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匡(1901-1973年)遂平县城东高庙村人。自幼家贫,民国四年经人介绍到城南界牌镇“吼戏”(木偶)演员郝志海门下学艺。主攻青衣兼演小生、须生。他嗓音嘹亮,满腔满韵,表演上善于以声情感染观众。1927年,被邀入刘伯尧戏班,从此由“吼戏”改为“梆子戏”。三年过后,王匡不仅成了唱梆子戏的好演员,而且在教学生上也是一把好手。几十年中,曾先后搭班在上蔡、汝南、西平、漯河、舞阳等地。还同老搭挡魏全振等结伴到西平河水与当时生意兴隆、艺人云集的北舞渡镇搭班演出。王匡常常首演便轰动全乡,凡即战胜当地其它经常在此演出的戏班。1945年,王匡返回家乡遂平高庙种地务农数年,但他仍未与舞台告别。陈不断参加当地戏班演出外。复应邀于1951年加入了遂平县人民剧团,演技更见精湛。他的代表剧目是《赵匡胤哭头》中的赵匡胤,《黄鹤楼》中的刘备,《桃花庵》中的苏昆和《贩马记》、《卖苗郎》中的老生等。对这类角色均能情真意切地感动观众。其另一个特点是对学员要求严格,在传播艺术上一丝不苟;生活上则对学员关心倍至,经常用自己的薪水给贫困生买鞋买袜,以求他们专心致致地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