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文俊,男,1971年1月生,河南西华人,大学学历, 1991年10月参加工作,200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5年来,他先后任河南省劳改二支队(现河南省周口监狱)子弟学校教师,河南省周口监狱六监区办事员、科员、分监区长,河南省焦作未管所七监区副主任科员、河南省焦南监狱十七监区(罪犯生活监区)副主任科员。25年来,袁文俊同志扎根基层、兢兢业业,无论在哪个单位、哪个岗位、遇到多大困难,都能以实际行动自觉践行“听党的话,无私奉献,用心谋事”的河南司法行政精神,牢记共产党员宗旨,听从命令,服从安排,无怨无悔,尽心尽力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先后被评为优秀党员2次、优秀警官2次、优秀公务员3次、先进工作者2次、获嘉奖1次。
2次摔倒,1次爬起,仅三十多米的距离,他用执著和生命铸就了监狱警魂
2016年9月27日。这一天,袁文俊同志本该在家休息,但是在接到监区召开“国庆”安保专题会议的电话后,他二话没说就向监狱赶去。可谁也没有想到,电话中“好的,我马上就到!”竟成了他人生的遗言。监狱内的摄像头清晰地记录了袁文俊同志去世前的一幕:7点41分,袁文俊在进入监狱大院后不久便仰面摔倒在地上,手脚随之晃动了几下,身体静静地躺在那里。半分钟后,他逐渐清醒,颤颤巍巍地爬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土,毅然继续前行。当时,摆在袁文俊同志面前的有两种选择,要么他转身离开监狱,回家休息治病;要么继续前行参加监区会议,但他毅然选择了后者。与常人相比,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毅力,需要多么强烈的敬业精神才能做到。2分钟、2次摔倒、1次爬起,仅三十多米的距离,45岁的袁文俊同志用他的执着和生命,铸就了新时代监狱人民警察的警魂。
其实就在去世前几天,袁文俊的病情已初现端倪并一直在蔓延、恶化。9月24日凌晨4时许,在组织犯人出工时,他无故晕倒在监舍六楼;中午11时30分许,他又出现了头晕乏力、胸闷气短、晕厥和上下楼困难等情况。就是这样,他仍然坚持值了一个夜班,9月25日继续上了一天班。9月26日上午,由于妻子还要上班,袁文俊便自己来到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做检查。结果出来后,妻子也匆匆赶到,医生诊断其头部有真菌感染,中度心肌缺血,窦性心律,起搏改变,性质待定,建议立即住院观察治疗。其妻子不等医生说完就要回家收拾东西住院,可是袁文俊坚持说:“单位人员本来就紧张,再加上国庆期间监管安全压力比较大,等过了国庆节再来住院吧!”谁也没想到,仅仅一天后,他就倒在了心爱的工作岗位上。
披星戴月,风雨无阻,他用责任与担当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赤胆忠心
袁文俊所在的部门是监狱的后勤监区,负责全狱数千名罪犯的一日三餐,被大家形象地称为“两头见星星、跟着月亮走”的警察。烧火做饭,这在普通家庭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在监狱就显得那么的“不平常”。罪犯生活工作,不仅仅关乎着罪犯的吃喝拉撒睡,还关乎着罪犯的合法权益保障及思想状态,更关乎监狱的安全稳定。袁文俊同志深知责任重大,他几乎每天早上4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全天需要组织蒸2万多个馒头、烹饪4000多斤蔬菜、配送饭菜40多次,晚上8点多才能回到家中。遇到值班、与罪犯谈心,工作就只有连轴转了。在他的头脑中没有节假日、休息日的概念,一年300多天都是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忘我工作。工作中,他善于总结经验,改进创新,根据多次实践,他总结出了不同季节蒸馒头的经验,确保罪犯吃上可口的饭菜。袁文俊善于管理,为保证食品安全,他严格质量管控,从食品到人员、从源头到操作,都全程一丝不苟地监督每一个细节;为形成机制,他起草了《食品仓库验货制度》、《食品加工工作流程》、《食品配送工作流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发扬传统,恪尽职守,他用无私的奉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袁文俊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共产党员,党的红色基因早已根植于他和家人的心中,他的女儿在大学二年级时就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袁文俊的父母是河南省周口监狱的的退休警察和职工,当时河南省周口监狱还是农场监狱,地处偏僻、关押点分散,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袁文俊的父亲却从没有一句怨言,从没有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父辈那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烙印在袁文俊的脑海中,奠定了他的性格基因,教会了他如何走好人生路。2015年10月22日,是袁文俊的父亲66岁生日,作为长子,他说好了要回去为父亲祝寿。可是直到中午,也没见袁文俊回来,父母看着满满的一桌菜,心中满是伤感,以为袁文俊把这事忘了。中午12时许,袁文俊打来电话,向父亲表达了深深的歉意,说:“监区一名同事因为有急事,我要替他值班,不能回去为您祝寿,明年一定回去为您老人家过生日。”此时此刻,这成了他永远无法实现的诺言。袁文俊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心中始终想的是工作,把方便永远让给别人的好警察、好党员,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秉持孝道,热心助人,他用孝心、热心谱写了人间真爱
