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驻马店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驻马店

书画界热衷混迹名利场

2013/4/7 17:10:52 点击数: 【字体:


    在近两年狂飙突进的书画艺术品市场中,短期内令人咋舌的高增长率让书画圈狂热、浮躁起来,炒作、运作之风日趋盛行,书画圈已形成了一个过度商业化、娱乐化的畸形模式。这直接导致书画圈内多数艺术家不再安心搞创作,而是纷纷热衷于搞关系、找头衔来包装自己,通过各种炒作手段、潜规则来进行“运作”,通过开画展、上拍卖、上报纸和电视节目、出画册等手段使尽浑身解数来推广自己的知名度。在经济的推动下,金钱名号已成为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准,很多老画家直斥画坛乌烟瘴气,乱象横生。而作为连接书画艺术品的创作者和消费者两头的书画交易环节的失控,可以说是乱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炒作:制造噱头的娱乐点

  艺术品市场上的浮躁、狂热之风首先冲击了原本埋头于画案的艺术家们。如今拍卖市场不断涌现的一个又一个拍卖高价让人目不暇接,在商业市场的冲击下,社会头衔大于艺术底蕴,拍卖成交数据大于艺术创作成就,很多书画家在创作上抛弃艺术真理去投向市场所好,放弃独立思想和艺术个性的艰难探索,去追名逐利、搞噱头、搞假拍。一头扎进市场大潮中的艺术家们,都会迅速完成从书画家到集商人、掮客、推手于一身的艺术商人的角色转变。他们之间的聚会也不再相互切磋艺术创作,而是热衷于议论谁的市场运作得好,谁的名头宣传得广,谁的拍卖又猛涨了多少万等等跟艺术家本不相安的话题。

  前不久,去年因行为出格而被媒体冠以“裸模院长”的画家杨林川,又在某地美术馆展厅,雇佣一位年轻的女子赤裸地躺在自己名为《青苹果》的油画展台上,来吸引观众眼球,抓住媒体焦点。暂且不论他的行为究竟是俗是雅,他的艺术水准究竟有多高,但他的画作却实实在在因此广为人知,得到众多艺术机构的追捧。虽然他的画作是否具有坚实的艺术内涵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但短时间迅速抓住视觉焦点却让他们得到明星般的广告效应和实实在在的名利,这些善于宣传自己、运作自己的画家可以说是艺术圈商业文化运作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利益符号。

  这种过度的宣传和炒作使书画圈已成为一个商业化的时代怪胎,过于追求书画创作者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促使书画作品远离艺术,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处于“书画界娱乐圈”中那些善于炒作的焦点作家,其志趣不在于创作出具有持久艺术生命力的作品,而在于竭力炒作一些哗众取宠的噱头、卖弄空洞的概念成为所谓的“艺术明星”,他们频频出现在拍场、媒体的发布会中,每隔一阵就不甘沉寂地出现在各种视野中,久而久之成为画坛另类的名人。

  拍卖:自导自演的名利场

  “板凳要坐十年冷”,这句传统艺术格言已为大多数画家所抛弃。有业内人士称:“在这个‘出名要趁早’的浮躁时代,作为一个要靠出售自己画作生存的专职书画家,卖不出去画作又怎么能维持生活和创作?画坛中以往那种埋头书斋两耳不问世事的画家如今已经凤毛麟角,书画家们纷纷浮躁起来,一批批不同年龄段的书画圈娱乐焦点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早已不再专心致志潜心于艺术创作,而是忙于制造各种自己的新闻事件,以竭力增加自己对艺术媒体消息面的占领,而作品的艺术质量似乎不再是这些书画家们的惟一追求了。”

  显然,在商品经济时代衡量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已不再全部注重看画作本身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画家要懂得市场运作、自我宣传、推广才能有效的整合捆绑销售链条上的有关利益各方,形成有利于自己作品销售的良好推力。随着各路资金的推动,书画家们的拍卖价格也造成了很大的诚信危机。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位在市场上小有名气的画家张先生,他向记者讲述和介绍了当前书画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种种价格操作手法。他说:“2006年的时候自己作品只是在小范围流通,主要靠圈内熟人介绍买卖,那是每平尺不过千元左右。自2005年下半年他便在交易市场上频繁上拍,自己给自己的画定价,自己再找人在拍场举牌抬高买回来。他的策略就是达到自己的目标位就停手,拍场上当时如果真有藏家竞价就立马出手,卖出一幅是一幅。小有名气的画家作品如果在拍卖市场上连续倒腾举牌拍卖四次,这个价格很可能就会为当年的收藏市场所认可,成为这个画家的润格的标尺了。”他挥了一下手,很是自信地说。

