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河之畔的鸣皋镇,被称为伊川县的南大门,它北距县城20公里,南与嵩县田湖镇接壤,东与酒后、葛寨等乡镇隔伊河相望。在《诗经·小雅》中记述的“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的故事,实际上发端于酒后乡境内的九皋山。为何颇具历史象征意味的“鸣皋”一词,会花落到与酒后乡隔河相望的这片地方?
九皋鹤翔 风雅万千
先说说《诗经》中描述的这座大名鼎鼎的九皋山。作为八百里伏牛山向东延伸的余脉,九皋山称得上是一座大山。西南东北走向的九皋山,是伊川、嵩县、汝阳三县的界山。在伊川县境内,它西自酒后乡的梁疙瘩村,向东北方向延伸到葛寨境内,全长10余公里,最高峰海拔930多米。
驾车从市区出发,沿洛栾快速通道向南行驶,当车到达鸣皋境内的时候,你一抬头便能发现重峦叠翠、山峦起伏的九皋山,犹如一道巨大的屏障立在眼前,平缓蜿蜒的伊河,宛如一条扁扁长长的银带,从山脚下静静流过。
当地的民间学者骄傲地告诉我们,鸣皋镇之所以得此名,就是因为南隔伊河恰与九皋山的主峰遥遥相对,算得上是观瞻九皋雄姿的最佳位置,所以历史上,人们将其与《诗经》中的这首《鹤鸣》联系了起来,先称此地为“鹤鸣镇”,后来改称“鸣皋镇”,并沿用至今。
理学名区 世人称道
在历史上,鸣皋作为“理学文化名区”,从北宋开始就长期受到世人的关注。
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兄弟,世称“二程”。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兄弟俩从朝廷退隐后回到了鸣皋老家。从此,在当地“讲易经,授理学”,成了程颢、程颐两人的主要事业。一时间,慕名而来的四方俊秀络绎不绝、昼夜盈门,据说就连当时的士大夫们也相约到鸣皋求学讨教。兄弟两人创建的伊皋书院,由此名声大噪。
经历了200多年的风吹雨打后,到元代的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此时的伊皋书院已经破损不堪。当时,在鸣皋镇驻守的总兵是一位蒙古人,叫克烈士希。他读了程颐所著的《易传》、《遗书》等著作后,被先生的学识折服,感慨万千。于是,他自筹资金,在当地募集工役,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在伊皋书院的旧址上修建了包括大成殿、讲书堂、立礼殿、藏书楼等房屋百余间,书院得以中兴。之后,克烈士希的儿子继承父亲的遗志,又为书院修建了稽古阁,藏书达万卷。
克烈士希父子两人修建书院的事迹,不知怎么传到了当时的元仁宗那里。皇帝听后大为感动,认为“力役之大,材用之广,成于一家,诚不易得也,宜赐额,曰‘伊川书院’”,并命翰林直学士薛友谅撰文、集贤学士赵孟頫书丹、参知政事郭贯篆额,刻石立碑,永远纪念这件事。
现在,游人在鸣皋村里,沿着村中的书院街一直东行,很快便能找到这座古色古香的伊川书院。元代赵孟頫书法的这块“有元敕赐伊川书院碑”,仍矗立在书院的大成殿前。由于年代久远,碑体出现了断裂,但上面的文字仍然清晰可辨。近千年来,鸣皋作为“理学名区”给中国文化带来的影响,不可磨灭。(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邓超)(原标题:九皋鹤翔集风雅 理学名区美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