王大良在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举办的"姓氏文化论坛"上说,由于姓氏是家族的标记,在寻根活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其价值正通过近年的研究或出版热潮等不断显现出来,并有多种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他说,首先是编辑出版姓氏研究书籍。据不完全统计,近年编辑出版的姓氏丛书有10多种,单独出版的书籍不下100本。尤其是姓氏丛书,由于大多以一姓一本的形式出现,内容又多涉及有关姓氏的来源、演变、发展、迁徙、分布、世系、名人等,无不是寻根时的必备参照,其作用甚至超过传统的家谱,起到了为寻根服务的作用。

  再者是成立寻根服务团体。王大良说,近年来,随着海内外交流的越来越频繁,原在海外某些地区存在的姓氏宗亲组织得到了较大发展,致使姓氏宗亲会馆、姓氏研究与联谊机构等在海内外都有所见,在团结族人和弘扬中华民族美德等方面都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如今,国内许多姓氏的祖居地或发祥地等,均成立了姓氏研究会或类似机构,河南、福建、广东、四川、贵州、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的这类组织尤为多见。这些组织在各地大力开展姓氏研究活动,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提供线索。尤其是河南、福建二省,不仅都成立了省级姓氏研究会,还有若干个专业委员会,与海内外姓氏研究机构或联谊机构、宗亲社团保持着密切联系,为寻根提供资料和咨询服务。有些地方还成立了代客寻根机构,或者编印刊物,随时发布寻根信息和研究成果。

  王大良还说,近年来,姓氏寻根活动还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其表现不仅是姓氏寻根常常是一些网站或网页一个方面的内容,而且专门的姓氏网站或网页也不断出现,成为寻根活动的一种新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这类网站中仅中文网站就有近200个,一些大姓还有多个网站,其中天下第一王、中华张姓网、陈氏宗亲网、林姓宗亲网、黄氏全球网、世界郑氏网等都是较有影响的单姓寻根网站,根网、中华一家人、中华姓氏网、寻根问祖、炎黄脉络等都是综合性的专门网站,在同类网站中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据王大良介绍,近年来各地还开办了一些姓氏寻根节目,这类节目有些是在电台开办的,有些是电视台制作和播出的,其中尤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固定节目《天涯共此时·百家姓》播出较早,较有影响。广东电视台《寻根问祖·百家姓》电视片和中央电视台15集《百家姓》系列专题片也各具特色,河南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杭州电视台、沈阳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也制作了相应的影视节目。

  王大良透露,近年来,姓氏专项课题研究也开展起来,如进行郡望堂号问题的研究,表明姓氏文化研究在进一步深化。他说,郡望堂号作为姓氏一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具有揭示家族渊源、表示慎终追远和对本姓先贤的尊崇等方面的作用。由于各姓都有数量不等的郡望号堂,它们集中在一起,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中国姓氏的厚重内涵。

  姓氏寻根有助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姓氏学专家袁义达认为,中国姓氏是一项独特的国情资源,其内涵和特征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姓氏的遗传本质如同血脉,世代相传,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的生存。

  姓氏学研究专家王大良说:"海外各地的华人华侨不远万里回到祖国大陆寻根谒祖,进而带动全国各地的寻根热潮,这表面上看虽是一种文化或血缘上的认同现象,实质上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直接表现形式。"

  王大良认为,由于姓氏寻根所寻觅的是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文化之根,由此带来的姓氏文化研究的繁荣,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积极意义。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文化,探讨姓氏寻根现象,我们更加能够借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参加姓氏文化节,来周口拜谒伏羲祖陵,我真正体会了'万姓同根'的含义。"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华人华侨总会会长古宣辉先生对记者说:"海外华人华侨无论身处世界哪一个地方,心都和故土连在一起,这就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是咱们的宝贵财富。"

  泰国华侨"万姓同根"谒祖团团长、泰华各姓宗亲总会联谊会值月主席方汉标带领60多位华侨来到周口寻根。他说,尊祖敬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寻根问祖是龙的传人永远的情结。我们在泰国安居乐业、接代生根,成立各种不同性质的社团,最重要的就是不忘宗族,各姓华侨早就成立宗亲会,旨在缅怀祖德,溯本追源。

  王大良说,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回祖国大陆寻根问祖,通常是以世代承袭下来的姓氏为徽记,以祖传的家谱、图片等资料为依据而进行。寻根方式主要有利用家谱寻根、以郡望堂号堂联寻根、以历史移民集散地和祖籍纪念地寻根等。前来寻根的人除只身单人外,有些是一家一姓的,或者是组成庞大的代表团结伴而来,如世界谢氏、陈氏、李氏、袁氏到河南周口寻根,世界林氏到河南卫辉、郑氏到河南荥阳寻根等;有些是几姓联合而来,如世界舜裔总会等;有些是族群结合的,如客家寻根;有些是地域结合的,如豫闽台姓氏寻根,都有代表性。据不完全统计,近20多年至今,来大陆寻根谒祖的姓氏已有100多个,涉及20多个省市的数百个市县乡镇,囊括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所有的大姓。

  王大良说,姓氏寻根就是人们以姓氏为纽带所进行的文化寻源活动,所谓"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所指就是如此。姓氏寻根也是海外华人华侨回来报效祖国、了解自己文化背景和文化源泉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由于姓氏寻根所追寻的是自己的姓氏之根或血缘所出,这对形成全民族的心理凝聚力和血缘上的认同,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4-10-29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河南省濮阳华夏张姓文化研究会成立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