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驻马店 >> 历史传说 >> 红色革命故事 >> 浏览驻马店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威震南满——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五

2013/4/12 14:45:03 点击数: 【字体:


威震南满——杨靖宇抗日斗争故事之五
 

    杨靖宇的队伍在与敌人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1934年11月7日,在临江县板石沟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

    1936年4月下旬,邵本良旅士兵被杨靖宇率部牵着走了一个月的时间。邵本良几次受创,心中既恼又恨。当发现了红军行踪时,他便发誓一定要消灭杨靖宇,并摆出决斗架势催师猛追。杨靖宇却避实就虚、忽东忽西,搞得邵本良晕头转向。时机一到,杨靖宇就打他个伏击,把邵旅拖得精疲力竭。

    4月30日,杨靖宇率部队来到本溪县梨树甸子。为了消灭敌人,第一军制定了四不打战略:1.地形不利不打;2.不击中敌要害不缴获武器不打;3.付出很大代价不打;4.对人民造成损害不打。梨树甸子两边是山,中间只有一条路,是绝好的作战地点。战士们埋伏等待敌人,当邵旅进入包围圈时,杨靖宇指挥枪响。邵本良见中埋伏,急令部队后撤,但后路被密集的火力封锁。邵本良见大势已去,强扒下小兵衣服套在身上打马飞奔而逃。

    杨靖宇又率部队来到与独立师结下鱼水深情的白家堡子。

    爬上岗顶往下一看,杨靖宇和大家都震惊了:往日熟悉的屯堡变成一片焦土,房屋倒塌,烧焦的房架还在冒着青烟,随风吹来一阵浓臭的血腥味和乌鸦的乱叫及野狗争食的狂吠。这真是一幅目不忍睹的人间惨相,所有的房屋都被烧毁,几经搜寻竟不见一个活人。最后,在哈尼河边一个废弃的地窝铺里发现了受重伤的郭大叔,从郭大叔忍痛的叙述中,杨靖宇知道了事情经过:因这一带百姓经常帮助红军,引起日伪军的注意。1936年7月7日,日军守备队从屯中抓了十几个人,让他们带路去找红军,转了一天也没找到。第二天又抓了100多人去德威岗搜毁罂粟花,走到王志明沟坎,守备队遭抗联袭击,11人被打死,百姓趁机逃散。这下惹怒了敌人,他们把白家堡子周围25公里划为“通匪区”。

    7月15日,几百名日伪军出动,对白家堡子进行血洗,见房就烧,屯堡变成一片火海,见人就抓,走不动的病号、产妇、老人当场被杀死。全村男女老少400多人被押解到大荒沟日本守备队院内。日本鬼子逼问红军所在地,没人出声。敌人从人群中挑出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年轻农民逼问,见没有人吱声,便对十几个农民进行严刑拷打,这些农民宁死不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将这十几个农民活活折磨致死。

    下午,疯狂的敌人将400多百姓强行押到村外东山根下,用机枪扫射,400多人倒在血泊之中。鬼子怕有幸存者逃出去,竟灭绝人性地对着每个尸体再刺上几刀,连在母亲怀里吃奶的婴儿也不放过。郭大叔所幸未被打中要害,虽挨了刺刀,但还是得以生存。这就是万恶的日本侵略军制造的惨绝人寰的“白家堡子惨案”。

    杨靖宇得知,血洗白家堡子的日军守备队及邵旅留守团改编为“日满混成警备旅”,将卷土重    来。他决定在敌人必经之路的险要地段设伏,消灭邵旅,夺取军用物资。

    八月盛夏,邵本良和英俊志雄骑着马率领主力移防。邵本良和英俊志雄都格外小心,不时地督促队伍加速前进。当行至杨靖宇的部队埋伏的黄瓜地时,杨靖宇发出战斗命令:同志们!为白家堡子死难同胞报仇的时候到了,狠狠地打!邵本良大惊,未来得及下马就被打翻在地,英俊志雄于乱军中挥舞军刀,命令部队撤离公路。突然,江边柳树趟子里飞出一颗颗手榴弹,弹飞如雨,日伪军成片倒下。日伪军经不住两面夹击,仓惶之间逃的逃、降的降。