袁文俊同志在工作中认真负责,雷厉风行,可在生活中他也有“柔情”的一面。袁文俊的父母均生活在异地,尽管路途遥远,但他仍然坚持不时带上妻子和孩子,回家探望父母一次,坚持“陪伴才是最好的孝道。”作为家中长子,袁文俊经常对弟弟、弟媳说:“父母年龄大了,有什么事、有什么困难别给爸妈说,告诉我,我来解决”。袁文俊不但孝敬父母,对家里其他长辈也豪不含糊。一次,他在老家探望亲人的时候,看到年近80的姑姑生病在床、活动不便,二话不说马上端来洗脚水,捧起姑姑的脚就为她搓洗,丝毫不嫌姑姑脚上的异味,他洗的是那么认真、那么仔细,孝心满满。
在监区,袁文俊同志也是有名的热心肠。同事张向科是从其他单位新调来的干警,闲谈中曾说起过想买辆车,但由于刚到新单位,地方不熟,迟迟没有行动。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天下班后,袁文俊主动开车拉上张向科来到4S店,帮助他挑选车辆。“今年春节为了让我回家过年,袁大哥主动替我值班,让我很感动,至今难以忘怀。”去年刚参加工作的新警岳山山动情地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总想着给把便利留给别人,心里唯独没有自己。
袁文俊同志去世后,监狱党委向省厅局汇报了袁文俊同志突发疾病以及抢救的情况,介绍了袁文俊同志的先进事迹。河南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王文海及时作出批示,要求“宣传、表彰基层这样的优秀干警”;河南省司法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马占峰,河南省监狱管理局政委石英、政治部主任李宝华也分别批示,要求对袁文俊同志的先进事迹及时给予宣传报道,号召全省监狱系统广大警察及党员干部向袁文俊同志学习。11月10日,河南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作出了在全省监狱系统开展向袁文俊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11月11日,河南省监狱管理局在河南省焦南监狱召开会议,具体部署在全省监狱系统开展向袁文俊同志的学习活动。
袁文俊同志的先进事迹一经披露就引起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11月7日,中央政法委官方微博“中国长安网”一天之内连发两条微博,对袁文俊同志的事迹进行详细报道,阅读量达22万次,转发457次;《法制日报》11月7日头条发布了袁文俊同志的先进事迹;11月8日,《河南法制报》及其官方微信平台分别以《用生命诠释忠诚——追记河南省焦南监狱干警袁文俊》、《是什么让河南一位狱警始终忠于岗位》为题进行了报道;此外人民网、司法部“监狱之声”微信公众号、大河网、搜狐网等媒体也对袁文俊同志的事迹进行了跟进报道。袁文俊同志的先进事迹经媒体大量报道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广大网友好评如潮,纷纷点赞、留言,为他的选择而感动,为他的精神而折服。2016年11月11日,《法制日报》、《河南日报》、《人民网》、《大河报》、《河南法制报》、《河南商报》等诸多媒体记者来到河南省焦南监狱进行深入采访报道,重走袁文俊同志生前走过的路,亲身体验袁文俊同志的岗位工作,充分感受袁文俊同志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袁文俊同志在生死面前的选择,在他身上体现出的精神与品质,震撼和感动了身边的人。9月29日,在袁文俊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上,河南省监狱管理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李宝华专程赶来参加;河南省焦南监狱警察职工、袁文俊同志在河南省周口监狱的生前好友、同事自发汇集到焦作市殡仪馆,送别他们的好战友、好兄弟;袁文俊同志所在监区的服刑人员也自发地默哀、悼念他们的好警官、好管教。
袁文俊走了,他留下的精神却影响深远。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牢记宗旨、对党忠诚、不忘初心、笃定前行的政治品质,体现了扎根基层、勇于担当、兢兢业业、勤奋工作的实干精神,体现了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舍身忘我、无怨无悔的优秀品质,为广大监狱警察、党员干部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袁文俊同志是河南省监狱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他的先进事迹正激励着越来越多的警察、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奋发有为、砥砺前行,为推动监狱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