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婆婆的眼神不好,张东明和妻子承担了所有家务和地里的活儿,尽可能不让蔡婆婆受累。在张东明和妻子的影响和教育下,6个儿女也非常孝顺,有好吃的总是记挂着蔡婆婆。
1985年3月,冯桂枝患了重病,张东明卖掉了牲口和家里值钱的物品,又东挪西借了3000元钱,带着妻子到郑州、北京求医,但最终没能挽留住妻子的生命。
张东明说,冯桂枝临终前已经没有说话的气力了,只是握着他的手指了指坐在墙角的母亲。“桂枝,你放心吧,有俺的一天就有咱娘的一天。”张东明含着眼泪握着妻子的手说。
郭大娘说,“遇见东明这么好的女婿是蔡婆婆的福气,不是亲儿胜似亲儿。”
女儿去世时老太曾出走
给岳母喂完了药,张东明坐在了蔡婆婆的床前,轻轻摇着一把旧蒲扇。一旁有两台电风扇,但都没开,只有电视机开足了音量,播放着一档综艺节目。
张东明说,前几天,岳母嫌天太热,嚷着要开电扇,结果吹感冒了。
“俺娘的命真的很苦。”张东明说,岳父随部队上抗日前线后再也没了音信,她一个人把桂枝拉扯大,不容易。
乡邻们清楚地记得,就在张东明办完妻子丧事的那天晚上,蔡婆婆突然离家出走。“村里的人和张东明找了两天也没找到。”郭大娘说,那两天,张东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头发都急白了,46岁的人看上去就像60岁的人一样。三天后,张东明和孩子们在冯楼村蔡庄边上一间被人遗弃的小黑屋里找到了蔡婆婆。张东明心里明白了,岳母是担心女儿去世后女婿一家人嫌弃她。扶起蜷缩在墙角暗自流泪的岳母,张东明双膝跪地:“娘啊,桂枝在与不在一个样,您永远是俺的亲娘。”
回到家里,蔡婆婆不愿再像过去一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女婿做饭,她就烧锅;女婿和外孙换下的衣服,她抓起来就洗。每逢这个时候,张东明总是劝她:“娘,家里的活你啥也不用干,只要您身体好好的,俺心里就高兴。”
张东明在部队当兵时学过建筑,农闲时就帮别人打短工,一天能挣40元钱。每逢领到工钱,张东明就会去镇里割一块肉给岳母包饺子吃,岳母爱喝甜果汁,张东明每次都用热水把果汁温热后,一勺勺地喂给岳母。
“俺是命苦,但俺有个好儿子。”蔡婆婆说,“如果没有俺儿,俺哪能活到100岁啊?”
女婿两辞“国家补贴”
邻居们说,1992年人口普查时,岳母登记的年龄比实际年龄少算了,她今年已101岁。按照国家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有关规定,平舆县人口计生委、万金店镇政府为蔡婆婆特批了每年600元的奖励扶助金。张东明不愿意了,找到县人口计生委和镇政府“上访”,强烈要求退掉这个指标。工作人员不解:别人想要要不来,国家给你咋还不要呢?
“不该要的不能要,俺就是俺岳母的儿子。”张东明说。
“你不是她的女婿吗?”
“是,但一个女婿半个儿嘛!”
2008年,蔡婆婆的“五保”集中供养手续批了下来,张东明又把指标退掉了。
今年4月28日,刚过了百岁生日的蔡婆婆不慎摔断了腿,只好整日躺在床上,为了早些治好蔡婆婆的腿,张东明可没少求医。
为了防止岳母长时间卧床生出褥疮,张东明专门让远在广东打工的儿女们买来充气床垫,风和日丽的天气,张东明就把蔡婆婆抱到门外的树荫下乘凉,再把被褥拿到太阳下晒。
张东明的6个儿女现在都已结婚成家。不久前,张东明的大女儿把蔡婆婆接到了自己的家中,然后,三个在广东打工的儿子把父亲接到了广州,但张东明只在广州住了一天就跑了回来。
“俺熟悉岳母的生活习惯,换个人照顾,俺不放心。”张东明说,“只要俺不‘走’在岳母前,俺就一直照料她。”□首席记者 张鸿飞 李钊 通讯员 訾现红 文图【原标题:百岁老太有个七旬好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