    打扫战场时,没有发现邵本良。原来,邵本良看败势已定,趁乱钻进江边一个草堆里,直到红军撤走,才探出头来。后来他用枪逼着来江边割草的朝鲜族老人脱下外衣,装扮逃走。

    几个月后,在山势险峻、道路崎岖的金川回头沟,杨靖宇率部再次将邵旅主力包围。激战中,邵本良身负重伤,在护兵相救下逃回八道江。

    日本人见邵本良又一次损兵折将重伤而归,遂派人将邵本良送到沈阳日本陆军医院软禁起来。第二年春天,奉天日本宪兵队下山大佐命令日籍医生将邵本良毒死。

    杨靖宇率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不断壮大抗日武装力量,沉重地打击了日伪统治,敌人对此恨之入骨,想尽一切办法要消灭杨靖宇和他率领的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敌人不甘心军事上的一连串失利,无奈之际,编造谣言,欺骗百姓,说杨靖宇已被打死或是受伤,并遍贴告示,悬赏缉拿杨靖宇。

    1936年7月初,由杨靖宇主持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南满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根据中共中央“八一”宣言和汤原会议发表的《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精神,决定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联第二军政治委员魏拯民率小部队风餐露宿,经长途跋涉来到河里地区。

    几天后,杨靖宇和魏拯民共同主持召开了东、南满党、军高级干部会议(即河里会议)。会上,魏拯民传达了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撤销中共满洲省委,按4大游击区组成东满、南满、北满和吉东四个省委和组建东北抗日联军3个方面军的指示。会议决定成立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杨靖宇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王德泰任副总司令。会议根据东满、南满抗日斗争实际情况,决定将东满、南满党组织合并组成中共南满省委,魏拯民任省委书记。

    中共南满省委的建立和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组成,使东、南满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连成一体,结束了一军、二军各自为战、孤军奋战的被动局面,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民众抗日救国的信心和热情。

    1936年春,杨靖宇派于指导员来集安东岔、长岗一带活动,了解情况,宣传抗日。1937年正月,于指导员率13名战士来到东岔。于指导员率领战士们活动于村民之间,在与村民的交往中,同一些年轻的、有爱国心的农民由感情投合到互相信任,使村民对抗联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日后建立抗日根据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抗联一军的宣传、团结、教育下,东岔村群众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家家都把为抗联筹粮买布当成自家的事,东岔村成为一军可靠的根据地。杨靖宇经常在晚上带几个警卫员到东岔村里看望农民,了解情况,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坚定了群众支援红军打败日本强盗的信心和决心。

    不久,在军部秘书长韩仁和主持下,召集刘邦林、王绍先、刘作文、林喜儿、李文有开会,成立了东岔村暗中抗日五人小组,组长刘邦林,副组长王绍先。这个小组,为抗联一军开辟老岭山区抗日游击区、创建东岔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

    1938年6月10日,刘邦林从敌人电话中得知索旅请求县城驻守日军为其补充给养的消息,立即报告杨靖宇。6月12日,杨靖宇接到刘邦林报告,索旅第42团一部从文字沟门出发,向县城开去。杨靖宇率领部队在亻家    什房子设下埋伏,敌人依仗武器装备精良,认为白天抗联不敢出来,大摇大摆地步入包围圈,我军向敌人猛烈射击并发起冲锋,仅几十分钟时间,将敌人全歼。

    为掠夺东北的矿产资源,日本侵略者于1937年4月开始修建通化至集安的铁路。集安老岭段,山高势险无路可通,只能凿岩开洞。被强征的劳工饱受军警监工们的残酷迫害,苦不堪言,隧道工程进展缓慢。

    1938年3月初,杨靖宇在集安东岔村主持军事会议,会议决定袭击老岭隧道工程。老岭隧道工程区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且戒备森严,日军丹冶小队及伪骑兵第35团一连担任守护,角田守备队日夜巡逻,强攻硬拼势必造成重大伤亡,杨靖宇决定以智取胜,兵分三路。

    3月13日下午,杨靖宇率500人来到十一道沟。沟口有一伐木场,几百名衣衫褴褛的劳工正在伐木,十几个鬼子和警察守护。

    部队迅速包围了伐木场,面对突然直抵胸膛闪着寒光的刺刀,鬼子、警察乖乖举手投降。

    随即,杨靖宇又率领部队和劳工们冲向日本鬼子工程区,缴了鬼子兵的枪,砍断了两道电网,冲进日本东亚土木会社事务所。日军守备队及日本监工山田芳松、荣田太十郎等人进行顽抗被当场击毙。

    与此同时,第二路人马攻占十一道沟工地发电所,消灭了守敌,破坏了敌人的发电设备;第三路人马袭击十二道沟存放物资的仓库,日军警备队负隅顽抗被全歼,其余伪军及日伪铁路员工皆仓惶逃命。

    杨靖宇组织战士们率领被解放的劳工们搬运缴获的大批粮食、物资及枪支弹药。此战役,据敌人公布的统计数字,损失总额达20万日元以上。(刘善业 毕政 谢晓林)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新华网辽宁频道 2005-02-2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