  观察一下当今书画圈,书画家们在走捷径、一夜成名浮躁心态支配下,除了热衷炒作润格之外,书画圈内还有一些不成文的潜规则,比如重头衔而轻艺术,业内很多德艺双馨的老画家水准很高,但由于某些条件却难以加入协会,而有些书画家年纪轻轻就通过各种手段和资源挤进书协、美协,因为一旦有了这些头衔其作品就有了市场定价,往往会比以前暴涨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此一来书画界好名成风,入了协会还要加入圈内成立的难以尽数的画派、团体,没有头衔的争相加以各种手段获得头衔,甚至出现了花钱去买头衔,花钱去买职务的畸形现象。很多书画家口中的“画外功夫”也成为这种潜规则的代称,艺术理论和绘画品格是虚无缥缈的,拼社会名分和人脉资源才是名利双收的成功基础。书画家追求“明星化”,可以说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推手:幕后坐庄的利益链

  相比书画家的自我炒作,当前书画界的“造星”推手早已形成一套固有的流程和专业的利益集团。现在很多艺术机构和策展人、投资方、评论家、经纪人和画廊等相关方共同体组成的一种利益联合体来“坐庄”,这样炒作推介画家则更为专业也更有效。据一位在画廊从业多年的经理人透露,这样的投资资本巨大,一般都提前布局,比如几年前他们就开始关注画坛的高龄画家,听说一位大师仙逝之后就大量囤积其墨宝,并在此后的几年间不断炒作和推高其拍价,然后再高价卖出手中大量的囤货,获利空间可谓巨大。

  这些幕后坐庄的推手,还善于联合利用在业界的资源,提前包装、推介他们看好的一些当代艺术家,这种操作方式也就是一些艺术家、评论家和画廊老板们口中说的“培养市场”。比较常见的就是首先在一些比较有影响的主题展览里,把所要推介的画家安插进去,让他和展览中的大家名家并列展览以获取圈内影响力,紧接着又在一些艺术类媒体上请了资深的艺术评论家连续刊登出一些褒扬捧场的文章,给其发行出版画册,利用媒体的公信力制造人气,制造新闻效果,不出半年一位“国内知名青年画家”就这样炮制出来。一旦造势成功,运作这位画家的画作“升值”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种投资式的“运作”流程,不仅可以让画家本人名利双收,其预先囤货的投资方、画廊也获利巨大,策展人、经纪人、掮客、资深评论家等等利益相关方也获益甚多,书画圈内一颗“艺术新星”的出现,也是他们瓜分利益的饕餮盛宴的开始。

  目前,这样的运作手段在书画圈已是一种颇为普遍的现象,很多书画家本身艺术造诣并不高,但是善于经营和运作自己,进入“造星”渠道后,在幕后各方的推动下,这些书画家的润格,竟能在短短时间内突飞猛进,成了艺术品交易市场上的“新星”;而一些在书画艺术上有所造诣的中小城市画家,往往要人脉没有人脉,要资源没有资源,只能找一些小型普通的画廊来做推广,甚至上当受骗。

  可以说当前书画市场出现的种种潜规则和不良炒作推手,已经严重影响到书画行业的正常发展,致使那些在艺术园地里埋头创作的艺术创作者,因为缺少“运作”的能力和资本,反而落入无人问津的境地,时间长形成一种艺术行业的逆向淘汰,极不利于书画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书画交易两头难由来已久,一方面是对着市场一头雾水、买不到好作品的藏家,一方面是很多很优秀的艺术家由于不善经营而养在深闺无人识。面对如此困局,如此矛盾的市场状况何时才能得到改变?一个画家作品的艺术价值又是由谁来确定?

