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信阳鸡公山近代建筑群(上):山中遗留百幢老别墅

2013/9/26 15:13:00 点击数: 【字体:

    
    清朝时的信阳鸡公山,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在一段时期内,这里曾有美、英、法、德、俄等23个国家的传教士、商人等建造的近500幢别墅,故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目前遗存的老别墅有上百幢,它们构成了全国为数不多的山中建筑奇观。

    ●异国风情

    在鸡公山上,有一个万国广场。

    乍一听这个名字,让人感到神秘的同时又产生诸多联想。

    时光倒流至1898年~1936年间,包括中国在内,有24个国家的不同身份的人,在万国广场四周建造了彰显别墅主人本土文化元素的近500幢单体别墅,它们或藏身山林,或矗立湖畔,或傲然屹立于山巅。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1935年夏,来这里避暑的外国人达到了2000多人。

    后来,有关部门在此建立了万国广场,广场上飘荡着这些国家的旗帜。

    东方今报记者看到,万国广场地处山腰中的一个开阔地带,如今的旗杆上空荡荡的。旗杆基幢由花岗岩石头砌成,基幢的铜牌上写着德国、意大利、法国、荷兰、丹麦、菲律宾、葡萄牙、俄国、西班牙、瑞典、瑞士等国家的名字,一些铜牌已经脱落。

    尽管这些建筑风格各异,但墙体都是用山中的花岗岩石头建成,既富有质感,又散发着一种别致的味道。

    如今,保存尚好的上百幢老别墅在艰难地支撑着这个昔日“国际村”的气场。

    身在其中,看着原始风貌及时光在此间凝留的痕迹,好像穿越一样。

    那时的鸡公山,有街道和洋商区,还设有医院、学校、运动场、邮政局、电报局、警察局等。一个个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给沉寂的山林带来了多少人烟和异国风情?

    ●租界的“界外飞地”

    鸡公山建筑群的形成,与一个叫李立生的美国传教士有关。

    1890年,原名丹尼尔·纳尔森的李立生,从美国来到湖北汉口。

    1902年平汉铁路通车后,铁路经过信阳鸡公山,他开始在河南信阳传教。1902年10月21日,李立生和同伴施道格,首次踏访鸡公山。

    据鸡公山管理区旅游文化局局长何军介绍,李立生的女儿玛莉在她父亲的传记中写道,由于天气炎热,他们在当地很不适应,李立生刚出生的小儿子李敦礼不幸染上的热病,差点死去。这件事使李立生下决心寻找一处可以避暑的地方,他首先想到了信阳人常常提起的鸡公山。第一次的探访,鸡公山的山势让他们印象深刻,认为这是一处绝佳的避暑之所。

    1903年9月15日,李立生和施道格通过贿赂信阳知州,购买了鸡公山长1.5公里、宽约1公里的山场,他们在此兴建了4幢别墅。第二年,施道格又购买了方圆2.5平方公里的土地,建了两幢别墅。

    随后,西方传教士和商人纷至沓来,一幢幢风格各异的石头房子如雨后春笋般在这里冒出。

    到1905年年底,鸡公山上已建有英、美、法、俄、日等国洋房27幢。但这些别墅的建造,没有经过官府批准,是违章建筑。

    朝廷知道后,震怒,严令查办。最后,清政府将鸡公山土地及建筑全部估价赎回租赁。传教士所购山地,则被单独划为“教会区”,享受治外法权。

    那时,骄横的外国人不允许中国人在别墅区行走,警察也不能进去查其户口。鸡公山俨然成了中国的一个公共租界。

    现在,鸡公山景区管理处还收藏着一块“租界碑”,这里被学者称之为汉口租界的“界外飞地”。

     ●那些老别墅

    鸡公山现存的老别墅中,尤以马歇尔楼、美国大楼、美龄舞厅、颐庐和姊妹楼等最具特色。

    这些老别墅,散落在幽深的山谷里,静谧和空灵,冷色和暖色,竟如此美妙地融合在一起。

    1906年至1938年间,驻武汉及长江流域的外国大商巨贾,在南岗建别墅76幢,作避暑之用。由于商人居多,1918年,有英国商人还在此建造了“华昌洋行”。

    1937年和1938年,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两次来鸡公山避暑。当时,这里建有一个舞厅,由于宋美龄曾在此处跳舞,故称“美龄舞厅”。

    这是一幢一层建筑,墙壁用不规则的石头筑成,红瓦覆顶。舞厅面积虽然不大,但色调沉静而浪漫。整座建筑,既庄重大方又风格西化。

    美龄舞厅房后临山,房前悬崖,四周为连为一体的封闭回廊。由于回廊周围安装有玻璃,采光极佳,因此这幢房子又被称为“玻璃房”。站在回廊里,可观云海,听松涛,沐清风。

     沿万国广场上行约50米,就是沙俄商人于1908年所建的俄式楼。此楼为弧形门窗,扇形走廊,独具一格,房内设有壁炉,屋顶有烟囱,一派异国情调。

     1946年1月,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来华调停国共冲突。宣化店谈判后,马歇尔拟赴鸡公山一游,此别墅就是为他准备的下榻之处,后因故未能成行,但后人仍称其为“马歇尔楼”。

     这里,与“美龄舞厅”一样,也是一处鸡公山对外开放的建筑。

    ●“志气楼”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直系军阀吴佩孚部第十四师师长靳云鹗,湖北督军肖耀南,南阳镇守使吴庆桐,袁世凯侄孙、国民党新编第十二师师长袁英等人,也纷纷在此营造私宅。

    其中,靳云鹗建于1921年的颐庐,鹤立鸡群。

    目睹鳞次栉比的洋房别墅,看到外国人趾高气扬的样子,靳云鹗决定在鸡公山上建筑颐庐,用来压倒别国的建筑。1923年颐庐竣工时,北京及各地的军阀发来贺电。后来,人们称颐庐为“志气楼”。

    颐庐居于山巅,楼高20多米,四层,墙体用整齐的条石砌成。每层四周为回廊相连,廊柱之间为圆洞造型。在借鉴西方建筑精华的同时,保持了中国传统的“方正端庄”建筑特色。

     引人注目的是,楼顶的平台之上有一幢色彩艳丽的钟式塔亭。主楼与后边的两层裙楼相连,裙楼顶部也有一幢钟式塔亭。

    如今的颐庐没有对外开放,大门紧闭,难以看到屋内的场景。

    鸡公山上有一幢红娘寨,相传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义女红娘子在此镇守此寨而得名。如今,寨门犹在。

    红娘寨上并排矗立的两幢别墅,因建筑风格和结构相同,故称“姊妹楼”。

    南楼建于1918年,房屋的主人为吴庆桐。北楼建于1920年,为袁英仿南楼所建。姊妹楼为三层结构,地下一层。两楼门廊,均设在墙角处,门庭别具一格。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大学曾迁往信阳鸡公山一带,著名学者嵇文甫、罗章龙、范文澜等曾在姊妹楼居住。(殷晓章)【原标题:信阳鸡公山近代建筑群(上):山中遗留百幢老别墅】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2013-08-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