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骨画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将各种形态各异的鱼骨,不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粘贴于画面上,依型入画、依意组画。即“遵其意,保其神韵;仿其型,保天然美;画随骨,不失特色”。整个画面中,既能显示鱼骨原貌天然奇特之美,又可显示被组合成的画面所独有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鱼骨画题材有花卉、动物、风景、昆虫、人物、文字等。作品构图巧妙、错落有致、手法细腻、立体感强。如用鳞片绘制的梅花、葡萄;肋条骨绘制的兰草;鳃边条和脊梁骨绘制的竹子;鱼下嘴骨及脑盖骨绘制的菊花等等,都以其天然的白色和鱼骨原貌的特异幽雅展现于画面上,给人以形象生动逼真和天然奇特之美感。
制作鱼骨画,首先要从各种鱼身上提取出一个个完整的鱼骨件,再将这些骨件进行除油、防腐、增白、烘干等技术处理,方可作为做画的材料。民间艺人仅从鱼的头部便可提取出40余对和30多个单件,共120余骨件。再加脊梁骨、肋骨、分水、浆水和尾骨等处,一条鱼不分大小,一般都可细心提取出近200个完整的骨件。提取出的骨件要放入适量盐或碱,经加温除油,再用防腐剂浸泡,以防变色、变质或腐烂;然后进行清洗,用增白剂增白;最后是烘干。平日可放于阴凉通风处凉干,冬日可放于暖气上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