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和泥、捏泥、到塑型、上彩,大约一个小时的功夫,一只活灵活现的月宫里的玉兔便从王学锋的手中诞生了。用嘴一吹,小玉兔还发出“咕咕”的声响,十分好玩。
在他家作坊里的一个陈列架上,摆满了狮子滚绣球、马上封侯等大大小小神态各异的泥咕咕。不久前,因为传承并发扬了1000多年前隋末起义的瓦岗军将士捏制泥玩具的手艺,王学锋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浚县泥咕咕的传承人。
“月宫里的玉兔司管捣药,玉兔捣药有祛病消灾、造福人间的含义,每年中秋节,都要捏制一些送到庙会上去卖。今年接到山东的一个订单,要200多个玉兔捣药呢。”王学锋说。
每到阴历八月,当地都有庙会,人们会在庙会买一些像玉兔捣药泥咕咕这样的传统工艺品,在中秋节前送给亲朋好友,为亲人送去吉祥和幸福的祝愿。
“现在的节味越来越淡了,庙会上的泥咕咕卖得也越来越少了,”王学锋说着,神情有些落寞,他很留恋小时候跟随父亲在庙会上卖泥咕咕时的情景,“那时候大家排着队买,非常热闹,而现在人们更喜欢给孩子买电动和塑料玩具,玉兔捣药的故事也被淡忘了。”
像王学锋一样,为迎接中秋而忙碌的民间艺人还有很多。河南省许昌市民间剪纸艺人吴震,刚刚创作出了巨幅“奔月”剪纸作品,它以祥云托起嫦娥奔月为主体造型,撷取传统吉祥民俗元素为饰物,蕴涵出人们对中秋节“团圆、美满、幸福”的期盼与祝福。
在河南省的南阳市麦秆画研究所,民间艺人们赶制出了嫦娥奔月、玉兔、圆月等传统中秋题材的麦秆画。所长韩庭旺说,“虽说现在的物质生活很丰富,但它代替不了亲情上的联系,这些传统题材的工艺品能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开始受到市民们的欢迎。”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艺术节,是农耕时代人们的大狂欢,”河南大学教授、中国神话学会副会长高有鹏说,“人们在丰收的喜悦里载歌载舞,对各种艺术进行大检阅。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月亮崇拜’和中秋节的各种传统,都‘活’在了民间艺人手中,世代相传。”
“现在人们过中秋节,越来越功利、越来越远离美了,”他说,“中秋节是进行民族审美教育的一个渠道,应该恢复以往的文化心态,回归传统。”