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2003年7月,作为开封市第一家事业单位改制试点的包公祠,一开始就被各方给予极大关注。2005年7月,改制两年之际,已更名为“开封包公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包公祠仍然备受争议。今年6月28日以来,《经济参考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陆续登载文章,对包公祠改制提出了种种疑问,使这场原本已“拍板定案”的国有资产转让事件重新摆在公众的关注之下。事实真相如何呢?《郑州晚报》记者赴开封市对涉事各方进行采访,曾引起公众误读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包公祠非历史文物,也非包家祠堂,仅是以包公文化为卖点的一个普通人文景区。
包公文化背景下的企业改制
7月6日上午,开封市包公祠景点门口。
服务部职工王栋和宋琦看着游人进进出出,百无聊赖。
王栋手里拿着一份签于今年4月22日的“职工对包公祠改制的意见”,上面有35位职工的签名。这份意见上写着,始于2003年的包公祠改制存在较大问题,严重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此时,距离包公祠景点“完成”改制已经一年有余。
原包公祠管理处主任、现开封包公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成义向记者介绍,包公祠是1984年由开封市旅游局选址建设的,此后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的仿古建筑都是上个世纪80年代所建。因为开封是包公的成名地,所以建了这个人文景点,既不是文物,也不是包家祠堂,而是以包公文化为卖点的一个普通景区。这家被国家旅游局首批评定的AAAA级景区,2003年7月,按照开封市政府与开封市旅游局的改革精神指示,着手酝酿改制。据有关人士透露,作为旅游局的下属企业,包公祠改制被开封市视为事业单位改制的试点,也被省旅游部门看作是省内景区改革的一个示范。
2003年11月10日,包公祠管理处召开全体职工大会,管理处主任刘成义在会上念了改制方案。11月11日,全体职工正式签名“表决”,管理处总共62位在册职工,除离退休职工11人外,实到的51名职工(含管理层3人)中41名职工在决议上签字“同意改制”。11月28日,由包公祠管理处提交、经开封市旅游局党委研究通过的改制方案,在有开封市领导与多部门参与的政府工作会上被通过。根据这份方案,包公祠将由事业单位转为管理层控股、职工参股的民营股份制企业,管理层原则上持股51%以上。此前进行的资产评估确定,包公祠总资产为6879万元,除去债务、无形资产以及企业必须承担的职工转换身份补偿金等,企业剩余国有经营性资产为1130万元。经过开封市当时针对国有企业改制的优惠折算,最终,包公祠“易手”价格确定为395.79万元。
2004年1月16日,改制方案通过开封市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2月16日,395万元款项上缴开封市财政局;3月11日,产权交易成交鉴证书下达,包括管理层在内的41位职工成为后来新公司的股东;8月,新成立的包公祠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营业执照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