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驻马店 >> 传统文艺 >> 文艺赏析 >> 浏览驻马店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孙三民与汝南罗卷戏

2013/4/15 15:23:02 点击数: 【字体:

孙三民与汝南罗卷戏
罗卷戏传承人在说戏
  李勤玲

  汝南罗卷戏是我国众多剧种中具有鲜明个性的民间传统剧种,它历经几多起落沉浮,濒临灭绝,在新时代又重新焕发生机。2008年,汝南县罗卷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成为继梁祝传说之后汝南拥有的第二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汝南罗卷戏能够得到挖掘、保护和传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孙三民老师功不可没。”汝南县文化局局长杨民生颇有感触地说。

  日前,笔者采访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卷戏代表性传承人孙三民。今年67岁的孙三民,是汝南县文化馆文艺骨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他谱写的《我们是农村姑娘》、《我爱农村唱农村》等多部广播戏曲、电影插曲曾在中央、省、市电台播出,其中《我们是农村姑娘》荣获全国民歌演创大赛百歌金奖。

  谈起整理罗卷戏的过程,孙三民老师打开了话匣子。他说,自己出生在汝南宿鸭湖里的燕亭乡,那里是汝南罗卷戏的发源地,中原有名的“戏窝子”。他从小就是听着罗卷戏长大的,对罗卷戏有深厚的感情。每年农闲时节,罗卷戏艺人们常演于春会、庙会或物交会,他们不仅在汝南广大乡村巡演,还经常应邀到周边的安徽、山东等地演出,很受欢迎,盛极一时。老艺人们还常去叶县、邓州办教唱班,培养了许多罗卷戏弟子,使罗卷戏得到发扬光大。

  上世纪二十年代之后,豫剧、越剧等流入汝南,罗卷戏也吸取豫剧中的一些优点进行演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面对豫剧等新兴剧种的强大攻势,罗卷戏颓势已现,但仍有一批老艺人坚守着自己的精神文化家园。1958年汝南县兴建宿鸭湖水库,燕亭乡方圆数十里内的百余个村庄和罗卷戏艺人的聚集地都被拆,艺人们分散到本县及周边四县的乡村落户,从此失去了在一起切磋技艺、集体演出的条件。繁盛了数百年的罗卷戏,至此走向灭绝。

  看到汝南罗卷戏面临灭绝的境地,作为一名基层音乐工作者,孙三民焦躁不安,他曾向上级部门写了长达万字的报告《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罗卷戏工程刻不容缓》,呼吁政府加强重视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各地开展国家十大艺术集成工程,有了政策和领导的支持,孙三民开始走访调查老艺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搜集、整理汝南罗卷戏的音像资料之中。他说,每位老艺人都是一个文化宝库,随着年龄的增大,说不定他们那天就离世了。一旦谢世,那就等于一个文物宝库的坍塌。

  那时他每天骑着自行车,背着相机,带着录音机、干粮和水壶,挨个走访老艺人,给他们拍照,唱腔录音。由于艺人分散,伴奏的与演唱的相距较远,他常常在这个乡录了唱的,按谱整理自己先学会唱,再跑另个乡录伴奏时,给吹奏者伴唱。回来后再让原唱与伴奏合起来。讲到兴致之处,孙三民老师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那一腔一调洋溢着对罗卷戏的满腔热爱。

  在走访中,为了不麻烦人,他中午常啃些干馍,喝些开水充饥,困了就到村头谁家的麦秸垛头歪一会儿,下午继续工作。有一次,他去金铺镇姚寨村找老艺人郑志武,回来的时候自行车坏了,他搭辆机动三轮车回城,可走到距县城30多里的金铺镇桃园铺村时,三轮车也坏了,他只好推着自行车步行回家,等摸到家时已半夜两点多了,老伴心疼地连忙起床给他下碗面条。

  为培养传承罗卷戏新人,汝南县从民间社团中挑选文艺骨干演员80多人,先后举办了多期培训班,教唱罗卷戏。后来在孙三民的建议下,县文化局把仅存的几名老艺人请到县里,包吃包住,提供补助,让他们手把手教年轻演员学习表演罗卷戏。2005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汝南罗卷戏重新登上舞台。他们排演的折子戏《打金蛤蟆》和《海瑞搜宫》在河南省第二届民间文艺汇演中,以其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文化打动了评委和全省的观众,双双获得了金奖。

  说到整理罗卷戏的辛苦,孙三民老师笑着说:“那时虽然条件很差,但自己并不觉得苦,因为热爱它也就以苦为乐了。只想着抓紧时间把罗卷戏保存下来,传承给后人。”【原标题:孙三民与汝南罗卷戏】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2012年01月05日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赵连祥倾情歌唱新生活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