  流通:认证体系亟待规范

  书画圈内的乱象横生可以说是一直存在的弊端,只是在近两年愈演愈烈而已。审视中国的书画艺术品市场,不难发现,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交易平台,主要掌控在资本市场,作为书画遴选、交易、普及培养藏家的一级市场画廊业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发展;一些行业机构过于功利化,没有严格行使自己的职责引导、规范和约束市场行为,最终结果是制造出短期内价格飙升的艺术明星,但往往因为过度炒作而最后落得“有价无市”的结局。

  记者认为造成如此状况的原因,首先,由于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掌控了书画行业的大部分的初级交易,形成了当前交易市场的定价要看拍卖数据的扭曲现象,一个当代书画家的作品润格的形成往往要看其拍卖成交额,这显然是有问题的。根据市场原理,商品价格的形成应该是通过反复的自由交易,这一切应该是在画廊里完成,通过画廊沟通广大藏家,根据市场需求在画廊中获得交易定价,而不是一锤定音的定价在先。这点从国外的艺术市场机制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借鉴。国外的艺术品市场由于成立时间长,其以画廊为代表的一级市场、以拍卖行为代表的二级市场发育很成熟,市场与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的体系。欧洲的艺术品往往要先通过画廊甄别出优秀的艺术家,在画廊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交易价格与销售量的基础之上才会被拍卖行所认可,这样能够进入拍卖系统的往往是一些非常有艺术成就的画家,而这些流程在每一步都有法律法规监管也保证了交易的公平性。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正是缺乏这些,才会产生一些短期内靠运作来获取巨大的收益利益团体。

  其次,书画圈内缺乏权威的艺术评价体系,书画艺术作品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创造力、思想力、其价值源自于其精神价值,通俗点说就是精神财富。这种产品的估值,必须通过一个独特的系统完成,那就是学术系统。只有通过学术系统的认证,艺术品才能够获得在市场交易中的定位,从而以较高的价格进入市场,并因此形成和其艺术价值相符的经济价值。从国外经验来看,欧洲的很多画廊学术系统相对独立和成熟,泰特美术馆、威尼斯双年展等等都具有自身的学术评判标准,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品都可以通过检验。事实证明,能够被这些学术体系认可的艺术家,多数已经开始慢慢显现他们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很多在国内拍卖市场上具有巨大投资价值的画家,比如赵无极、陈逸飞等“海归派”的大腕,也是由西方的画廊体系发掘出来的。国内的艺术品市场,目前仍未形成良好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互动,而且学术系统非常混乱,经济主导艺术,诸多的艺术机构和资深的艺评人因趋利而集体失语、失信、失真,在金钱面前失去应有的底限,只要给钱可以不负责任的通过掌控话语权在媒体大力吹捧对方,某些艺术展览、评奖的荣誉证书和头衔往往花钱或走关系就可以轻易买到。这样造成一种无论什么样的艺术作品都可以被学术主流所认可甚至推崇的不良现象,使艺术品交易环境日益恶化。

  正由于书画交易平台的不规范,不透明,不通畅,致使国内书画圈内评价体系混乱不堪,以至于画家走市场要靠拼名利、拼包装、拼炒作等手段来获得市场认可,形成一种低层次的恶性竞争。再加之市场的不够成熟,书画流通体系不够畅通无法使真正有价值的作品脱颖而出,以至于大家都去挤拍卖行,把拍卖成绩作为作品市场价值的主要认证。从长期来看,今后一级市场迫切需要建立以画廊为主、艺术品电商、艺术品批发交易市场等针对不同层次收藏阶层的新交易平台,二级市场需要严格市场规范,加强法律法规管理,让拍卖流程向着更公开、公正、透明的方向发展,艺术协会、团体需要严格认证体系,建立规范的评价奖励系统来引导行业正气。

  总之,从国内艺术品近几年的迅猛发展来看,书画收藏市场的消费主体正在迅猛扩张,从这个角度来展望,接下来中国将迎来艺术产业模式的转型和大发展,这也为国内艺术品交易体系的整体调整提供了强大的改革契机。

  有识之士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流通系统的完善,书画艺术界能够尽快走出这种拼虚名、走关系、抬价格、靠炒作的恶性循环怪圈,真正建立创作交给书画艺术家,书画作品交给市场的良性市场机制,还书画界一个纯粹、健康的艺术环境!【原标题:书画界热衷混迹名利场】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网 2012-08-31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